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9日至6月22日,在氣候宜人的六個星期時間裏,德國對法國發起了一場令人震驚的戰役,在全面失利後,法國作爲當時的世界強國之一,迅速倒在了德國法西斯勢力的腳下。

在悠久歷史和高度發達的文明之下,法國還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軍隊之一,但法國軍隊在希特勒軍隊面前的潰敗,讓全世界都倍感錯愕和迷茫,不僅如此,德國還趁此佔領和征服了另外三個國家——盧森堡、荷蘭和比利時。這是歐洲歷史上的一段黑暗時期。

巴黎的哭泣——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的淪陷在德國原本的作戰部署中,希特勒並不希望英法兩國插手,因爲這會讓戰線推進得更加艱難。但希特勒還是爲此制定了具體的軍事計劃,其核心就在於迅速攻佔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以免英法盟軍找到攻進德國的明確路線。而他這一作戰計劃在1940年5月9日時也真的派上了用場。

1939年9月,在德國入侵波蘭後,英國和法國便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預料到德國會向西推進的情況下,英國遠征軍在英國對德宣戰後便將戰鬥人員擴增到了39萬人,並和法國以及比利時等盟國制定了聯合作戰的計劃。

雖然希特勒的軍隊兵力人數比他的對手要少,但此時的德國人既有空中優勢,又有超前的軍事戰略眼光。80萬法國軍隊中。超過一半的兵力被部署在馬奇諾防線上準備防禦作戰,對此,希特勒的德國軍隊選擇繞開這支駐守的大軍。

1940年5月14日,中立國荷蘭在德軍的攻打下宣告了投降。5月15日,法國和英國放棄增援比利時,12日後,比利時向德國求和,位於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三國交界處的阿登森林就成了德軍向法國推進的入口。法國人也沒有料到,這一戰略要地的失守,會讓英法聯軍的主力被德軍進行包抄。

爲了儘快攻佔西歐,德軍採取了冒險但經過了深思熟慮的戰術,即閃電戰,指的就是先對敵方某一戰略重心進行壓倒性的打擊,隨後再充分利用坦克、大炮、步兵和飛機來發動更加迅猛的攻擊,切割敵方主力部隊,充分發揮機械化部隊的優勢。

閃電戰的核心就在於速度、奇襲和集中,以達到讓包圍圈中的敵人無法重新組織反擊,最終走向投降或毀滅的目的。英法盟軍的混亂和被動,爲德軍地空部隊順利實施閃擊戰提供了可能。

盧森堡、荷蘭和比利時的陷落,似乎預示了法國戰敗的命運,即使此時的法蘭西還是人們眼中的世界強國。1940年6月5日開始,德軍越過索姆河和艾森河,一路南下,目標直指法國的中心城市——巴黎。與此同時,另一支德軍又對法國東部邊境的強大防禦工事——馬奇諾防線發起了進攻,以免這裏駐守的法國軍隊對防禦德軍進攻巴黎的法軍進行增援。

前期和德軍的交手,已經讓英法兩國損失了大量有生力量和武器戰備資源,所以當德軍對法國發起雙線進攻時,法軍和剩餘的英軍都處在了下風。法軍雖然竭力遏制了橫跨索姆河和艾森河的德軍,但在6月14日,巴黎就已經完全被德軍佔領。

沒人能否認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法國全面潰敗的畫面即使在今天也依舊令人感慨萬千。1940年5月至6月的紀錄片鏡頭提供了一個總是在重複上演的畫面:德國裝甲部隊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阻攔,他們隨意地穿過士氣低落的法國部隊,法國士兵紛紛扔下武器投降,道路上塞滿了向南逃亡的難民,他們的車頂上墊着牀墊,因爲這些難民認爲此舉可以保護自己免受德國空軍的掃射。

" 總是同樣的畫面,"在1940年春末的烈日下,當隆美爾的裝甲部隊向南飛馳時,他寫道:"法國軍隊和平民在道路兩旁逃亡。"

6月12日,法軍指揮官馬克西姆·韋剛將軍對法國總理保羅·雷諾說,法國的戰鬥已經失敗,停止敵對行動是唯一的選擇。雷諾政府在投降和抵抗之間猶豫不決,但德軍很快就勢不可擋地進入了巴黎。6月16日,雷諾辭職,在一戰凡爾登戰役中表現出色的菲利普·貝當元帥則組建了和平派新政府。

6月21日,貝當向德國提出休戰,次日,法國將軍們與希特勒簽訂了屈辱的停戰協定,地點就在1918年爲羞辱德國而簽訂停戰和約的同一節火車車廂中。按照協議,法國將被分爲北部佔領區和南部的自由區,約佔法國總面積60%的佔領區由德軍接管,行政機構的管理權依舊屬於法國,自由區則完全屬於貝當維希法國政府,德國無權乾澀。到1942年末,德意盟軍便接管了法國南部的保衛工作,法國徹底淪陷。

