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线吧!华彩少年》在万众期待中迎来正式首播。第一期节目,有一个最大争议点,就是来自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科研领域也有了一定造诣的选手潘超,唱完一首歌后,评委基本持不支持意见,最后仅获得2票。随后潘超的遭遇引起了网友的意见交锋,有人赞同评委的意见中肯;也有人指责评委这样是干涉年轻人择业自由,任何梦想都值得被尊重,不管什么行业。

潘超今年25岁,是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硕士,清华大学他还是保送的,另外他获得国家奖学金,发表过6篇学术论文,被SCI收录三次。然而,当他学成毕业后,他却没有去致力于他所学的科研工作,而是转行做起一名职业歌手。

为什么潘超会在这个阶段突然改变人生方向,想去做一名歌手,还跑来参加选秀呢?

潘超本人是这样阐述的,以前自己从小学到中学,就只是一个老师和家人都认可的、成绩好的小孩,没有想过自己以后想要什么;进入清华后,他觉得,虽然自己因为成绩好、上名校而一直被表扬,但自己并没有那么快乐,甚至更焦虑了,他便通过音乐来疏解自己。从那时起,他便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哪怕许多人不支持我”。来参加华彩少年,他说也是想证明给自己看——潘超你可以!

这句话说完,场上其他小伙伴倒是鼓起了掌,而几位导师却瞬间冷场了。

“他是想得挺透的,所以咱们也得想开点” 王珮瑜说。意思很明了——他都这样给自己打鸡血了,我们还能怎么着?

之前就是王珮瑜第一个对他的转行表示质疑的。她说,很多人想进清华,想完成一个系统的名校高等教育都没有机会,你完成了,还是热门的学科,并且还有了一定造诣,现在却要放弃,让人好心疼……

她说的是“心疼”,甄子丹就讲得更直接了,他批评潘超的决定太自我,本来可以为国家、为社会做那么多事情,却放弃了那个来唱歌;如果你唱歌的技巧真的是不得了的话,那另当一回事,可事实上没达到那个水平;你放弃了那个,你对不起好多人……

杨幂没说太狠的话,只问了潘超家人的意见,潘超说妈妈也不支持。杨幂说,“我要是你妈,我也不支持你”,惹来全场大笑。

我不知潘超现在有多少粉丝了,如果不是特别多的话,那我就说实话了——我也支持几位评委老师的意见。为什么呢?

他们不是不让潘超唱歌,而是不赞同潘超放弃本业,将唱歌当成职业。而且这种不赞同,并非基于“搞科研很伟大,搞娱乐不值得”这样的立场,而是考虑到三方面原因:

一方面潘超已经清华硕士毕业并在所属领域有了一定造诣,说明他对这方面也是擅长的,继续下去是能做出更大成就。付出了那么多年的努力,就此放弃对他太过可惜;

另一方面,潘超走到这一步,国家和家庭付出了多少教育成本,而付出这些成本的目的,是希望有朝一日他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如今却因自己一时冲动要进入另一行业重新起步,虽然当歌手也不是说不能做贡献,但之前的教育成本岂不付诸东流?

还有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从台上的表现来看,潘超只能算基本还行,技巧一般,想炫个高假音却失误了,之前预告的原创作品《栋梁》,他却只是参与作词的第二作者而已,还口口声声强调“献给二弹一星元勋科学家”,自己却正在做与科研背道而驰的事情。

正如甄子丹所言,既然在音乐方面并没有多么惊人的天赋,那么,真的有必要放弃擅长的科研来做这个不擅长的行业?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要这样去指责一个年轻人?他想做什么职业不是他的自由吗?谁规定清华毕业的就必须去搞科研?科研学霸就不配追求自己的梦想?这公平吗?

是的,没错,他选择做什么确实是他的自由,不违背哪一条法律。就跟中国很多学子留洋后不再回国一样,也不能强制要求他们必须回国效力。但我们确实不宜提倡所有的年轻人都把娱乐圈作为第一择业选择,连科研学霸也是如此,仿佛只有站在舞台上发光发热,才能证明“潘超你可以的”,难道做出科研成果不能证明吗?

