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萌發於南北朝時期,科舉真正成型是在唐朝。所以說,中國的科舉從開創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爲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於1919年的越南阮朝) ,前後經歷了一千二百餘年。科舉考試通常分爲地方上的鄉試、中央的省試與殿試。鄉試第一名爲“解元”,中央省試爲“省元”,殿試第一名爲“狀元”。

許多古裝劇裏男主角參加科舉,就像喫飯喝水一樣簡單,似乎在貢院裏走個過場,就能迎來人生中的金榜題名時一樣。殊不知,真實的科舉之路遠比電視裏表現得艱辛得多。

想要參加科舉,除了多年的寒窗苦讀之外,還要經歷多次考試。例如:在清朝,讀書人需先通童試,成爲秀才,纔有到省級考試機構參加鄉試的資格。同時,不是每個讀書人都有資格參加科舉的,在參加考試之間,每個考生的身份都會經過官府檢查。

首先,參加考試的考生必須家世清白,且參加考試的年份不能在服喪期,也不能冒充戶籍等等。單單檢查還不夠,官府還要求考生請擔保人。倘若,考生的考試資格出現問題,不但考生本人要因此獲罪,連擔保人都要受到懲戒。在清朝,即便是參加童試也要遵守上述規則。

例如:樂戶(妓女、戲子)、皁隸、士兵家的子弟,都沒有參加科舉的資格。因爲在那個年代,考取功名的進士,就能獲得一官半職,封妻廕子。倘若祖上是“下等人”,則會辱沒朝廷聲名,所以娼妓、士兵、奴隸的子弟一律不準應試。

除此之外,考生還必須在原籍參加童試、鄉試,不得在其他地方冒籍參加考試。畢竟,每個地區的錄取名額有限,一旦有人頂替,那麼本地的考生就會缺少一個名額。而且,在以仁孝至上的古代,正值服喪期的考生不得參與科舉,需在家中爲親屬服喪過後才能參加考試。

就算擁有了參加科舉的資格,想要趕考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參加鄉試,就得耐得住性子,學會等待。在絕大多數朝代,鄉試的週期是三年一次。因此,即便考生已覺得自己滿腹經綸胸有成竹,也得耐着性子等到開科的那一年。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如果趕上皇帝家遇上什麼喜事,比如:皇帝登基或大婚,這年就有可能開恩科。所謂“恩科”,就是皇帝降下隆恩,給讀書人一次額外的考試機會。例如慈禧太后過六十大壽時,朝廷就開了一次恩科。

參加鄉試,一般要到地方的省會級城市。以南京爲例,周邊的學生如果去考試,就得規劃好趕考路線,或走旱路,或走水路。路途比較遙遠的考生,起碼要在考試一個月前從家裏出發,一路上風雨兼程,一刻不歇地趕往南京參加考試。

家裏的條件不錯的,在旱道上趕路時可以騎馬,走水路時可以僱船,一路上一邊賞玩風景一邊結交朋友,身邊還會有一些書童小廝照料飲食,要多自在有多自在。至於那些家境貧寒的寒門子弟,趕考之路就比較波折了。

首先他們出行的盤纏是個大問題,就像《儒林外史》表現的那樣,每個窮苦人家的讀書人在趕考時,都需籌措路費。范進在進京考試之前,就從老丈人那裏借了些錢。考生們即便湊夠了路費,也不敢鋪張浪費,一路上節衣縮食能省則省,能走的路絕不坐車。

到了考試的地方,還不能立即進場考試,還得面臨下一項挑戰。

根據清代的考試製度,鄉試會舉辦三場,自八月初九那天開始,每一場考三天兩夜,總共九天六夜。因爲參加考試的考生往往比較多(通常一個地區有一兩萬人),所以在考試之前的點名是一項大工程,考生們往往要在貢院門外等上一個晚上,才能入闈。

嘉慶年間,江南貢院的考生們在外面等了足足一宿,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全部入闈。因爲貢院外面人山人海,所以經常有考生在此過程中受傷,或發生踩踏事件等。點完了名,來到貢院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號舍”,終於可以進行考試了。不過,在古代可沒有空調,所以考生們在考試的過程中,還得面臨天氣的考驗。

參與鄉試的學生,要在高六尺、寬三尺、長四尺的號舍中度過三天兩夜。每年考生們參加鄉試的日子,正是南京“秋老虎”最兇的幾天,這幾天蚊子、飛蟲肆虐貢院,空氣中瀰漫着令人難以承受的溼熱。最讓考生無語的,往往是放置在每個號巷盡頭的糞桶。這些裝滿污物的糞桶經熱氣蒸騰,瀰漫出一股令人作嘔的氣味。