法國在軍事上的迅速潰敗和投降,給包括法國民衆在內的很多世人都留下了這樣的歷史認知:在第一輛德軍坦克駛入阿登森林之前,法國軍隊就已經放棄了抵抗。國土淪陷僅一半就宣告投降,這和在1918年大獲全勝的法國軍隊相去甚遠,而另一個同樣飽受日本法西斯勢力侵襲的中國,則和直接選擇投降的法國形成了鮮明對比。

"中國每一寸陷落的領土都被鮮血覆蓋。"

"我決定參軍,並對日本侵略者進行復仇。我要消滅那些日本士兵。"抗日老兵李秀輝說。另一名老兵楊良平回憶到:"戰場上到處都是屍體......恐怖到讓人不敢直視"。

把目光投向中國的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在蔣介石和張學良一致推行的"不抵抗政策"下,日本關東軍幾乎沒受到多大抵抗就佔領了中國的東北地區,並在此建立了僞滿洲國。在接下來的14年中,日軍對中國進行了持續且暴力血腥的侵略。

六年後,北京盧溝橋上爆發的槍聲,標誌着日軍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中國也因此成爲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首個被法西斯國家入侵的國家。而中國早在1931年,就已經開始局部對日抗戰。

在曼徹斯特大學擔任講師的亞倫·摩爾表示:"在太平洋戰場上,當美國成爲日軍的侵略對象時,中國成功在亞洲戰場牽制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在最艱難的時刻,中國沒有向日本侵略者投降——這是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貢獻之一。"

中國軍隊和日本侵略者的首次重大軍事衝突發生在上海,這場戰役就是發生在1937年8月13日的淞滬會戰,此時的北平和天津也已經失陷。處於劣勢地位的中國軍隊在持續三個月血戰後,以傷亡近30萬士兵的代價,破壞了日本"三月亡華"的戰略。

同年11月20日,上海淪陷,日本華中方面軍繼續南下,南京保衛戰就此打響。1937年年底,中華民國首都南京陷落,殘暴的日軍在南京城進行了長達六個星期的殘暴屠殺,30萬中國民衆死於日軍之手。

夏淑琴是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之一,在這場大屠殺中,她的七位親人都被日軍殘忍殺害,只有自己和妹妹躲過了一劫。有相同遭遇的家庭,在南京還有很多。

對於當時的中國抗日軍隊而言,壞消息還有很多,比如在南京失守後,山東省主席韓復榘的臨戰逃脫,使得日軍迅速突破了黃河防線,大半個山東落入日軍之手。

在隨後的徐州會戰中,臺兒莊戰役成了中國軍隊抗日以來取得的首次大捷,日軍在此次戰略進攻上的失敗,讓國際社會開始對中國的抗戰前途抱有樂觀態度,爲中國獲得外援支持提供了有利條件。

"每個月打一個較大的勝仗,如象平型關、臺兒莊一類的,就能大大地沮喪敵人的精神,振起我軍的士氣,號召世界的聲援。"——《論持久戰》

臺兒莊戰役後,日軍越發謹慎,在不斷增派兵力的同時,徐州、開封等重要城市相繼淪陷。1938年8月,武漢會戰爆發,約30萬日軍和近110萬中國軍隊形成對峙,10月中旬,廣州被從大亞灣登陸的日軍佔領。這場大規模會戰結束後,中國軍隊迎來了轉折點,抗日戰爭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但中國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中國軍隊傷亡數據達到了40多萬人。

在中國軍民抗日情緒高漲的同時,親日派汪精衛通過"豔電"公開投降,提出要與日本恢復和平關係。爲了重振國人士氣,1940年1月1日,國民黨政府召開緊急會議,宣佈將汪精衛開除黨籍,並免除其一切職務。可以看出,即使此時的大半個中國都已經淪陷,中國名義上的統治者——國民黨政府,實際掌控的勢力範圍已經被縮小到了中國的中部和西南部地區,但主張停戰求和的親日派依舊沒能佔據主導地位。

在法國貝當政府同德國簽訂了屈辱的停戰協定後,中國軍隊除了在日本控制區和日軍展開游擊戰以外,還在1940年8月20日對日軍發起了百團大戰,一面阻攔了日軍從日佔區獲取戰備資源,一面粉碎日軍的戰略計劃,消滅日軍有生力量,極大的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戰信心。

同樣都是國土淪陷大半,法國和中國同爲法西斯勢力擴張下的受害者,爲何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呢?半壁江山都已經落入日軍之手的中國,面對的是日本近三分之二的陸軍和大部分海空軍,在國力差距懸殊的情況下,爲何還在堅持抵抗侵略者?

