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开通西域以来,两汉在此经营数百年,有很多驻军和屯垦的汉人在西域扎下了根,并不断繁衍壮大。随着汉朝的衰微,这些汉人渐渐聚集到西域最适合农耕的高昌国,今天的吐鲁番高昌区。

吐鲁番的海拔低、灌溉丰富、土地肥沃,能够出产足够的粮食,既控制着丝绸之路,又距离河西走廊较近,能够得到中原王朝的援助,因而成为汉人在西域最后的据点。

西晋灭亡后,中原进入五胡十六国的混战局面,河西走廊也自立为多个“凉”政权。高昌是凉政权的后方,也是他们的避难所,河西走廊失守后,他们都会逃到高昌暂时蛰伏。

公元460年,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基本统一北中国,柔然代替鲜卑成为塞外大漠的主人。北魏多次与柔然激战,终于在花木兰等众将士的努力下,打败柔然,迫使其踏上西迁的征程。

路过西域时,柔然顺手灭了残存在高昌的北凉政权,然后扶立阚伯周为高昌王,协助柔然统治此地的汉民。阚伯周原先是高昌的郡守,在当地有不小的势力,被北凉政权迫害,不得不投靠了柔然。

中原板荡,根本无力西顾,高昌的汉民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在这片胡族遍布的土地上生存下来。阚伯周向柔然称臣纳贡,换取高昌的一方平安,汉民才得以延续自己的文化和风俗。从一点上讲,阚伯周对高昌汉民有再造之恩。

但是,高昌的稳定和安乐只维持了二十多年,阚伯周死后,高车汗国打败柔然,控制了高昌。他们也扶植了一个汉人大族张孟明为王,作为自己的傀儡和代理。

高昌人对张孟明的统治很不满,没几年就把他杀了,重新拥立马儒为高昌王。马儒害怕胡族会毁灭高昌,主张全体内迁,回到北魏的统治下。

马儒的想法固然不错,但涉及到的利益太过重大,很多家族在高昌经营数百年,拥有大量的良田和财产,岂肯抛弃这一切,千里迢迢逃回中原。公元501年,马儒被刺杀,高昌人拥立麹嘉为高昌王,内斗这才平息下来。

从此以后的一百多年里,高昌倒也平静,安心种地做生意。由于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高昌商业发达,收入颇丰。而中原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淘汰赛,终于决出了李唐政权,这是一个比汉朝更有进取心、更强大的王朝。

据文献记载,高昌国在唐初时只有3.7万人口,显然实力并不强,面对强大的胡族政权,靠的主要还是纳贡称臣,破财免灾。高昌王与隋朝的关系不错,还娶了隋朝的公主为妻。唐朝建立后,高昌王麴文泰一开始也向唐朝示好,亲自来朝拜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玄奘大师西行时,路过高昌,对此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西游记里的一些情节就发生在高昌,连女儿国的故事里也有高昌的身影。他的著作也使后人能够了解这个西域唯一的汉人国家,高昌还保留了很多中原制度和风俗。

但是,在西突厥的胁迫下,麴文泰疏远了唐朝,同时他也担心高昌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会被取代,不但不理睬李世民要求他入朝的命令,还阻止西域各国的使者前往唐朝,他的错误决策终于为高昌国招来了灭顶之灾。

既然如此,李世民决意用武力搬掉开拓西域路上的第一个障碍——高昌。公元640年,李世民命侯君集挂帅发动了西征。麴文泰以为高昌距长安有7000里之遥,又有2000多里的戈壁沙漠,再加上有突厥为其撑腰,因而没有把唐军放在眼里。

没想到,唐军的强悍超出了麴文泰的想象,侯君集率大军快速通过旱海沙漠,出其不意地出现在高昌边境。麴文泰得知唐军如同神兵天降般地杀到眼前,惊惧而亡,临死前把王位让给了儿子麴智盛。

高昌据说有一万兵马,但他们在唐军面前毫无抵抗之力。侯君集一个猛攻,便夺取高昌都城,抓获麴智盛。至此,立国180年的高昌国灭亡了。唐朝在此地设西州,作为经营西域的主要据点之一。

有人说,作为西域唯一的汉人国家,唐朝灭了高昌很是可惜。可事实上,高昌没有中原王朝的支持,被胡族灭亡只是个时间问题,后来的归义军便是如此。

只要西域出现一个强大的胡族政权,肯定不会容忍类似高昌、归义军这样的汉人政权。除非他们完全放弃汉人文化和传统,但这样一来,也就称不上是汉人政权了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