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 哭長城的故事家喻戶曉,可是有誰知道,這個故事的傳承來自於杞梁妻哭夫。同樣是哭死去的丈夫,同樣是把城牆哭倒,但是她們的故事不同,流傳下來的形式不同,一個是家喻戶曉,一個是知道的人不多,一個是有史料記載的,一個是傳說的。真實的故事卻沒有傳說的故事完美淒涼。爲什麼兩個震撼人心的故事,在兩千多年流傳當中發生了分歧?在此聊一聊他們存在的原因?

一.杞梁妻哭夫的原因?

杞梁是 齊國 勇士,齊莊公攻打晉國不利,退回到自己國家的邊境,對於這次出戰失利,他心有不甘,他想到那一年平陰之戰,晉國聯合一些小國攻打齊國,莒國和魯國也是晉國的盟國,他們襲擊齊國的都城,差一點使齊國滅亡,齊莊公這次攻打晉國失利,他不願意會到都城,而是把矛頭對準莒國,他準備在莒國找回損失,他帶着兵向莒國的且於城而來。在第一天攻城時,齊莊公的腿就受傷了,不能前往。第二天齊國的勇士杞梁和華周替齊莊公出戰,他們在城外和莒國大將交上了手,戰爭打得非常激烈,莒國將領不是杞梁和華周的對手,他們死傷過半,向城裏敗退,杞梁和華周在後面緊追不捨。他倆徒步攻進城內,莒國國君看到他們二人非常英勇,願意出重金收買他們爲莒國效力,二人拒絕莒國的收買。莒國國君爲了不讓他們攻進城,調來許多弓箭手射殺他們,由於齊國部隊後援沒有跟上,華週中箭被俘,而杞梁被箭射死。

齊國幾次進攻都沒有成功,最後商量着雙方罷兵求和。齊莊公要求莒國歸還杞梁的屍體。他帶着杞梁的屍體回國。杞梁妻知道自己的夫君戰死在莒國,她出城來接夫君的屍體,齊莊公見杞梁妻接到城外,就在城外弔唁,杞梁妻不同意,她對齊莊公說,我夫爲國戰死沙場,應該回城內國葬,怎麼可以在城外隨隨便便就埋葬呢?

齊莊公認爲杞梁死達不到國葬的標準。杞梁妻說既然達不到國葬標準,那就請君王把我夫君送到我家。我不接受我夫君在城外弔唁。

齊莊公把杞梁送到她家,在她的家裏進行弔唁。杞梁妻扶棺大哭,悲痛欲絕,哭聲令人震撼,所見之人無不傷心落淚。她悲壯的哭聲使齊國的都城一片片倒塌,城池中的土地深陷。她的哭讓齊國人震驚,讓齊莊公震驚。舉國上下都爲杞梁的死哀悼。這就是杞梁妻哭夫的原因,地動山搖,河水倒流,整個齊國都沉浸在悲哀之中。

二.孟姜女哭夫的原因?

孟姜女哭夫的故事在秦朝,她結婚沒有幾天,她丈夫範喜梁就被抓起來修長城,不管孟姜女是捨得還是不捨得,都容不得她,丈夫被帶走,一去就是一年多,杳無音信,孟姜女內心的思念讓她寢食難安,眼看到了冬天,北方寒冷異常,她不顧父母的反對,千里送寒衣,路途遙遠,千辛萬苦來到長城腳下,到處是辛苦的勞工,就是不見自己的丈夫,她一路走一路打聽,當她知道自己的丈夫範喜梁已經死了,就埋在長城腳下,這一刻她的內心崩潰了,所有的悲傷就像一座山壓向她,她號啕大哭,哭聲震動着大地。淚水如河水衝向城牆,長城在一段段地傾斜,一段段倒塌。修長城的監管官員震驚了,皇宮裏的秦始皇震驚。修了這麼多年的長城被一個女子哭倒了,他暴跳如雷,他要把這個女子碎屍萬段。可是他見到孟姜女並沒有懲罰她,他喜歡上了她,孟姜女在此要挾秦始皇爲自己的丈夫立碑戴孝。秦始皇爲了得到她,滿足她的要求,都答應了,就在這些要求完成後,孟姜女跳海自殺了,秦始皇什麼也沒有得到。孟姜女在哭自己丈夫時是那麼淒涼悲痛。她和杞梁妻一樣都是把悲苦積到一定的時候大爆發。這就是孟姜女哭夫的原因,只有到了傷心處,內心才崩潰,情感才爆發。

