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需要科举这一制度,主要还是出于笼络士阶层的目的。

士阶层,也就是读书人,这一阶层普遍经济条件相对不错,至少一般普通农民强,所以他们有能力供养子弟脱产学习,参加科举考试,借此光耀门楣,跻身统治阶层上层。所以说,除了一些官宦人家之外,士阶层普遍属于统治阶层之中的中下级。

统治阶层通过科举笼络他们,给予他们读书做官的通道,即便没有达成做官的目的,只要获得一定级别的功名,就可以拥有超然于普通百姓之外的特权,如免税、司法豁免等权力。通过这些特权,士阶层成为广大普通百姓眼中的精英阶层,对他们拥有天然的权威。

简单来说,利用科举制,统治阶层与士大夫分享权力,同样也分担了责任。统治阶层通过士阶层建立了一个稳固的基层既得利益集团,利用他们去治理官僚机构难以延伸的广大基层地区,保证了中央集权的凝聚力和政权的稳定性。

由此可见,清朝废除科举制,这简直是在自断手足。

在晚清,清廷的中央集权已经不稳固了。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廷不得已将权力下放到地方,大量科举制下的低级别士人由此获得了带兵和入幕的机会。他们凭借着这一机会建功立业,进而打破阶层壁垒,跻身统治阶层中上层。

这种情形被称为晚清的“士人武化”现象。

士人武化现象其实一直贯穿于晚清,因为地方势力要应对中央权力的反扑,只能选择与清廷去抢人才,进而强大自己,让中央权力的反扑无功而返。

而抢人大战的核心显然是笼络士阶层。

所以我们看,无论是曾国藩、李鸿章还是袁世凯,晚清时期地方督抚们的幕府中总是有大量士人加盟,为他们出谋划策。他们之中有一些人只拥有较低的科举功名,不足以成为官员,却因为其出众的能力和才华为地方督抚所看重,并在走了他们的门路之后,也成为了主政一方的官员。

但就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科举制作为清廷赖以笼络士人的制度基础,却被清廷自己废除了。他们一辈子埋首故纸堆,只为一朝得中,鲤鱼跃龙门,却发现龙门早已不在,更没能力另起炉灶专攻洋务,最后落了个百无一用,能不仇恨清廷吗?在面对辛亥年的巨变时,他们本能的反应至少是袖手旁观。

如果清廷能够尽早废除科举,并推行其他替代性制度,并与资产阶级分享权力,分担责任,可能清廷这艘破船还能维持。但1905年才废除科举,显然有点晚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