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3月不吃5月当柴烧,曾是民间“救命菜”,是护肝之王,人人见过却不知其效用。

说到野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野菜是对于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统称,老一辈说,在过去粮食少的时候,野菜是很多穷人的“救命菜”。将野菜当蔬菜吃不仅美味还有很好的营养功效,比如荠菜、苦菜、柳蒿、鱼腥草、堇菜……

明天是24节气中的冬至,自此开始“数九”天气,隆冬季节天寒地冻植物凋零,其实,拨开麦苗或树下的落叶,常见有碧绿的荠菜在生长,挖回家用它拌馅包饺子或烧鸡蛋汤都极其美味。

数九寒天,可以吃到的野菜除了荠菜之外,在背阴向阳山坡上,一丛丛枯黄植物枝干常误认是柴草,不过扒拉开枯草会发现一种灰白色毛绒状的植物,它就是“茵陈”,用它炒鸡蛋或泡茶喝,可以清热去肝火,对预防肝炎有不错的功效,人称“护肝王”价值38元一斤,人人见过可惜少有人懂。

茵陈又名茵陈蒿,俗称白蒿,相信对生活在农村的朋友来说是不陌生的:“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要从茵陈这种植物说起。

白蒿生长在路边或山坡的草丛中,主根单一,成株高约100厘米,茎纵棱多分枝,下部稍木质化;叶片狭长呈纺锤形,茎杆及枝微被白色绒毛。白蒿为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经冬不死,在初春时嫩芽从去年枯茎底部长出嫩芽,茎叶稚嫩呈绒毛状,故得名白蒿。

刚出来的茵陈蒿嫩芽,蜷曲成团状密被绒毛绵软如绒,茵陈带有芳香的甜香味,同时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采摘回家可以蒸食,焯水后凉拌、烧鸡蛋汤,煎鸡蛋或泡茶喝有养肝护肝的功效。

在法国,称茵陈为“草中之王”,厨师常将茵陈草放进牛肉、番茄、胡萝卜、洋葱、马铃薯菜品及馅料中给食品增加香味,有“没有白蒿草,厨子不下厨”的说法。

茵陈有着消热利湿、清肝利胆,预防流感的作用,可用于湿热黄疸、胸胁胀痛、心烦失眠,头晕目眩等症。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茵陈全草入药,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说它“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长年。”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熟知茵陈习人会依据时节采食或入药。茵陈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在二月时是养护肝脏的药草,而到了三月白蒿叶子可以当菜吃,俗称“白蒿”。等到五月过后白蒿茎秆猛长,就没什么食用和药用价值了,只能砍了当柴烧。不过,等到第二年春天,白蒿又会从干枯的根部长出新的茎芽,开始新的一次生长轮回。

白蒿在农村常见,却少有人懂其真正价值,若大家见到这种野菜可别当杂草错过。读者朋友,你大家吃过茵陈这种野菜吗?对茵陈的价值还有什么了解?欢迎留言说出您的看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