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故事的主題是「 權力霸凌 」

所謂的網絡暴力不過是權力霸凌的次生災害。

成都今天出現了新的確診病例,其中有一位20歲的女孩。伴隨確診而來的是流量曝光,“已確診患者孫女”、“一晚轉場多家夜店”迅速成爲打開流量閥門的關鍵詞。但流量洶湧而至,網絡暴力也隨之鋪天蓋地而來,有人批評她公德敗壞,親人確診還到處亂跑,有人攻擊她私德有虧,凌晨半夜還流連酒吧。網上流傳的不知真假的個人信息,讓女孩剛確診就遭受了一波網絡暴力。

網絡暴力是現實人們八卦之心的一種扭曲體現,它當然是錯誤的,應該堅決反對,這是一個無需再過度討論的話題。網絡暴力能夠產生的關鍵是個人隱私泄露,這次成都事件中,無論是有關疫情防控的個人軌跡行程,還是無需向公衆披露的真實姓名、證件號碼,都在女孩確診之後迅速流傳出來,比成都進入戰時狀態還要快。

高度掌握個人信息並不是一件普通網友能做到的事,即便是普通網友也會偶爾忘記自己早飯喫了什麼。但其實,成都女孩的隱私信息被迅速泄露很好理解,在成爲確診病例之前,她就已經處於零隱私的狀態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女孩當然是有隱私的,姓甚名誰家住何方都是未知數。但從這起事件來看,女孩其實談不上什麼隱私,不僅是簡單的個人信息如手機號碼、身高體重,甚至於精確到某個時間段內做了什麼,喫了什麼,看了什麼,微信步數是多少,透明且一覽無餘。對於普通人來說至關重要的隱私,其實技術上只是多敲幾次鍵盤、多點幾次鼠標就能得到。處於零隱私狀態的當然不僅是這位成都女孩,她也不過是普羅大衆中的一員。零隱私狀態幾乎是無差別的,這種“幾乎無差別”其實就是權力的霸凌。

權力霸凌是爲網友們所惡的網絡暴力的根源,但在另一個層面則被視爲高效率的基礎。因爲它太輕易了,太簡單了,所以它也太方便了。和所有的“效率”、“速度”一樣,這種社會治理的高效率也是資源集中的結果,不過即便其成本高得嚇人,包括物質成本,但在時間長度和需求廣度的不斷延伸加碼下,成本也在不斷被攤薄,逐漸變成一種人們習以爲常的東西。尤其是近一年以來,從頗有微詞到罕言寡語,再到淡然處之,溫酒斬華雄,溫水煮青蛙,溫良恭儉讓。

從公共理性的角度來看成都女孩,以及網絡暴力,再及反對網絡暴力的網友,我們會發現那些義正言辭慷慨激昂的網友們,還是有些仁慈和寬容,反對網暴一千句,都沒有戳到真正的痛處。網絡暴力不過是颱風過後的一片狼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