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影中的特写镜头,苏联导演普多夫金说,“由于特写镜头可以使观众看到不带背景的细节,观众就可以从他们的视野中排除那些多余的东西,就可以不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专心注意于细节,银幕上表现出的形象更能获得最明了、最显著的效果。”

这则发表于上个世纪的言论,如今已经成为解释“特写镜头”意义的最佳文本。可见,特别镜头在电影中的重要和特殊。

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韩国导演奉俊昊的《寄生虫》对我来说,是一部以“味道”取胜的电影,“气味”决定了人物的社会阶层和生存方式。而我今天想说的这部作品,依然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而且是一部以“特写”取胜的电影。

这部电影就是今年年初上映的《南山的部长们》,这部电影以韩国中央情报部(KCIA)的部长们(副总理级)与他们所主导的政治阴谋为素材,讲述了一个暴力夺权的故事。故事改编自揭露韩国政治内幕的同名小说,以历代中央情报部的部长金载圭和金炯旭的故事为创作核心,用人物串起政治阴谋,让观众得以近距离的体验政治斗争的残酷。

这是一部很典型的韩国商业片,导演禹民镐在这部电影中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来描述人物的情感以及情绪变化,用人物的面部表情来烘托的电影紧张压抑的氛围。这不是禹民镐第一次拍摄政治阴谋的电影,早在2012年的时候,禹民镐就拍摄了一部讲述南北关系的电影。2015年又拍摄了通过保守派报纸评论员、国会议员、大企业委员、黑社会混混、情报科刑警、纪录片摄影家等人的经历拍摄了《局内人》。

今年的这部《南山的部长们》不管是在叙事的完整性上还是在电影语言的使用上都比前两部更纯熟,精彩。尤其是电影中的特写镜头,精准的捕捉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逐渐将电影的悬疑氛围推向高潮。

什么是特写镜头呢?

几乎每一部电影都会出现特写镜头,有些特写镜头针对的是角色,有些特写镜头针对的是动作,也有些特别镜头针对的是环境。根据内容的不同,特写镜头的意义和作用也不同。

在《南山的部长们》这部电影中,特写镜头主要针对的是人物。

特写镜头在电影理论中是一种画面景别,范围是画面的下边框在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者时针对拍摄对象进行的局部拍摄。特写镜头可以将影响的某个细节、某种情绪、某些动作呈现出来,给人物的行为、语言、台词增添更多的解读空间,给电影赋予更多重意义。

和其他的镜头相比,特写镜头表现出来的内容比较单一,但是通过对拍摄对象的放大可以不断深化镜头想要表达的内容,尤其是在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情绪特点时,特写镜头可以直接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

我们先来看看电影中和KCIA的部长金规泙相关的镜头,看看特写镜头是如何来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

1.车内特写

这是一个车内特写镜头,金部长在朴总统的指示下,前往美国和前KCIA部长朴龙阁会面,并拿回朴龙阁写的回忆录,以此来保全朴总统的政治地位。

此时,金部长内心的信念并未崩塌,特写镜头展示出来的是金部长专业、理性、智慧的一面。他一边和司机沟通,一边做着详细的计划。特写镜头、中景镜头来回切换,塑造了一个饱满的部长形象。

作为电影中的核心人物,金部长任何行为和选择都将会决定政变最终的走向。导演在电影中给了金部长大量的特写镜头和中景镜头,让金部长走入这场风暴中心,将政治阴谋一层一层剥开,凸显。

2.对话特写

金部长和朴总统对话时,导演将更多的镜头对准了金部长,朴总统对金部长进行暗示,而金部长也表示出自己的衷心,实际上,这正是这场阴谋的开始。

此时的特写镜头多为侧面特写镜头。在这个镜头中,金部长的政治信仰已经发生了动摇,所以导演并没有将整个面部作为特写的内容。而且在这个特写镜头中,身份背景已经逐渐退出主要地位。金部长内心的纠结和矛盾让这个静止的特写镜头充满了张力。

特写镜头能够捕捉到人物面部细微的变化,我一直觉得好的表演并不是情绪上的大开大合,而是一种隐而不发,是一种气韵的流动。《南山的部长们》中的金部长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角色,这种成功不再于他拥有幕僚的气质,更重要的是他表现出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纠结、无奈、隐忍和阴狠。

这种复杂的变化,通过一个个特写镜头流动了起来,让金部长这个人物拥有了更丰富的属性和更特殊的意义。

3.室内特写

这个镜头出现在金部长审讯窃听者的时候,通过对窃听者的审讯,金部长逐渐明白了自己在朴总统心中的地位,也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命运,这给之后发生的政变奠定了基础。

