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水滸傳》的朋友都知道,原著中的梁山好漢並不像電視劇片尾曲《好漢歌》唱的那樣“你有我有全都有”,雖說上了梁山的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們互相之間都以兄弟相稱,但他們的出身各不相同,可以說三教九流無奇不有,在這樣的前提下,如何能夠做到推心置腹齊心協力?就如書中呈現的一般,菊花大會上衆好漢就招安一事就差點鬧掰了。

(宋江劇照)

不過樑山各好漢之間算不上真正的交心,至少互相之間還是沒有壞點子的,所以類似“宋江害死晁蓋”之類的言論還是有些過於將宋江污名化了,不過話說回來,梁山上的確有四位好漢是被宋江害死的,倒不是說宋江有意害死他們,但他們的確是因宋江而死。

一、

宋江與晁蓋

宋江和晁蓋的關係怎樣?若是沒讀原著,且又只瞭解晁蓋是第二任寨主,宋江是第三任寨主,那還真容易信了那陰謀論,畢竟兩人之間的確是有利害關係,但讀過原著就知道,兩人關係其實並不差。

宋江和晁蓋一樣,都是樂善好施的人,兩人在綠林間的威望都不低,只不過晁蓋比宋江先上梁山,所以他當寨主,宋江只不過是在晁蓋死後接過了寨主的位置而已,兩人的關係就這麼簡單。

(晁蓋劇照)

宋江害晁蓋?無稽之談,其實書中不止一次提到過“星辰契合”這件事,比如秦明被梁山衆人抓獲後一度想要與衆人火併,但他沒這麼做,其中就提到了一個原因,即感慨自己與梁山衆人星辰契合。

又比如武松一貫愛懲奸除惡,但遇上了張青、孫二孃這兩個賊人的時候卻沒下手,反而與之結拜,可想而知,也是因爲星辰契合。

所以書中誰能夠當寨主,哪些人能夠成爲三十六天罡或七十二地煞其實早有定數,晁蓋的死和宋江沒半點關係。

二、

宋江的爲人

常常有人說宋江這人虛僞,相對於其他好漢來說,他的武功水平太低,在梁山只能排倒數,論智謀,他又遠不如吳用、公孫勝、朱武等人,看起來他能夠當寨主就是憑藉自己的人脈而已。

但混跡綠林,不就是得靠人脈嗎?而且除了宋江之外,還有哪位好漢能夠當這個聚攏人心的人呢?就如文章開篇所述,梁山人員構成太複雜,原本是很難湊到一起的,只有宋江能夠做到服衆,這就是他的才能。

再看宋江的爲人,他使過壞嗎?其實他對待兄弟的確是如同他那“呼保義”、“及時雨”、“孝義黑三郎”的名號一般,可以算是掏心掏肺了,他堅持的招安也的確是最好的一條路,若是繼續落差,下場就是如同王慶、田虎、方臘一樣。

宋江從頭到尾沒有對兄弟們使過壞,說他虛僞或者人品差也的確是有些冤枉他了。

三、

宋江害死的四位兄弟

既然宋江爲人不壞,他又如何會害死四位梁山兄弟?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爲他的才能的確是不足,光憑他講義氣、樂善好施,的確是能夠將各路好漢聚集在一起,但是否能夠將這些好漢人盡其用就完全是另一碼事了,宋江在調兵遣將這件事上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段景住劇照)

在徵方臘的時候,有四位好漢的死完全是宋江一手促成的。

先是崑山一戰,孔亮和施恩兩位好漢被派去白白送了性命,爲何說是“送”?因爲此戰是水戰,而書中明確提到:“施恩、孔亮不識水性,一時落水,俱被淹死。”

(孔亮劇照)

而後到了杭州一戰,宋江又再次犯傻,原著道:“宋江喚到帳前問時,說道:‘小弟和張橫並侯健、段景住帶領水手,海邊覓得船隻,行至海鹽等處,指望便使入錢塘江來。不期風水不順,打出大洋裏去了。急使得回來,又被風打破了船,衆人都落在水裏。侯健、段景住不識水性,落下去淹死海中,衆多水手各自逃生四散去了。’”

他這不是在搞笑嗎?明知道這四位兄弟不識水性,卻還要派他們去打水戰,這不就是在送人頭?不過筆者相信宋江應該不是故意害兄弟,完全是才能上的不足,徵方臘一戰過於慘烈,以至於他慌了神,亂了陣腳,連派出去的人適合怎樣的戰鬥都不清楚,讓孔亮、施恩、侯健、段景住這四位兄弟白白犧牲了,這四人的死,的確是他一手促成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