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2020:如果讓他們再選擇一次……

國際金融報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回首這一年,資本市場風雲變幻,悲喜交集。有公司一路高歌,市值連創新高,也有公司自曝醜聞,深陷輿論漩渦……

值此年終歲尾,讓我們發起一場追問,如果有機會重來,這些公司又會作出怎樣的選擇?

01

瑞幸咖啡:22億虛假交易,曝或不曝?

2020年,“做空”成爲資本市場的關鍵詞之一,在美上市的瑞幸咖啡就中了2020年的第一槍。

1月31日,做空機構渾水公佈匿名沽空報告,直指瑞幸咖啡在經營數據等方面存在作假和欺詐行爲。

4月2日,瑞幸咖啡突發公告,承認公司在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間虛增了22億元銷售額,當日盤前股價因此暴跌80%,盤中數次暫停交易。在多米諾骨牌效應下,大股東陸正耀旗下的神州系股票也隨之“雪崩”。

6月27日,瑞幸咖啡發佈聲明,稱將於6月29日停牌並進行退市備案。

7月31日,財政部表示完成對瑞幸咖啡公司境內運營主體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發現自2019年4月起至2019年末,其通過虛構商品券業務增加交易額22.46億元,虛增收入21.19億元,虛增成本費用12.11億元,虛增利潤9.08億元。

經統計,2019年4月至12月,瑞幸咖啡在多家第三方公司幫助下,採用“個人及企業刷單造假”、“API企業客戶交易造假”,虛增收入,通過開展虛假交易、僞造銀行流水、建立虛假數據庫、僞造卡券消費記錄等手段,累計製作虛假咖啡卡券訂單1.23億單。

“自曝”陰影下,瑞幸咖啡門店規模大幅收縮。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其門店從4507家減少至3898家,前三季度單季關閉門店891家,新開門店334家。

不過,造假事件在年末迎來轉機。12月17日,瑞幸咖啡官微發文稱,已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經營正常。

SEC方面也發文稱,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罰款就造假案達成和解,持續了幾個月造假事件就此告一段落。

02

豐巢:5毛錢超時費,收或不收?

受疫情影響,快遞行業發展提速,智能快遞櫃行業也因此迎來爆發。然而,在這最後一公里的戰場上激戰正酣的同時,矛盾也隨之而來。

2020年4月30日,豐巢宣佈正式實行超時收費。彼時,不少用戶爭論的焦點還停留在用戶知情權、快遞員應該送貨上門、應該經過了本人同意後放入豐巢、以及將超時時間從12小時延長至24小時上。

不過,勞動節後,各方的矛盾不斷激化,首先是杭州東新園小區宣佈禁用豐巢快遞櫃;隨後,上海中環花苑小區業委會給豐巢的一封公開信,將豐巢“一魚三喫”的商業邏輯擺到了用戶面前。不少用戶憤慨直言,豐巢“喫相”太難看。

衆蟻社區顯示,截至5月13日晚,平臺上抵制豐巢的小區業委會已經高達117個。5月15日晚,豐巢正式向用戶致歉並調整服務:免費保管時長由12小時延長至18小時,超時後每12小時收費0.5元,3元封頂。

在衝突中,不少業委會在衆蟻社區平臺上留言稱,“豐巢濫用市場壟斷地位,缺乏對業主尊重”。

公開資料顯示,在收購中郵智遞後,豐巢已擁有市場份額達到69%。事實上,在豐巢官宣收購中郵智遞後不久,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的金順海、楊帆、王維維三位律師就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舉報,直指該項併購涉嫌未依法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三位律師還指出,豐巢收費標誌着智能快遞櫃行業出現經營者集中行爲可能導致的排除、限制競爭,已經惡果初顯。

12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佈消息,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豐巢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並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豐巢處以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03

王府井:免稅概念,炒或不炒?

2020年,免稅概念備受追捧。

6月29日,海南離島免稅細則出臺,30日早盤,凱撒旅業、王府井、中國中免、海航基礎等多股漲停。在這之前,王府井兩個月漲幅超過270%,格力地產連續收穫8個漲停,中國國旅4月份以來上漲129%……然而,一片火熱背後也存在炒作隱憂。

6月9日晚間,王府井發佈公告稱,公司於當天收到控股股東北京首都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轉發的通知,獲得免稅品經營資質,允許公司經營免稅品零售業務。6月10日,王府井漲停,市值大增超21億元。

然而,不少有投資者注意到,在這則獲得免稅牌照公告發布前,王府井的股價就處於持續增長中。隨後,有署名爲“張冬晴”的網友發文,實名舉報王府井或存在內幕交易,並呼籲證監會立即啓動調查程序,徹底釐清王府井上述重大事項的內幕消息形成過程、保密措施和內幕知情人登記情況等,徹底調查自4月27日至6月9日內幕信息披露前股價大幅異動的資金情況。

