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3月不喫5月當柴燒,曾是民間“救命菜”,是護肝之王,人人見過卻不知其效用。

說到野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野菜是對於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統稱,老一輩說,在過去糧食少的時候,野菜是很多窮人的“救命菜”。將野菜當蔬菜喫不僅美味還有很好的營養功效,比如薺菜、苦菜、柳蒿、魚腥草、堇菜……

明天是24節氣中的冬至,自此開始“數九”天氣,隆冬季節天寒地凍植物凋零,其實,撥開麥苗或樹下的落葉,常見有碧綠的薺菜在生長,挖回家用它拌餡包餃子或燒雞蛋湯都極其美味。

數九寒天,可以喫到的野菜除了薺菜之外,在背陰向陽山坡上,一叢叢枯黃植物枝幹常誤認是柴草,不過扒拉開枯草會發現一種灰白色毛絨狀的植物,它就是“茵陳”,用它炒雞蛋或泡茶喝,可以清熱去肝火,對預防肝炎有不錯的功效,人稱“護肝王”價值38元一斤,人人見過可惜少有人懂。

茵陳又名茵陳蒿,俗稱白蒿,相信對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來說是不陌生的:“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要從茵陳這種植物說起。

白蒿生長在路邊或山坡的草叢中,主根單一,成株高約100釐米,莖縱棱多分枝,下部稍木質化;葉片狹長呈紡錘形,莖杆及枝微被白色絨毛。白蒿爲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經冬不死,在初春時嫩芽從去年枯莖底部長出嫩芽,莖葉稚嫩呈絨毛狀,故得名白蒿。

剛出來的茵陳蒿嫩芽,蜷曲成團狀密被絨毛綿軟如絨,茵陳帶有芳香的甜香味,同時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氨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採摘回家可以蒸食,焯水後涼拌、燒雞蛋湯,煎雞蛋或泡茶喝有養肝護肝的功效。

在法國,稱茵陳爲“草中之王”,廚師常將茵陳草放進牛肉、番茄、胡蘿蔔、洋蔥、馬鈴薯菜品及餡料中給食品增加香味,有“沒有白蒿草,廚子不下廚”的說法。

茵陳有着消熱利溼、清肝利膽,預防流感的作用,可用於溼熱黃疸、胸脅脹痛、心煩失眠,頭暈目眩等症。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茵陳全草入藥,主風溼寒熱邪氣、熱結黃疸。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說它“久服輕身益氣耐老、面白長年。”

“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熟知茵陳習人會依據時節採食或入藥。茵陳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會隨着時間而發生變化,在二月時是養護肝臟的藥草,而到了三月白蒿葉子可以當菜喫,俗稱“白蒿”。等到五月過後白蒿莖稈猛長,就沒什麼食用和藥用價值了,只能砍了當柴燒。不過,等到第二年春天,白蒿又會從乾枯的根部長出新的莖芽,開始新的一次生長輪迴。

白蒿在農村常見,卻少有人懂其真正價值,若大家見到這種野菜可別當雜草錯過。讀者朋友,你大家喫過茵陳這種野菜嗎?對茵陳的價值還有什麼瞭解?歡迎留言說出您的看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