抗日戰爭中,有的人投降日本人當了漢奸,遭到國人唾棄,抗戰勝利後受到應有的懲罰。也有的人在抗戰中立下軍功,得到表彰獎勵。有一位國軍上將在抗戰中立下大功,抗戰勝利後,卻被蔣介石立即免職。

此人就是雲南王龍雲。龍雲,出生於1884年,雲南昭通人,彝族,1914年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堂。1927年他發動兵變,逼唐繼堯下臺,1928年開始他任國民黨雲南省政府主席、國民革命軍第38軍軍長。

此後,龍雲當了17年的雲南王。1935年2月龍雲被蔣介石任命爲湘鄂川黔邊區“剿匪軍”第二路軍總司令,後來被授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抗戰爆發後,龍雲和他指揮下的雲南省對抗戰有着巨大貢獻。

龍雲沒有跟隨汪精衛,使得汪精衛分裂大後方投靠日本的計劃破產,極大打擊了投降勢力。1937年8月龍雲參加南京“國防會議”回昆明後,僅用28天時間,編成約4萬人的一個軍,番號爲陸軍第60軍。

在臺兒莊戰役中,滇軍60軍英勇抗敵,犧牲慘重,傷亡達18844人,營連排長亦傷亡過半。此後,滇軍分別在魯南、武漢、湘北、贛北及滇南等地區作戰,均能忠勇奮發,一往無前,彈雨槍林,傷亡枕藉。

1937年12月雲南開始修築滇緬公路,每天出勤不下數十萬人,輪班晝夜趕修。抗日戰爭期間,雲南派出滇軍支援前線抗戰約近40萬人,傷亡約10萬人,龍雲統率的滇軍和雲南省,有力地支援了抗戰前線。

但抗戰剛勝利,蔣介石就急着對抗戰有重大貢獻龍雲下手了。原來,抗戰後期,龍雲堅持保持雲南處於相對獨立的地位,力阻中央軍力量進入雲南,不願意讓出自己控制地方政治經濟的利益。雲南境內自行通行滇幣,甚至連國民黨中央的法幣在此仍不通行。

龍雲還置地方不得建正規軍的命令於不顧,自主擴充8個步兵旅,以其親信子侄爲最高長官,以此來抗衡蔣介石的中央軍勢力。最令蔣介石擔心的,還是龍雲與中共的關係。龍雲打通了與共產黨聯繫的渠道,希望借中共和民主黨派的力量牽制蔣介石,以維持自己雲南王地位,蔣介石因此下定決心要徹底解決龍雲。1945年10月蔣介石對解決雲南問題部署已畢,國民政府發出了免去龍云云南省政府主席的命令,杜聿明率部迅速制服了滇軍龍雲的部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