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電視劇,似乎都與演員的年齡槓上了,有《大秦賦》的張魯一,40歲演13歲演嬴政被嘲,也有55歲劉嘉玲在《情深緣起》中,演少婦曼璐被諷。其實這種肉眼可見的不協調,難道劇組不知道嗎?他們爲什麼還要堅持用一個演員,演完角色的一生?

我所能想出的解釋那就是,曾經有“珠玉在前”,所以後人也想不斷地效仿或者超越。

在90年代有這樣一位女演員,被稱爲“丫頭教教主”,她曾經在央視版的《武則天》中,飾演16歲到80歲的武則天,這中間的年齡跨度,接近半生。

但是當時已經40歲的她,在鏡頭前演出的武則天,卻有滿滿的膠原蛋白,沒有少女的違和感,她就是人生經歷非常豐富,對藝術又特別投入的老戲骨劉曉慶。

年輕人對於劉曉慶可能不太瞭解,但在八九十年代,她可謂是紅極一時的女明星,幾乎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而且在接演央視的《武則天》之前,劉曉慶已經有近20年的演出經歷,除了頻頻獲獎,還從1991年起,成立了“劉曉慶實業發展總公司”“劉曉慶美麗世界化妝品公司”“曉慶影視文化公司”等多個有限責任公司,用現在飯圈的話來形容,她就是當時的頂流加業界大佬。

與劉曉慶當時的輝煌相比,95版《武則天》籌備劇組,卻顯得十分地弱勢。雖然有央視爸爸做支撐,但是總共投資才600萬,稍微對影視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古裝劇的“服化道”特別燒錢,而且還是這種歷史正劇,服飾道具一定要求精良,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錢,請得起劉曉慶這樣大咖位演員。

在這裏必須要提一下,這版《武則天》的製作人劉大印,是一個非常尊重歷史的人,其實,在他籌備這部電視劇之前,港臺已經有好幾版的武則天電視劇,但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有失偏頗,都有魔改的趨勢,這一點讓劉大印特別不能接受,所以他決定自己拍一部還原歷史的武則天。

劉大印之所以想邀請劉曉慶來出演武則天,並不是因爲她的名氣,而是看中了劉曉慶的氣質,確實與這個角色十分貼合。

因爲當時的劉曉慶40歲,有三年時間沒有拍戲,而在商海中打拼,有着那種掌控全局的氣勢。作爲一個製片人,他看重的是這一點,但是那畢竟是一個講究金錢名利的時代,手頭的資金不夠,他對於邀請劉曉慶參演武則天,是沒有底氣的。

而事實上,他的擔心很有必要,當劉大印來找劉曉慶演出時,劉曉慶自己也不可置信地問:

“你請我,有錢嗎?”劉大印聽了也不氣餒,回答說:“要錢,比起港臺片商我是沒有,但如果真要那樣做,我劉大印抽筋賣血也付,不過我相信你,追求的絕對不是這個。”

這番話確實打動了熱愛演藝事業的劉曉慶,但當時除了劉大印的這一版武則天邀請她主演外,還有一位港商也想拍電影《武則天》,女主就定了劉曉慶,而且已經給劉曉慶付了200萬定金!

其實,這期間劉曉慶有動搖過,因爲畢竟人家已經預付了錢,但最終還是被劉大印打動,退到了原先收港商的定金,接下了央視的這部《武則天》。

這部電視劇因爲經費有限,只有三十集,但所有的錢都用在了刀刃上,單單武則天的服飾一項,就有14個髮型和54套衣服。

爲了省出更多的錢製作,演員片酬只好一縮再縮,就算是最大牌的劉曉慶,一集的片酬也就300元而已,對於當時擁有身家的劉曉慶來說,確實是低到不能再低了,完全是爲了追求藝術,不計較這些了。

現在的影視,擁有很多科技手段,有濾鏡、會P圖,幫助演員塑造角色形象。但在九十年代,沒有這樣的科技,劉曉慶光靠自己自身的容顏,加上當時還名不見經傳毛戈平的化妝,讓40歲的劉曉慶有了少女的青春容顏。

而這位毛戈平,又是當時已經沉浸在武則天劇中的劉曉慶,費了一番口舌,纔給“勸”過來的。

當時毛戈平正在尤小剛執導的《京都紀事》劇組,由北京電視劇製作中心投拍。當時北京電視劇製作中心,已經接連拍出了《渴望》《北京人在紐約》等國民度極高的熱劇,只要他答應來,導演就許諾給他調進北京。

但劉曉慶勸他:中國沒有一個電影和電視劇,讓一個演員從15歲演到80多歲,如果這個機會給了你,你把握好了,一定會名揚四海。

這句話對於專業的化妝師來說,是有無上動力的,於是他心動了,最終出現在《武則天》劇組,用了自己十幾年的專業積累,將劉曉慶飾演的15歲青春少女,和80歲垂老暮年,在外觀上表現了最大程度的貼合。

再加上劉曉慶純熟的演技,讓95版《武則天》,在衆多飾演武則天的女演員當中,脫穎而出,很多史學家和圈內人都評論,唯有劉曉慶演的武則天,與歷史最爲相似。

同時劉曉慶能將武則天少時的天真,和後來的霸氣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也是專業演員的素養,成功地刷新了影視劇角色年齡跨度的下限。

所以,當影視圈的老演員們漸漸息影,新劇也一批換一批地出現,但劉曉慶版的《武則天》依然被奉爲經典,讓人津津樂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