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讀蕭泰來《霜天曉角梅》,最硬氣的梅花,不怕千霜萬雪

”千霜萬雪。受盡寒磨折。賴是生來瘦硬,渾不怕、角吹徹。清絕。影也別。知心唯有月。原沒春風情性,如何共、海棠說。“宋朝蕭泰來《霜天曉角梅》

這首詞留了很久,因爲它有一種嶙峋堅毅之美。這種嶙峋之美,又有別其他梅花詩的綺麗,但你不能不說這首詞寫了梅花骨,且寫得烈氣。是一種絕境梅花的傲然和無畏。

《霜天曉角》是詞牌名,那不是現代漢語中的想當然,認爲是秋冬天邊早上的一角,這是寒冷霜雪冬天,邊關早上號角吹起之意。雖然這詞牌很多詞人只是借用裏面的格律,內容和名字沒有關係,但這首梅花詞卻是緊緊扣住了詞牌名字的內涵,寫的真的是霜天曉角里的邊關梅花。

“千霜萬雪,受盡寒折磨”。

這邊關的梅花,層層風雪,受盡摧殘。

那麼宋朝邊關有梅花沒有?當然有而且絕對有。這是因爲詞人所生活的年代是南宋,已經去了北宋半壁江山,無復唐朝的邊關在荒蕪人煙的大漠,也無復北宋的國土。疆域縮減,邊防線自然內卷,那麼南宋的邊關自然風雪梅花同在,不是漢唐邊關靠笛聲吹落梅花。

而駐守邊防的南宋人冬天裏都是風雪梅花。

“賴是生來瘦硬,渾不怕,角吹徹。”

我真真喜歡這句。那梅花站在風雪邊關,生來就是一幅嶙峋的樣子,怕什麼風雪,又怕什麼邊關號角。

那麼這裏隱藏了什麼深意呢?

漢唐兩朝,極遠的邊塞是沒有梅花的,但是如果聽到了《梅花落》的曲調,就分外思念家鄉,又每每號角聲起,證明自己身處千里塞外,無論是聽到梅花歌曲,或者想到梅花,都會有不盡思鄉之情。

小的傷感固然是一種心理壓力的釋放,但後來很多詩人用邊塞聽梅花落刻意來渲染一種悲傷離別痛苦,已經本末倒置。

傳說思鄉的《梅花落》一吹或者號角一起,家鄉的梅花和心中的梅花都飄落凋零。這是文化脫離了現實。

但這首詞卻是傲然淡然地表達,我梅花生來又瘦又硬,紮根在這裏,怕什麼號角聲,又怕什麼歌曲梅花三落。

這並不是無知無畏,恰恰是絕境的高曠。眼前有層層風雪,身後是絕域邊塞,家鄉是回不去的,既然身在此地,自然沒有後退之路,也不做後退之想,已經消耗到又瘦又硬,怕什麼早晚的號角,思鄉與煽情的歌曲。那些與我有關,但是絕境之中已經無關了。

這寫的是梅花,也是寫的邊塞無路可退的誓死軍民。

“清絕,影也別。知心唯有月。”

這是一點並不氾濫但是徹骨的柔情,寄託在梅花上頭。說江南的梅花清絕,哪裏有此地梅花之清之絕,殘酷的環境,堅毅的內心,被風雪肆虐後的影子,那是基於生存本色最滄桑的嶙峋。那影子和所有其他地方的梅花影子都不一樣。

能懂得梅花的,只有天上的明月。那明月在天上,在心裏。

“原沒春風情性,如何共,海棠說?”

這句話也奇絕,都說梅花最嚮往春天,引領春回,但這裏的雪梅花正在用生命凌風斗雪,等到春天來了,梅花也消耗了自己,哪裏會在春天裏像百花一樣爭奇鬥豔?

梅花倒是真有骨氣,我本來就沒有在春風裏矯揉造作的那種性情,你叫我如何和春天的海棠一起去讚美阿諛春天?

回到這首詞寫的是霜天小角邊塞梅花,你彷彿看到的是風雪寒苦中的閒聊,有人靠未來堅守現在,期待日後的榮光,但總有人如寒梅冷靜,我的堅守,我的命就在此地,就算是有將來,那些錦繡之人,如何知道我們的經歷?而我大約也無心去和那些人趨炎附勢,我的心我的夢在此時。

這是邊塞一樹嶙峋的風雪梅花,無怨無悔,寒苦自洽,骨骼嶙峋,氣息低沉但厚重,硬氣十足。千霜萬雪躲不過也就不躲,寒苦折磨逃不掉也就不逃,只是用生命完成生命和理想,讓人動容。

宋朝重文輕武,很少有邊塞詩詞,一片靡靡之聲,就算是寫梅花,沒有寫如此寒苦的邊塞梅花。

那麼這首詞的作者是誰呢,蕭泰來,南宋人,進士,做過御史,起居郎,做過一個地區的行政長官。其餘的都不詳細。那麼他很可能是深入了邊塞地區生活或者工作過的。而且這首詩應該是寫在中晚年。因爲這個年齡既安於命定,又有深刻的人生領悟。寫盡梅花硬氣,風雪傲骨,也寫出了他在苦寒之境中立地成梅的現實剛毅。

這首詞非常耐讀,他沒有寫梅花香,但是滿枝寒香繚繞嶙峋之間,讓人覺得質重,分外有分量。

初衣勝雪爲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