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並不是很容易的,我們可能會經常看到一些創業成功的當然還有一些創業失敗的。創業一個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得靠所有人共同的努力,纔會導致最終創業成功。創業不是盲目的跟隨別人,而是要投出一定的時間以及精力,讓自己變得足夠強大了之後,再去進行創業這樣纔不至於創業失敗。那麼創業成長的四個階段是哪些呢?一起來了解吧。

1、沒有能力,沒有自信,不願意

剛剛創業的創業者,不論有多麼強烈的動機,不論有多麼宏大的抱負,一旦進入實際運作,都會顯露出3個共同特點。其一,沒能力。所謂隔行如隔山,不管原來在自己的本行多麼成功,剛開始創業都會有種無所適從的感覺。其二,沒信心。因爲覺得沒有能力或者能力不夠,所以對自我、對事業缺乏信心。對自我的懷疑是:“我適合創業嗎?”“我創業能成功嗎?”其三,不願意。這一階段的創業者雖然既缺乏能力又缺乏自信,但是真正令人頭痛的倒不是這兩點,而是“不願意”。此階段的創業者有諸多不願意:雖然沒能力和沒信心,但又不願意虛心學習,不願意心態歸零,不願意放下身段。總之,不願意改變自我。

2、沒能力,沒信心,願意

這一階段的創業者仍然能力不足,但能力是需要一段時間鍛鍊的。因爲能力不足,仍然沒有充分的自信。這一階段的創業者有一個明顯的進步,就是從不願意變爲願意,也就是說,心態發生了變化。雖然能力不足,但願意學,願意練,願意在學習中提高能力。不再問“我合不合適創業”、“我創業可以獲得成功嗎”,而是問“我怎麼做才能成功”,“怎樣做纔是正確的”。

3、有能力,有信心,不願意

創業者經過第二階段的學習與努力,已經成長爲優秀創業者,事業有了一定的起色。這一階段,發生了以下變化:其一,有能力。這個階段,他們具備了相當的領導和溝通能力。其二,有信心。能力上來了,自信心也就有了。其三,不願意。因爲有了能力與信心,所以他們的心態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願意變爲不願意。這個階段的創業者事業有了一定的基礎,有了不錯的收入。開始有點心高氣傲。不願意再做基本動作,不願意放下領導人的身段,以爲自己成爲了領導,不再親臨一線,不再做市場。這樣會使這些領袖重新陷入瓶頸。

4、有能力,有信心,願意

這一階段,創業者進入了新的境界,他們變得有能力和有信心了。他們變得心甘情願,而且非常快樂。他們願意做一切應該做的工作,願意做一切需要做的角色。到了第四個階段,他們就開始成長爲優秀的創業者了。這個階段,創業者獲得了成功,有了很好的收入,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的思想境界也跟之前完全不一樣了,他們不再只爲自己而活,他要幫助更多的人成功,幫助更多的人拿到結果,他們想要爲這個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如果你是創業者,遇到一些困惑或障礙,告訴自己,沒關係,這是成爲一位優秀創業者必經之路,跨過這一階段,就走向了創業的更高境界。只要是在正確的道路上奔走,所有的困惑與障礙都是成功之路上的小插曲。如果你是位領導人,團隊中有夥伴處在第一階段,第二階段,請不要着急,請不要放棄,給他們一點時間,給他們一些指導,他們會成爲優秀的創業者的。這是自然規律。

上面講述的創業者成長的四個階段是什麼?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想創業,打造一片屬於自己的小天地。但是可能不知道背後的辛酸歷史。創業也是有風險的,如果不再乎一些風險的話,你將會輸掉一切。所以要想創業,還是選擇一些簡單的事情,一步步的努力,不要給予自己太大的目標而沒能完成讓自己失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