曾被不少歐洲國家當做典範的法國軍隊,在德國裝甲師的猛烈攻擊面前,卻以驚人的速度潰敗了。法國的繳械投降,無形中助長了德軍的囂張氣焰,增加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獲勝的難度。雖然投降的歐洲國家並不少,但法國卻總是被挑出來進行特別指責,尤其是法國當時的政治制度、民衆士氣以及法國軍隊。

同時代的法國曆史學家馬克·布諾赫認爲:法國的快速淪陷和巨大的社會分歧以及軍事無能造成的,法國軍隊的高級軍官們,仍舊沉浸在一戰勝利的喜悅中,絲毫沒有批判自身的進步意識。此外,資產階級的悲觀、民衆的自私和愛國主義的缺乏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令人惋惜的是,這位愛國左派人士已經在德軍攻陷法國的過程中喪生。

法國貝當政府投降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共同導致的。英國作爲法國當時的盟友,將法國投降的主要原因歸結爲法國政治嚴重分裂所導致的結果,而馬克·布諾赫也發出了這樣的疑問:"1940年我們的領導人是誰?"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長期不穩定的狀態和持續已久的經濟混亂可能是導致法國投降的重要原因。

當保守派的雷諾宣告辭職後,法國政府就進入了分裂模式,除了貝當的維希法國政府之外,另一個就是夏爾·戴高樂在英國建立的流亡政府。同過去實行自殺政策的法國資產階級政府一樣,以貝當爲首的和平派上臺後,便同德國進行了勾結,在見識到英法比盟軍的潰敗後,和平派極度悲觀,便讓法國這個一戰戰勝國,淪爲了德國的衛星國之一。

加拿大歷史學家J.C.凱恩斯指出,在對1940年的法國進行評價時,不可避免的要提到這一點:法國軍隊年邁的高級指揮將領們正處在"馬奇諾心態"的晚期階段,他們固守一戰以防禦爲主的姿態和傳統的戰壕戰術打法,甚至排斥德軍運用機械化部隊作戰的先進思想技術。

在二戰爆發前的和平期間,法國軍隊也進行了部分改造,但從其堪稱壯觀的戰敗場面來看,法國軍隊的改革並未改革到點子上,"無能",成了1940年法軍將領無法擺脫的標籤之一。

從羅伯特·德蒂《災難的種子》一書可以知道,1940年的法國軍隊並沒有忽視坦克,到1940年5月,法軍已經建立起了一定規模的裝甲師和機械師,併爲5個騎兵師配備了110輛坦克,其規模和性能都不亞於當時的侵法德軍。但致命的一點是,法軍沒有把坦克和戰爭進行高效結合,坦克更多的被用於步兵支援而非發起奇襲,沒有形成強大的戰鬥力。

出於對專業軍事機構的敵意,法軍在戰術、行動或戰略上都極少做出改變,其軍隊高層指揮系統存在多個突出問題,比如權力分散、陷入固定防守思維,反對主動進攻理論以減少傷亡數據等。在錯誤的軍事戰略思維下,其龐雜僵化的運行體系,極大的限制了法軍靈活機動的作戰能力。總而言之,法國軍隊在抵抗德軍的戰鬥中的表現讓法國政府和民衆感到絕望。

薄弱的抵抗意志和愛國主義,也推動了法國向德國求和的進程。一戰結束後,法國民衆對和平主義抱有過於迷信的態度,民衆士氣的下降和對和平的渴求,成了以貝當爲首的和平派能順利上臺的主要原因。"停止敵對,結束戰爭,恢復正常狀態"的建議得到了大量法國民衆的支持,雖然戴高樂在英國號召淪陷地區的法國民衆繼續鬥爭,但響應的人並不多。正如法國曆史學家讓·雅克·貝克爾在其研究中指出的那樣,法國民衆的主流心態是"這是一個無法避免的失敗,已經準備好放棄。"

"如果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那還有中國嗎?"——楊靖宇

1937年12月,南京保衛戰打響,由於敵我力量過於懸殊,12月12日,中國守軍遵從蔣介石命令撤離南京,南京就此淪陷。中國國民黨政府爲了保存實力,在11月就遷往了地處中國腹地的重慶,並將其定爲戰時首都。

從1938年1月起,日軍就開始轟炸重慶,到1940年5月,重慶不再被濃霧籠罩,日本開始實施《101號作戰》計劃,對中國大後方進行"地毯式"的猛烈轟炸,截止1940年,重慶就承受到了日軍超4000噸炸彈的襲擊。

日軍對重慶進行的全方位轟炸,給重慶民衆造成了巨大傷亡,倖存者也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經歷過重慶大轟炸的張元芳老人,在抗日戰爭結束很久後依舊害怕強光和巨大的聲響。

