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丝

栏目|大学排名

全球和我国内地有众多的大学排行榜,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的有这4大榜单:THE、U.S.News、QS、ARWU,前3个榜单均为国际上名气较大的大学榜单,最后一个是我国内地发布的大学榜单。

早就有研究者严肃地指出过:从科学的角度讲,对大学进行量化评估是不可能的。根源在于大学的复杂性以及人理性的有限。

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因为人的有限理性不足以理解大学发展的所有细节,也不可能设计出符合大学发展实际的指标体系,更不可能进行精确的测量。这也就注定我们只能大致知道大学的好坏,而不可能对大学进行精确测量。

33所高校综合排名榜单

但话也说回来,大学榜单显得非常直观,一般人都能够看懂,所以有一定的市场。仅仅就榜单的综合测算数据来看,冷丝在这里列举33所内地高校,排名前10的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

进入前33强的高校还有很多,3所高校显得很亮眼,也有些出人意料,它们分别是南方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深圳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是按照新型办学机制创办的高校,采取的管理制度、培养制度都与内地其他高校有较大的差异,这几年发展不错,在办学的各种指标上都有很好的成绩。

苏州大学和深圳大学均属于地方高校,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在人才引进、资金投入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发展自然也非常快。

所以,这3所高校能够取得如今的好成绩,虽然看起来有点令人感到意外,实则是“实至名归”。

很多人在批评国内外各种大学榜单,但也不能否认榜单带来的各种影响。比如,很多大学在制定发展规划,尤其是制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方案时却经常向那些评估或排名专家进行咨询,或者直接参考排名结果制定发展战略。

国内外大学榜单评价标准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相比充满不确定性、模糊性和晦涩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排行榜的信息简洁、清晰且容易理解,精确的数据似乎更科学和客观,更适合作为政府官员和大学管理者的决策依据。

当然,很多教育专家指出,大学排名对高校的办学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

比如论文数量被过分强调,催生高校“发表或者出局”的考核文化。“唯论文”,于是论文数量成了各种考核的重要指标,不仅给教师带来沉重负担,而且导致本科教学边缘化;“唯论文”使得高校师生为发论文而急功近利,甚至出现学术不端行为。

所以说,大学排名应尽可能地全面,能够覆盖大学功能的各个方面。

比如,对科研这一功能的排名也应要尽可能的全面,覆盖研究活动的各个方面,理想情况下,应该包括所有学科门类、各类研究投入与产出、研究生所做研究的数量与质量、研究成果的各种用途与影响以及研究对教学、地方、城市和区域、国民经济、其他国家等的积极影响。

全面性的目标固然重要,但是不能采用不符合其他标准如客观性的指标来迎合全面性这一要求。

总之吧,我们不能太看重所谓的各种大学榜单,但也不能完全无视这种榜单的存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