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塊錢,普通羣衆在自家樓下就能享受高質量的健身設施和指導,如今這樣的健身房在全省開出了1015家分店。

從2017年,社會力量辦體育國家試點落戶溫州,溫州市體育局等多部門下發《溫州市國家體育產業聯繫點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溫州市體育局局長張志宏提出,完善居民區和社區全面健身設施,打造城市社區“10分鐘健身圈”,首創了“百姓健身房”品牌。

百姓健身房如何從溫州模式變成浙江樣板?

今年8月,溫州《百姓健身房建設與服務規範》地方標準正式發佈,將百姓健身房建設經驗進行總結推廣。百姓健身房怎麼建、經費怎麼出、後期怎麼維護等問題都講得很清楚,其他地區參照此標準,很容易建設推廣。而《百姓健身房管理辦法》《溫州市百姓健身房星級評定辦法(試行)》將百姓健身房建成後如何管理、如何運營都做了明確的要求與規劃。

爲確保百姓健身房服務範圍,採取城市百姓健身房服務半徑不大於1.5千米或服務常住人口不少於2000人、農村服務常住人口不少於1500人的標準進行統籌規劃。城市百姓健身房選址優先選擇位於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市政配套設施條件良好的區域,農村百姓健身房則佈局在文化禮堂、村委會等村民活動較爲集中的場所。

百姓健身房建成後,並不只是一個冷冰冰的場所,溫州還在“運營”和“管理”上做足售後文章。以百姓健身房爲平臺,融合各方資源,開展體育技能培訓進社區,甚至可以開展量身定製的體育教學配送服務。如何實現,依靠的則是大大小小的體育社團,以及遍及城市每個角落的社會體育指導員。

2019年,溫州市體育局還從全市80多家體育社會組織中遴選出健身健美協會、排舞廣場舞協會、體育舞蹈協會等6家協會進駐百姓健身房,免費提供1681節課程,惠及健身羣衆2.3萬人次。

此外,爲了讓全市3萬名社會體育指導員精準對接健身羣衆,溫州還爲體育指導員和健身羣衆搭建了“雲上橋樑”——社會體育指導員上崗履職管理服務平臺。平臺1.0版本自2019年8月上線測試,短短4個月時間,有165位社會體育指導員活躍在該平臺上,累計爲10641人次羣衆提供了5000多節公益課服務。

價廉物美的“百姓健身房”,正是溫州社會力量辦體育試點帶來的全民健身全新供給模式,同樣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記者手記

體育把幸福送到家門口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許多人在抗擊疫情的同時也深刻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百姓健身房的投用,讓市民享受到健身房“一天一元錢”的幸福感;一個個體育社團的活躍,讓體育愛好者們有了“體育大家庭”的歸屬感;一項項老少皆宜的體育賽事活動,讓普通大衆有了“我是運動員”的參賽感。

體育改革的關鍵是要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把體育真正辦成全社會的體育,人民的體育。藉助於“社會力量辦體育”落戶的契機,從溫州市民生實事工程到全省十方面民生實事,通過百姓健身房爲主打品牌,浙江的體育改革開啓家門口健身新時代,也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享受到了體育改革帶來的紅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