彼時,王府井方面很快回應稱,經覈實,公司知悉該項業務的內幕知情人沒有違反保密義務行爲,也沒有其他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情形。

然而,官方“打臉”來得猝不及防。

9月18日,證監會召開例行發佈會,通報稱吳某某等人在公告發布前,提前獲取信息,並大量買入王府井股票,獲利數額巨大,涉嫌構成內幕交易。證監會將依法追究相關當事人的違法責任,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對此,王府井方面在當天晚間回應稱,證監會在例行發佈會前並未向王府井進行任何通報,公司對具體吳某某是何人、以及調查過程並不知情。

04

廣州浪奇:8億“洗衣粉”,查或不查?

去年有扇貝跑路,今年有“洗衣粉”失蹤,A股市場不缺稀奇故事。

公開資料顯示,廣州浪奇是華南地區的洗滌用品生產企業之一,旗下主要產品有市場所熟知的浪奇洗衣粉、洗衣液等。

9月27日晚間,廣州浪奇公告稱,其與江蘇鴻燊物流有限公司簽訂了《物流外包倉儲合同》,將價值4.53億元貨物儲存於瑞麗倉;與江蘇輝豐石化有限公司簽訂了4份倉儲合同,將價值1.19億元貨物存儲於輝豐倉。但鴻燊公司、輝豐公司均否認保管有廣州浪奇存儲的貨物,價值5.72億元的存貨竟然離奇失蹤。

廣州浪奇存貨不翼而飛事件因此陷入“羅生門”。對此,深交所也緊急下發關注函。

一個月後,存貨失蹤故事又有了新劇本。10月30日晚間,廣州浪奇在回覆函中稱,公司截至目前已掌握證據表明貿易業務存在賬實不符的第三方倉庫及對應賬面存貨金額合計爲8.67億元。有問題的倉庫除了瑞麗倉、輝豐倉之外,又新增了4個倉庫,引發資本市場一片譁然。

12月25日晚間,廣州浪奇再發公告,稱新增3154萬元賬實不符金額。由此,廣州浪奇存貨“黑洞”增加至8.9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初,廣州浪奇已將旗下貿易業務平臺奇化化工交易中心董事、財務總監黃健彬移送公安並立案偵查。此後,廣州市紀委監委於11月4日發佈消息稱,廣州輕工工貿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傅勇國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資料顯示,傅勇國1996年10月後長期在廣州浪奇任職,2019年5月辭去公司第九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職務。

05

虎牙鬥魚:反壟斷高壓下,並或不併?

遊戲直播江湖在2020年也迎來新變化。

10月12日晚間,纏鬥多年的兩大遊戲直播平臺虎牙和鬥魚共同宣佈,正式接受大股東騰訊提出的合併邀約,進行戰略合併。若合併完成,虎牙現任CEO董榮傑和鬥魚現任CEO陳少傑將成爲合併後公司的聯席CEO。

根據雙方已簽訂的“合併協議與計劃”,虎牙將通過以股換股合併收購鬥魚所有已發行股份,包括由美國存託憑證(ADS)所代表的普通股。鬥魚在合併前已發行的股份及ADS將取消,鬥魚將成爲虎牙私有全資子公司,並將從納斯達克退市。

合併後,新公司採取業內比較普遍的聯席CEO制度,董榮傑和陳少傑將共同出任公司的聯席CEO,陳少傑加入合併後新公司的董事會。據瞭解,鬥魚和虎牙的產品和品牌仍將保持相對獨立運營,管理層保持穩定。

目前,雙方合併進程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預計將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不久後,鬥魚將舉行特別股東大會對此合併進行投票表決。

然而,12月中旬,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閱文、豐巢的反壟斷處罰爲虎牙和鬥魚的合併事項蒙上了一層陰影。

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主要負責人表示,當前,線上經濟呈現出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的趨勢,市場資源加速向頭部平臺集中,關於平臺壟斷問題的反映和舉報日益增加,顯示線上經濟發展中存在一些競爭風險和隱患。希望通過對未依法申報案件的查處,促使企業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防止企業藉助併購形成壟斷。

據該負責人透露,目前正在依法審查廣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鬥魚魚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併等涉及協議控制架構的經營者集中申報案件。

06

華晨集團:華晨寶馬股權,賣或不賣?