三.真實故事演化成傳說。

孟姜女哭長城故事是虛構的,也是不真實的,雖然故事中有歷史時間,有背景,有人物形象,但是他就是一個傳說,沒有任何考證。就是這麼一個傳說卻流傳至今,她的故事在人們的心中綻放。當然,這個傳說既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憑空捏造的,他是有原型的,有真實故事演化而成的,杞梁妻哭夫是《左傳》裏的一則故事。他是根據杞梁戰死,齊莊公帶着他的屍體回國弔唁,杞梁妻哭夫記載下來的。這則故事雖然有誇大現象。但是它有它動人之處。杞梁爲國捐軀,杞梁妻深愛着自己的丈夫,他的死讓她痛惜,說明她深愛自己的丈夫,在失去丈夫的同時內心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她的哭,她的悲痛,以及城牆的倒塌,都是表達她心中的苦和悲。爲何記載這段故事,也是人們對生活的一種嚮往,他們嚮往和平,追求穩定的生活,渴望家庭幸福和安寧。後來這則故事轉化成孟姜女哭長城,就是隱藏真實事件的內容,更好地發揮人們的想象,讓故事更加完美,更加有意義。杞梁妻的丈夫是因爲戰爭而死,他注備了爲國戰死的實際意義,從某種形式上來講是正義的,杞梁妻哭夫,哭得牆倒城陷多少有負面宣傳,不可流傳。孟姜女哭長城的意義就不同了,他轉換成愛情。她丈夫因爲殘酷的勞役而累死,她千里尋夫到哭倒長城的過程,來表達一個柔弱的女子的不一般。這就是勞動人民藉着這個傳說,控訴了慘無人道的封建王朝,摧殘家庭幸福的秦朝暴政,歌頌了堅貞不渝感天動地的愛情。

四.人們厭惡戰爭。

爲什麼杞梁妻哭夫演化從孟姜女哭長城,主要是人們厭惡戰爭。在古代農耕生產中,男人是主要的生產力。一個家庭沒有男人,生活是多麼的困苦,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女人身上,給她們的身心帶來多大的創傷。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繁重的勞作,都是要靠手扛肩挑來完成。外面繁重的勞作後,還要回家照管孩子,讓她們不堪重負。

戰爭使她們失去丈夫,失去親人,而且戰爭破壞力又特別大,她們辛苦種出來的莊稼因爲戰爭受到破壞,讓她們的辛苦付之東流。戰爭中的損耗,都有老百姓來承擔,繁重的稅賦壓得讓她們抬不起頭。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災難是苦不堪言。杞梁戰死,杞梁妻哭,在古代,向這樣的家庭何止杞梁一人,國家發生戰爭,向這樣的家庭千千萬萬。夫死妻哭,又怎麼能打動統治者。因此她們憎恨統治者,憎恨那些不必要的戰爭。哭就是一種聲音,她在吶喊,她在詛咒,牆倒城陷是一種力量,就像衆人在集聚着力量來推倒這堅硬的城池。杞梁妻哭夫有損統治者的形象,作爲統治者他們不希望這樣的故事永遠流傳。演化從愛情故事從側面表達勞動人民的心聲。

五.人們傳頌美好的愛情。

杞梁妻哭夫到孟姜女哭長城的成功轉換,從官家形式轉入民間,不被形式設爲框架,民間以各種形式傳唱,人們把真實的東西隱藏,用暗示的情節虛構出更加精彩的內容。後來經過不同層面的加工,杞梁妻哭夫成爲孟姜女哭長城,在兩千多年的流傳中,故事在人們心中的融合下,成爲淒涼的愛情故事,它和《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成爲中國四大民間傳說。在傳說的背後故事更有傳奇性,他表達人們的心聲和願望。古往今來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嚮往,他們表達人們最豐富的情感,人們把戰爭故事轉換成愛情故事,啓到更好的宣傳和表達,更能進入人心,人們口口相傳,最後流到現在,在現代人的思想裏得到美好的傳揚。

杞梁妻和杞梁的愛情在文中沒有記載,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如何深深地相愛,如何堅貞不屈,我們只能從杞梁妻的哭聲中體會到他們是一對非常相愛的人。只有愛之深,痛之切。杞梁妻哭夫過程,所見之人,無不爲此落淚。

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故事,比杞梁妻哭夫要完整多了,他從多個層面刻畫人物的形象,從出生到認識範喜梁,到結婚,到被抓修長城,最後千里尋夫,哭倒長城,投海自盡,一連串的故事過程,給人帶來整體效果,瞭解這段愛情的情深意切,忠貞不渝的情感,這也是人們傳頌的原因

六.傳奇比傳說更震撼人心。

杞梁妻哭夫是對一個國家,對統治者挑戰,杞梁爲國捐軀,作爲國家子民是應該承擔的責任,杞梁妻的哭只能痛惜,不能怨恨。杞梁妻的哭導致牆倒城陷,明顯是對統治者的不滿和怨恨,這樣就觸犯了統治者的權益。造成負面影響,杞梁和杞梁妻在他們傳奇的過程中,有着他們真實的場景,杞梁爲了國主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精神,表現他至高無上的人格。杞梁妻因爲自己摯愛的人死,嚎啕大哭,真情表露。牆倒城陷是人們表達的一種心聲,戰爭使老百姓受苦受難,無畏的犧牲讓無數個家庭失去家的完整,讓女人更加悲哀,她們既不能有怨言,更不能反抗統治者的利益。

傳說就不同了,他不在乎故事的真僞,他需要的是故事的情節,我們從故事的本身體驗出他豐富的情感。

綜合以上的幾點講述,傳奇和傳說雖然有着不同的形式,但是給人的感覺是相同的。每一個故事認知不同感覺就不同,關鍵是你怎麼去理解。本人認爲傳奇故事比傳說更震撼人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