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作爲中國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僅存在14年便走向滅亡,其中的原因,除了秦始皇父子推行的暴政讓百姓不堪忍受外,還包括用於鎮壓義軍的兵力相對不足。不過,在秦朝滅亡前,駐守嶺南的軍隊尚有50萬,如果他們能北上勤王,天下成敗或未可知。不過,統領這支軍隊的趙佗卻按兵不動,眼睜睜地看着帝國滅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秦始皇嬴政兼併六國、統一天下後,並沒有採取休養生息、偃武修文的政策,而是變本加厲地實行大興土木、窮兵黷武的政策,由此加重百姓的負擔,引起他們的怨恨和反抗。對此,秦始皇並未傾聽民衆的呼聲,而是使用嚴刑酷法來恐嚇、懲罰國民。秦始皇死後,秦二世更是把老爹的政策推向極致,這樣違逆天意民心的政權,焉有不亡的道理?

秦末起義形勢圖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戍卒小首領陳勝、吳廣率先在大澤鄉舉起反秦的旗幟,六國貴族和山東豪傑聞訊後“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見《史記·卷四十八》)。在響應陳勝、吳廣的起義軍首領中,便包括後來的西楚霸王項羽和漢高祖劉邦。在各地起義軍的猛烈打擊下,秦朝內部發生政變,宦官趙高弒殺秦二世,隨後扶立公子嬰爲秦王。

爲撲滅各地的起義軍,秦二世在位時任用名將章邯爲主帥,率大軍擊殺義軍重要首領陳勝、項梁(項羽的叔父)等人,一度看到消除內亂的希望。但不久後,章邯在鉅鹿被項羽擊敗,無奈只好率20萬大軍投降。章邯統領的20萬精銳,基本上也是秦朝最後的“家底”,如今竟然全部喪失,頓時間讓局勢變得岌岌可危。

秦二世劇照

在此生死存亡之際,秦二世與權相趙高不由得想起駐屯在嶺南的50萬大軍,遂派遣使者前往南海郡,命郡尉任囂火速率軍北上勤王。任囂與部將、龍川令趙佗都是秦始皇非常信任的將領,在秦朝兼併六國後不久便率50萬大軍(數字有嚴重誇大之嫌,實際兵力約爲20萬左右)南下,積數年之功才得以平定百越、攻佔嶺南,並在此地設置南海、桂林、象3郡。

秦朝法律極其嚴酷,一旦違命不從,不僅主帥本人要掉腦袋,就連家屬和部將也要連坐,任囂對此當然很清楚。不過,跟大多數惟命是從、不問對錯的將領不同,任囂憂慮的是,一旦自己率主力北上勤王,嶺南必然會陷入防守空虛的窘境,彼時若越人趁機作亂,豈不是要讓自己和將士們十餘年付出的辛苦付諸東流?

秦朝武將劇照

更何況,任囂雖然僻處嶺南,但對天下時局有很清晰的瞭解,知道項羽、劉邦等人能征善戰,加之受到山東民衆和豪傑的支持,自己恐怕難以抗衡。更何況,任囂深知秦朝氣數已盡,自己若率軍北上,最佳的結果無非是暫時延緩帝國滅亡,但終究於事無補,而手下這數十萬健兒則會白白的丟掉性命,這讓他於心何忍?

正因如此,任囂在思慮再三後,便以各種理由婉拒朝廷的徵召,不肯出兵北上。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年底,任囂大病不起,臨終前把職位讓給趙佗,並把心中的想法全盤告訴他,懇求趙佗固守嶺南以觀天下成敗,切不可率數十萬健兒北上做“炮灰”。與此同時,任囂還建議趙佗斷絕嶺南與中原的通道,若時機成熟,可以在當地割據稱王。

趙佗劇照

趙佗對任囂的見解非常認同,因此在就任南海郡尉後,即刻下令封鎖嶺南通往中原的各個關隘,斷絕各條棧道,然後自南而北構建起三道嚴密的防線,並在南海郡聚兵自衛。當朝廷派出的使者再次南下時,發現已沒有道路可以達到嶺南,只能在連聲嘆息後回朝覆命。秦二世與趙高聞訊後,雖然恨不得把趙佗千刀萬剮,但卻也是無可奈何。

秦王子嬰元年(前206年)十月,劉邦奉楚懷王之命西征,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便攻進關中、駐兵灞上,離咸陽僅有一步之遙。爲避免關中百姓再遭塗炭之苦,劉邦遣使向子嬰勸降,後者見大勢已去,只好率領妻兒子女、羣臣出降。至此,秦始皇一手創建的帝國,最終被同齡人劉邦終結,前後僅存在14年(算上之前的秦國,總計561年)。

秦王子嬰劇照

秦朝滅亡的消息傳至嶺南後,趙佗暗自慶幸,至此纔算是徹底卸下道義上的負擔。此後,趙佗派兵攻取桂林、象兩郡,然後在士民的擁戴下,在嶺南建立起南越國,並自稱爲南越武王。南越立國95年、歷經4王,最終在元鼎五年(前112年)被漢武帝派兵擊滅,至此嶺南再度歸於中原王朝的統治下。

囂死,佗即移檄告橫浦、陽山、湟谿關曰:“盜兵且至,急絕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誅秦所置長吏,以其黨爲假守。秦已破滅,佗即擊並桂林、象郡,自立爲南越武王。見《史記·卷一百一十三》。

參考書目:《史記》、《資治通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