顯然,運氣是相當重要的。如果考生在抽籤過程中抽到了“糞號”,那他就要倒大黴了。所謂“糞號”,就是糞桶旁邊的號舍。據說,早年有一位飽讀詩書的考生抽到了“糞號”,被安排在巷尾的號舍裏,經過足足九天的洗禮後,這位考生非但沒能金榜題名,反而生了一場大病,險些送了命。

就算是運氣不錯抽到了好位置,在這樣的密閉空間中待上幾天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有一位曾參與過江南貢院鄉試的考生在《明齋小識》裏寫到:“初八日天氣微涼,人悉兼衣。及明午暴熱,日如火炙,甚於三伏,又旁置紅爐,後疊衣服,遂致兩眼昏懵,氣不能出。至二場以單衣進。十一夜半,大雨忽來,陡然寒冷,體僵齒戰。”

可以說這年參加科舉的考生運氣都很一般,這位考生考第一場的時候,氣溫還比較低,所以他穿了一件較厚得衣服進了號舍。誰知道剛剛考了一天,氣溫便突然升高,將這名武裝到牙齒的考生熱得頭昏眼花。在考第二場時,這名考生連忙換上輕薄的單衣,誰知他剛進了號舍,天公不作美,一場大雨突如其來,險些將這名考生凍僵。

對於古人來說,科舉就是公務員考試,是決定命運的機遇,因此每個朝代都對科舉管理甚嚴,以防出現抄襲作弊的情況,力求對每個考生都公平。康熙年間,朝廷制定了這樣的考場規定:“皆穿拆縫之衣服、單層鞋襪,止帶籃筐、小凳、食物、筆硯等項。”不過,自這一規定頒佈後,有不少考生鑽空子,他們穿戴雙層的帽子、帶有面的皮衣和帶有裏子的氈衣,所以到了乾隆朝這一規定被進一步細化,考生所穿着的所有衣服鞋帽必須是單層的。

畢竟科舉可以決定考生的命運,所以考生作弊的現象屢見不鮮,手段也是五花八門。官府規定考生的卷袋禁止裝裏,硯臺禁止過厚,筆管要完全鏤空,連給硯臺注水的水注都必須要用瓷器。對於考生所攜帶的乾糧,朝廷亦有詳細的規定,所有糕餅類的食物,必須切開,防止考生在裏面塞紙條作弊。裝着考具的考籃,必須要符合“或竹或柳,應照南方式樣考藍編成玲瓏格眼,底面如一,以便搜檢”,否則一律禁止入場。

別看這些規矩如此嚴格,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考生們所使用的作弊手段遠超官差想象。在中國科舉博物館裏,就收藏了一些清代考生所使用的作弊工具。博物館裏收藏最多的就是考生使用的“夾帶紙”,這些夾帶紙被製作得相當輕薄,幾十張疊在一起,厚度還趕不上一張普通的宣紙。作弊所用的小紙條僅有四釐米見方,可上面卻收錄了《論語》中的重要部分。據說,這些比蠅頭小楷還小的字體,是考生們使用老鼠鬍子製成的特製毛筆書寫的。

還有一種小抄在當時相當普及,這種小抄被考生夾帶在鞋底裏帶入考場。發現這種小抄的收藏者曾擁有過一雙清朝的“文士靴”,收藏者在爲這雙靴子進行清理時,意外地將這張夾帶在鞋底中的小抄抖出。據說,當時收藏者在文士靴的後跟上發現一個比火柴盒還小的抽屜,抽屜裏竟有一本精巧的線裝書,約有七十多頁。書的內容是《增廣四書備旨》,每一張紙都堪稱薄如蟬翼。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種小抄竟是印刷上去的。

後來,吉尼斯世界紀錄更是將此書確認爲歷史上版面最小、文字最小的石印書。

當然,對於一些頗有背景的考生來說,夾帶小抄這種方式太過小兒科,對他們來說買通考官更加方便。雖然,朝廷對主考官進行了一系列規定,但這絲毫不妨礙考官與考生裏應外合。

照理說,古代的考卷都是被封裝的,謄卷官無法看到考卷上面的姓名,不過他們卻能通過其他辦法獲知考生的身份。謄卷官往往會在考試之前與考生約定好,隨意選兩個字,在某卷某行中使用,這樣這兩個字就成了考生與謄卷官之間溝通的暗號。對上暗號後,謄卷官便會幫助考生修改試卷。

當然,這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方式,絕非篩選人才的最佳途徑。在古代,唐伯虎、鄭板橋、吳承恩、吳敬梓、翁同龢、張謇這些名家都曾參加過科舉,可他們都沒能通過科舉之路躋身仕途。由此可見,科舉的結果與才華的高低並無直接關係,有些人雖名落孫山,但仍能憑藉文才青史留名。

參考資料:

【《中國科舉》、《明齋小識》、《儒林外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