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歲檔悄然而至,國內外大作扎堆搶映。超英《神奇女俠1984》,主旋律+動作的《緊急救援》,以及超預期的劉德華新片《拆彈專家2》,都成爲票房熱門。

然而,皮克斯動畫《心靈奇旅》卻是口碑最爆的那一部。可惜排片卻少的可憐。

《心靈奇旅》取消了北美的院線放映,直接登陸Disney+線上播放,成爲自1995年第一部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以來,首部直接上線流媒體的皮克斯動畫。

《心靈奇旅》在“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7%,MTC得到85的高分,豆瓣開分也有逆天的9.3分。

然而,票房卻只有郭敬明5.1分的《晴雅集》一個零頭。

本文有劇透。

1

故事一如既往帶有皮克斯獨特的烙印——從生活點滴出發,普通人的奇遇,童話色彩,超凡想象,不泯童心,成人向的哲思。

主人公喬伊,一個懷才不遇的打工人。

心中燃燒着爵士演奏家的夢想,無奈卻只能在中學當一名編制外的音樂老師。

當他終於拿到學校正式的聘書,在老媽眼中總算有了穩定工作,可他依然不甘於此。

恰巧命運眷顧了喬伊,他終於得到了一個與偶像同臺演出的機會。

然而,他還沒等到享受夢想達成、人生巔峯的體驗,就一腳踏空,掉進下水道。

主人公就這樣意外而亡,他的靈魂踏上了通往“生之彼岸”的昇天路。

喬伊怎能接受,他的人生纔剛剛開始,就要轉世投胎。

於是,他的靈魂想奮力逃回自己肉體,卻跌入到一個新地方“生之來處”(The Great Before)。

這是人類出生前靈魂的聚集地。這些靈魂有着不同的個性、人格、興趣愛好。

在所有名爲傑瑞的“員工”的掌管下,每個靈魂都要在“心靈學院”接受導師教導,尋找生命火花,獲得前往地球的通行證,正式“投胎”成爲人類。

喬伊誤打誤撞,成了一名導師。而他的學員就是留級了上千年的學渣靈魂22。22是他的學號,可見這個靈魂有多古早。

22的人格特點就兩個字“厭世”。他根本不想投胎,不想成爲人類。歷史上許多大人物——林肯、阿基米德、甘地、特蕾莎修女、拳王阿里都曾是他的導師,試圖幫他找到“火花”,卻全部氣得七竅生煙,敗興而歸。

喬伊卻和22陰差陽錯重返地球。只不過,喬伊和22也在這段特殊旅程中,體會到生命奧義,發現真正的自我。

2

《心靈奇旅》導演彼特·道格特,是皮克斯元老。他是《玩具總動員》系列的編劇之一,而他自編自導的《怪獸電力公司》《飛屋環遊記》《頭腦特工隊》也已成經典,拿了兩座奧斯卡小金人。

這部《心靈奇旅》,對死亡世界的想象,對生命意義的探討,似乎與皮克斯另一佳作《尋夢環遊記》一脈相承。

但仔細想想,《心靈奇旅》更像是導演彼特·《頭腦特工隊》的姊妹篇。都將人類內心的東西具象化,一個是情緒情感,一個是個性靈魂。

更值得玩味的是,《尋夢環遊記》以及彼特監製的《1/2的魔法》,都是親情主題,也就是人與他人的關係。

而《心靈奇旅》和《頭腦特工隊》,以及《飛屋環遊記》,着重探討的則是人與自我的關係。

《心靈奇旅》的英文名是soul,靈魂、心靈之意。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靈魂,擁有不同的個性、愛好、習慣;也有着各自的三觀、人生目標和生活態度。

每個靈魂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不是完美無缺的。電影用“火花”(spark)定義點亮靈魂的那個東西,雖然沒有明講,但可以理解爲“火花”就是活在世上的意義。

“火花”可以是一種天賦、感受、興趣、目標。馬拉多納的“火花”一定是足球,電影中喬伊的“火花”則是爵士。

而22的火花是什麼呢?這是最發人深省的地方。

22厭世,這樣的情緒可能在每個人身上都曾有過。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艱難生活總讓人或多或少思考活着的意義。

導演彼特說創作《心靈奇旅》的靈感來源於他的自我懷疑。他覺得創作動畫電影是他的命中註定,但有時他也會心生懷疑,動畫在他有限的人生中,真就是全部追求了嗎?

“可曾想過我的熱情、夢想和興趣都從何而來?究竟是什麼塑造了真正的我?”這是導演帶給每個觀衆的思考。

另一個頗新奇的創意是“忘我之境”。在那裏,人們沉浸於凝神忘我的狀態,靈魂如脫離肉體神遊。

“忘我”既可以讓人體會到專注於興趣愛好的身心愉悅與成就感,也可能因執念而矇蔽內心成爲行屍走肉。

“靈魂不會擊垮你,生活纔會”。

爲夢想執著追求很好,但也容易陷入迷失困境。

爲目標忘我奮鬥可敬,但也可能失去內心本真。

理性可以讓人冷靜睿智,但也可能失去溫度和熱情。

感性可能讓人衝動放縱,但也可能孕育靈感和真情。

當喬伊夢想成真時,並沒預期的狂喜與興奮,原來只有追尋夢想的過程才最爲可貴。

當22擁有人生體驗後,每個新鮮的感受,都成了他對生命的眷戀。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宏大的目標,都可以夢想成真功成名就,是我們給自己揹負太多的重量。

平庸不是一個人的錯,反而是絕大多數人的真。

但我們依然要感恩擁有生命,可感世間萬物,體會苦辣酸甜。

3

電影其實講了一個很樸素簡單的道理:珍惜並享受當下每一刻,就是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可貴之處就在於生命本身。

這就是22的生命“火花”。音樂的動聽悅耳,美食的味蕾綻放,陽光的溫暖照耀,自然的花香蟲鳴,親友的一句問候,孩子的一抹微笑。

這些生活中的點滴都值得細細回味珍惜,成爲治癒心靈的良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