说到这里,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事情的根源!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什么狗屁梦想在作怪,而是价值观出了问题。目前这个社会,已经让年轻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当科学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句子,基本只能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中被诵读了。稍大一些,都知道长大后一定要当大官、当老板、当明星。到初中以后,大部分学生都学会了追星,那些偶像明星在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到手上有了些钱的时候,便学会了去给偶像氪金。连自己的零花钱都要省下来,拿去孝敬给那些身价千万的偶像……

这样久而久之,影响学习、浪费时间、浪费钱等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影响。既然随便一个流量明星,在这些粉丝心中都是神一般的存在,那么,那些为国家做贡献的军人、医生、科学家又是怎样的地位呢?

抛却追星这一层,对于广大普通的孩子来说,耳濡目染,明星这一职业也代表着太多光鲜与荣耀。多少人通过选秀一夜成名,多少流量艺人粉丝万千、片酬千万,荣耀与金钱的双重诱惑,有哪个职业可比?只要有可能,哪个年轻人不向往?虽然说要成为一个万众瞩目的明星也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但这种价值观却已悄然渗透了无数孩子的心灵。

再来说潘超,你能说他今天的转行,跟这种价值观渗透没有关系吗?不,我觉得有挺大的关系。

正如他所说,以前年纪小,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在家长和老师安排下,做了一个好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然后被保送到了清华深造。这样的孩子,要是放在十年前、几十年前,就完全是一个科学家的成长之路,绝对不会有任何意外。

难道以前的孩子都是家长和老师的傀儡吗?以前的孩子都没有自己的思想吗?只有潘超一个人突然大彻大悟,知道追逐自己的“梦想”吗?错,这都是借口,当你以为自己长大了,开始去审视自己内心“活得不快乐”“甚至更焦虑”的时候,其实代表的是你对自己的标准和要求放低了,你更在乎的是“自我”的感受,觉得目前做的事枯燥,你不甘寂寞,你想果断放下这一切,去追求另一个光鲜的行业。这一切都源于你缺乏对本业的一种坚定信念,缺乏对国家与社会的一种责任担当,你向往一种更自由、更灿烂的人生;你想抓住青春的尾巴,为所谓梦想冲一把;你觉得追逐这个梦想比研究垃圾分类更伟大;为此不惜放弃之前的一切努力,包括国家、社会、家庭给予的培养成本和期望……

但这一切并不能怪潘超,这就是价值观渗透的结果。

被渗透的年轻人当然远远不止于潘超,而是千千万万,只是通过华彩少年这一平台,让我们惊讶地了解到,像潘超这种一只脚已经迈进科学家门槛的年轻人,竟然也想削尖脑袋往娱乐圈内钻,那就更别说普通的孩子。似乎在他们眼里,成为万人景仰的明星,才是所谓的“梦想”,登上万众瞩目的舞台,才能证明“你可以的”。而那些什么当科学家、报效祖国的口号,就留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去喊吧。

我们无权指责潘超,更无权道德绑架他必须做什么,我们只是痛惜,痛惜年轻人的价值观已经被影响太多了。似乎其他任何职业,都是在当不了明星之后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所以,明星至上,全民追星就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价值观认同了。

我们每当在网上看一些热门的娱乐八卦时,评论中总会出现那么几个“杠精”,贴一张袁隆平的表情图,评论几句“吃得太饱了”“怎么不去关注科学家、军人、医护人员”之类……

看似有点“大煞风景”,觉得这种人一定是些老顽固,但真的仔细想想,如果越来越多的“潘超”都从科研领域向娱乐领域“叛逃”时,谁来成为我们未来的袁隆平、钟南山?年轻人价值观的变化,真的不会影响我们的未来吗?

近年为了当明星放弃其他领域或学业的事例并不少,比如:

欧阳娜娜,天才大提琴手,为了混娱乐圈,硬是放弃了成为一名大提琴家的艺术之路。先是从名校退学,后来重拾学业也是选择了流行音乐相关的学校。作为艺术家,要年复一年地付出多得多的努力,一辈子赚的钱却可能不及欧阳娜娜一年在娱乐圈赚的钱,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你说她会选哪个?

何洛洛,去年为了选秀放弃参加高考;

姚安娜,华为二公主,哈佛计算机工程本科毕业,典型的白富美,近日却被曝正在积极备战选秀,征战娱乐圈……

娱乐圈炙手可热的名和利,让任何有机会接近的年轻人都缺乏抵抗力,所以也毫不奇怪潘超会有此选择。

潘超的选择是好是坏,这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是否真的被娱乐化,这需要时间去证明,但不能不令人深思。<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