事實證明,離開了寶馬之後,華晨集團過得並不好。

10月26日,就在市場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晨集團”)債券兌付翹首以盼時,華晨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尚未向中證登上海分公司支付2017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二期)兌付款。

而這只是華晨集團債務“爆雷”的開始。據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數據,截至2020年10月23日,華晨集團未償債券共14只,債券餘額合計172億元。從到期分佈看,華晨集團到期及回售壓力集中在2021年、2022年,債券到期及回售規模分別爲65億元、92億元。

那麼,誰能將華晨汽車拽出目前的泥潭?不少業內人士將目光投向了華晨寶馬。

華晨寶馬一直都是華晨汽車的“利潤奶牛”。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華晨中國(華晨集團其中一家上市公司)實現淨利潤爲40.45億元,華晨寶馬貢獻的淨利潤高達43.83億元。如果扣除從華晨寶馬得到的利潤分成,華晨中國其他板塊總體虧損達3.4億元。

不過,華晨集團正在逐步喪失對華晨寶馬的控制。2018年10月,寶馬汽車集團宣佈,作價36億歐元收購華晨寶馬25%的股權,將其在華晨寶馬的股比從50%提升至75%。

廣發證券固收分析師劉鬱認爲,華晨汽車違約的原因主要在於自主品牌盈利弱,盈利嚴重依賴華晨寶馬,即將剝離華晨寶馬對公司的再融資能力產生衝擊。

11月13日,一位債權人依法向法院提起華晨集團破產重整申請。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於11月20日裁定受理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重整申請。裁定稱,華晨集團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和可行性。

07

貴州茅臺:8億贈款,捐或不捐?

“A股市值一哥”貴州茅臺2020年也迎來多事之秋,曾陷入捐贈風波。

事件源於10月26日貴州茅臺的一則公告。當日,其披露,4項捐贈獲董事會全票通過,捐贈金額合計達8.2億元,包括爲建設生活污水處理廠捐資2.6億元以及爲建設習水縣習新大道捐資5.46億元等。

然而,在投資者看來,上述捐贈有違規操作之嫌。也是從這天起,一位網名爲“茅臺900元真不算高”的投資者先後向上交所、證監會、國家信訪局等多部門進行了實名舉報。

在上述投資者看來,貴州茅臺最新的公司章程(2018年9月29日頒佈)第六章董事會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公司設董事會,對股東大會負責”,董事會具有召集股東大會、決定公司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制訂公司的財務預決算報告等職權,但並沒有“決定捐贈議案”的權利,因此擅自作出捐贈決定在程序上並不合規。

除了捐贈程序,捐贈對象亦引發相關投資者質疑。多名參與上述集體訴訟的投資者均表示,抗疫、助學等內容的捐贈無可厚非,但捐贈8.06億元去建污水處理廠及公路應是政府部門的職責,不應由上市公司承擔。

“相比投資,捐贈是更應慎重的一個重大決定!”該投資者發微博稱,“捐贈是不以盈利爲目的、完全的無償支出,本金無償的捐贈出去,那就是相當於淨利潤直接減少,這關乎到每一位投資者的利益。”

這或是不少參與到此次集體訴訟中的貴州茅臺投資者的普遍共識。據“茅臺900元真不算高”透露,“當下我們已就貴州茅臺非法捐贈提出集體訴訟,目前正處於茅臺股東資格預審階段,截至11月30日晚間,已有160位股東報名參與。”

08

遊族網絡:董事長逝世原因,披或不披?

臨近年末,遊戲圈出了大事兒。

日前,有網友在網絡平臺上爆料稱,遊族網絡老闆林奇被其他高層投毒進醫院。對此,遊族總裁陳芳連續2次否認,直言沒內鬥,人都在,“流言纔是毒藥”。

然而,12月23日晚,上海市公安局官微發出的一則警情通報顯示,12月17日,警方接到報警稱,醫院在診療時發現病患林某(男,39歲)疑似中毒。經現場勘查和調查走訪,發現林某的同事許某(男,39歲)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許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據稱,通報中的“林某”即爲林奇,而“許某”則疑似是曾被任命爲三體宇宙CEO的原遊族網絡非獨立董事許垚。

這一通報再次將遊族網絡推向風口浪尖。面對質疑,遊族網絡官方公衆號當晚發文進一步介紹了事件的經過:林奇於12月16日晚返家途中出現急性不適症狀,隨即自行趕赴醫院,目前正在住院恢復治療,各項體徵穩定。遊族網絡同時表示,本案嫌疑人許某,就職於個人投資的影視公司。

12月25日晚間,遊族網絡再發公告,宣佈林奇因病救治無效於當日逝世。

值得一提的是,在遊族網絡多次公告中,均強調林奇是身體不適、因病逝世,並未透露是否與警方披露的投毒相關。因此,該事件的另一焦點在於,遊族網絡是否存在信披違規。

有業內人士指出,林奇作爲遊族網絡董事長兼CEO,屬於公司重要人員,其個人動態直接影響公司經營。該事件中,遊族網絡一週後才公佈董事長動向,存在重大事項未披露之嫌疑。此外,上市公司信批可以粗略描述事態因果,但刑事案件不應存在“身體不適”等說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