导演此时给了金部长正面特写,意味着金部长已经确定了自己的下一步计划,这个时候的金部长已经抛弃了之前的政治信仰,即将开始全新的政治生涯。也让观众在他细微的表情变化中读懂了政治黑幕的残酷和理想主义者的无奈。

苏联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说,特写镜头不仅是把人脸空间上和我们距离缩短了,而且它可以超越空间,进入另一个领域,精神领域,或叫心灵领域,它作用于我们的心灵,而不是我们的眼睛。

这个时候的特写已经逐渐进入金部长的精神层面,通过审讯,他逐渐了解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心中的政治信仰也开始逐渐瓦解。在金部长这张隐忍的脸上,每个人都能看见幻灭。特写镜头将这种无声无息的幻灭感巧妙地表现出来,让观众看见了一个革命家是如何被撕裂的。

4.车内特写

电影结尾部分的车内特写依然是侧面,尽管金部长制止了“坦克大战”,但他尚未做好周全的准备。他只知道不能放任坦克进入釜山,要保全那座城市和人民,但他却不知道如何做好权力的交接。

此时的侧面特写镜头对金部长的命运进行了暗示,政变的发起人能开始,却不能结束这是最大的悲哀。事实也的确如此,他被送上了军事法庭,政变的果实落在了别人手中。

“一场革命从来不属于首先发动革命的人,而总是属于最后完成这场革命,把革命像战利品似的攫为己有的人。 又或者革命也许是个中性词,它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光明,也可以以革命的名义制造人间灾难。 ”

从理想主义者的角度来看,我希望金部长可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站在现实主义者的角度上,我更知道金部长这样的革命者永远都只是牺牲者,因为他忽略了集团内部的那些隐秘的关系,那些悄悄在暗处寻找机会的人。

5.其他特写

电影中人物的脸部特写在表现剧情以及人物情感流变的时候非常重要,但也不能忽视物体的特写。电影中还出现过酒杯、斟酒动作、枪支等物品或者动作的特写,这些特写镜头同样有着暗示、强调的作用。

导演用特写镜头将有生命的人物和无生命的烧酒联系起来,将电影中人物关系、地位、情绪变化交代的非常清楚。从电影中不难看出,特写镜头是一种非常富有表现力的镜头,它可以让时间在某个时刻戛然而止,将画面和情感根治在观众的脑海里,让观众随着剧中人物的动作、行为、选择来体验一场惊天动地的政治阴谋。

特写镜头是电影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修辞方式,是最能体现电影思想意图和情感流变。在一部优秀的电影中,导演总能通过别具一格的特写镜头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让观众始终跟随着角色一起“行动”。

简单来说,特写镜头在电影中的主要功能只有两个,一个是聚焦,另一个是凝思。聚焦指的是电影将某一点作为表达核心,由此突出相关形象,强化表达。而凝思则是凝视和思考的意义,通过凝视,观众可以在特写镜头中品读到某些与众不同的思想或者情感的变动。更重要的是,观众可以通过特写镜头进入电影内部,而不是作为观众,仅仅停留在电影外部。

其实,很多导演都喜欢用特写镜头来推动叙事,营造气氛、表现情感,最典型的就是英格玛.伯格曼和希区柯克。

在伯格曼的《呼喊与细雨》中,伯格曼摒弃了传统电影的表现形式,将电影语言作为重点,文本在这部电影中被彻底回避了。所有的表演都非常单纯甚至有些单调,如果可以用表情来表现,就不用动作,如果能用动作就不用语言。特写镜头在这部电影中被大量使用,伯格曼甚至尝试了多种不同特写镜头的组合,比如多次反复出现的女人的脸庞和手,用这些镜头表现出了电影中人物的心灵状态。

在希区柯克的《惊魂记》中,特写镜头的魅力更无需赘述,在浴室那场戏中,女主角的恐惧、害怕、紧张被特写镜头精准的记录下来,也使得这个镜头成为银幕经典。当然,还有男主角结尾时那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微笑,相信很多人看过这部电影之后,都会被这部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所震撼。

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融合了不同种类的艺术手法。但电影又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它有自己独树一帜的电影语言,这种语言是电影创作者和观众的一场共谋,也是电影的魅力所在。克拉考尔曾说,电影的特性正是正常情况下看不见、但却能揭示影像本质的东西。

特写镜头其实也是如此。

文章写到这里,我想起了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的一段话,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这其实就是对“特写镜头”意义描述的最佳文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