1940年時,重慶正處在遭遇大轟炸損失最慘重的階段中,但重慶此時卻喊出了"愈炸愈勇"的口號,民衆踊躍捐款捐物支持抗戰,充分體現了對日本法西斯的蔑視。事實上,重慶可以說是處在日本侵略陰影下的中國的縮影,面對日本鼓吹的"大東亞共榮圈",中國國內抗日熱潮高漲,反投降鬥爭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

武漢失守後,中國進入了長達7年的抗日相持階段。對於中國抗日軍民而言,最艱難的"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已經過去,日軍在有生力量和戰爭資源不斷被消耗的情況下,侵華戰略變得更加保守,敵後戰場成爲主戰場,相對減緩了中國抗日軍民受到的壓力。

發生在1938年3月的臺兒莊戰役,讓中國軍民看到了獲得勝利的曙光,在中國的抗戰史上有着極爲重要的意義。到了1940年8月,爲了打破日軍推行的"以鐵路爲柱,公路爲鏈,碉堡爲鎖"的"囚籠政策",保護敵後抗日根據地,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了百團大戰,給了日軍沉重打擊。

臺兒莊大捷、百團大戰等戰役的勝利,使得日本的誘降政策走向破產,削弱了國內投降派的呼聲。中國抗日軍民從中看到了擊退日本侵略者的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堅信中國會贏得最終勝利,中國人民變得更加團結了。

中國抗日軍民的出色表現,除了戰士們自身的努力之外,和黨的有力領導也無法分割。在通往民族復興的大道上,毛主席敏銳的觀察和預測着抗戰形勢的變化。在馬克思主義反投降鬥爭理論的基礎上,毛主席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指導中國軍民展開了反投降鬥爭工作,譴責和打擊了地主、小資產階級投降派等羣體的投降主義。

中國抗日戰爭的規模和複雜程度足以令人生畏,在日軍大舉侵華前,中國就已經處在了分裂和混亂的狀態中,日本對中國發起的侵略,加劇了中國領土、政治的分裂和混亂,這使得軍國主義日本無從下手。

在歷史學家眼中,中國的抗日戰爭之所以會顯得如此特殊,原因之一就在於:在日本侵略中國期間,中國人既打日本人,也打中國人。1940年10月19日,何應欽、白崇禧對朱德等人發出"皓電",對八路軍進行了污衊,"皓電"也因此成爲了國民黨第二次反共高潮的起點。在隨後的皖南事變中,國軍對奉命轉移的新四軍部隊進行了圍殲,近7000名八路軍戰士因此犧牲。

對日戰爭期間,日本關東軍在東北地區建立了僞滿洲國,並扶植溥儀上臺,隨後還讓溥傑和日本皇室進行了聯姻;在中國東南部地區,部分軍閥和蔣介石還處在對立關係,以毛主席、周恩來等人爲首的中國共產黨勢力則駐守在延安等地。在南京,汪精衛還成立了與蔣介石敵對的僞國民政府,並和日本方面簽訂了喪權亡國的《日華基本關係條約》,該條約規定,中國將完全處在日本控制下。

在汪精衛單方面向日本求和後,國民黨政府便發表聲明表示《日華基本關係條約》無效,中國共產黨也對此進行了反駁,並對反投降鬥爭的重心進行了調整。中國國內分裂的政治關係,使得日本在面臨廣闊的中國時,無法順利推行其勸降政策,讓中國對日投降屈服。

從1940年的戰爭形勢圖上來看,雖然中國大半國土都已淪陷,但作爲疆域遼闊的大國,自身龐大的國土面積、豐富的資源以及規模不容小覷的人口總量,讓中國具備了深不可測的戰爭潛力,也就是說,此時的中國依舊有抵抗日軍的實力。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國土被侵略者佔領,家人同胞遭到迫害,自己再也回不去曾經的故土,這怎能叫人不悲傷?在數千年的發展中,威武不屈、抗擊侵略、家國責任等精神,早就和中國人的民族氣節融爲一體。在國家危難時刻,爲了避免被亡國滅種,中華兒女爆發出了強大的意志力和戰力,"千家炮火千家血,一寸山河一寸金。面對侵華日軍,我們寸土不讓!"

法國的快速投降是各種矛盾綜合作用下的歷史產物,其有限的國土以及資源,也掣肘了其抗擊德國法西斯的行爲。在法軍戰略失誤、法國民衆反戰心理等因素的推動下,貝當政府最終選擇了戰略性投降,雖然降低了戰爭對國內造成的損失,但法國也因此付出了巨大代價。

對比可知,是具體國情的不同,讓中法兩國面臨類似的處境時做出了完全不同的舉措。雖然中國爲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代價,但歷史已經證明,中國軍民堅持抗日作戰是完全正確的,偉大的抗戰勝利,正是中國踏上崛起之路的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