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初雪,藍田縣三官廟鎮龍門村滿目新綠。雪花飄落在村裏新植的花椒苗上,村民說“小雪飛滿天,來歲必豐年”,如今日子越過越紅火,大家心中無不升騰着對新生活的期盼。新投入的光伏電站、茁壯成長的花椒樹苗、環境優美的排排新居……時隔一年半,當記者再次走進經開區對口幫扶的藍田縣三官廟鎮龍門村,發現這個曾經在山溝裏默默無聞的村莊,早已悄然蛻變,宣告着自己的新生。

村民喜遷新居,颳風下雨不再愁

“自打我和老伴兒搬到新房裏,我這心裏踏實多了。”66歲的貧困戶龐撐高興地說。在她家的牆上,懸掛着兩張家人在溝底老房子前的合影,記者看到,充滿年代感的土房子基本沒有安全性可言。“老房子一颳風下雨人就操心,又在溝底下,年紀一大想上到嶺上太難了。現在可好了,村上和工作隊幫我們蓋了新房子,我們搬上來住,特別舒坦放心!”

龍門村屬於嶺、梁、溝壑地帶,全村469戶共1809人分散在13個組居住。由於“坡大溝深”,龍門村長期缺水、交通不便、發展緩慢,相當長一段時間都被稱作“十里爛龍門”。再看如今,“爛龍門”早已成了過去式,水泥面的街道,整齊劃一的嶄新樓房,豐富多彩的牆體農民畫,通村入戶的自來水……新建成的嶺上新村已然蘊藏着美麗與幸福。

龍門村黨支部副書記韓紅牛介紹,爲了解決溝底居住環境差的問題,龍門村實施了“溝底搬遷”工程,一期於2018年建成,35戶貧困戶搬至嶺上,二期於2020年7月建成,53戶貧困戶住上新房。

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在二期工程入口的牆面上,畫有一個龍門村的標識。標識以寫意龍爲主體,整體呈圓形。“這條龍代表龍門村,圓形寓意着龍門村的人們生活幸福圓滿。”韓紅牛告訴記者,除了把這個標識作爲龍門村的一個代表,讓來往的人看到龍門人的新生活,未來他們還計劃在推廣龍門特色農產品的時候,把標識印在外包裝上,打造一個龍門品牌。

發展三大產業,“鼓”了錢包奔小康

“目前,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共104戶395人已全部脫貧,2020年度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11587元。”龍門村第一書記張喜波告訴記者,經開區的28戶結對幫扶貧困戶人均年收入由2017的年3595元,提升到2020年13584元,增長了2.8倍,年增長率56%。

是什麼讓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2017年,在經開區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龍門村成立村集體經濟組織“龍門村股份制經濟合作社”,下轄西安龍門新農村建設有限公司,發展光伏電站、扶貧羊場、花椒園三大集體產業,推進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爲核心的“三變”改革。

冬日,儘管山坡上的花椒樹綠葉不再,但絲毫不影響它們孕育來年的希望。“目前,龍門村累計種植75.5畝花椒園,預計三年後產生收益。”張喜波介紹,花椒園的農作事宜都優先使用本村勞動力,目前已帶動勞動力46人,爲貧困羣衆人均增收655元。

2020年11月,龍門村在2018年的100千瓦光伏電站的基礎上新建了100千瓦光伏電站。每年,這200千瓦光伏電站將給龍門村帶來約13萬元的收益。此外,不遠處的龍門村集體奶山羊養殖廠,從2018年開始每年就能給龍門村帶來13.7萬元收益。

“分紅的錢越來越多,我自己的日子也越來越紅火!”貧困戶劉鋒利說,2020年底,他領到了3080元的分紅資金。

定製飼養模式,致富路上沒顧慮

時隔一年半,記者再次見到龍門村的“脫貧先進”龐軍社時,不僅他的羊羣比去年壯大了,山坡上還多了一羣毛色油亮、活潑健碩的雞。

從駐村工作隊隊長常新舉的口中,記者得知,新增的雞羣是通過定製飼養模式開展消費扶貧的成果。“經發集團領導牽頭與村民簽訂飼養合同,向村民孟春盈定製黑土豬2頭,支付定金6000元,向龐軍社定製土雞100只,支付定金2000元。”常新舉介紹,村民進行純糧飼養,最終集團以高於市場同期的價格進行回購。

“沒有定金我連豬圈也修不起來。”在孟春盈的豬圈旁,她真情流露,“這樣子我們養起來沒負擔、沒顧慮,也不愁銷路。”“我這些雞最後能掙下三四千塊錢呢!散養着的雞還能幫我的花椒林除蟲,雞糞也能當作飼料。”龐軍社告訴記者。

“脫貧攻堅不僅是幫助貧困羣體脫貧致富,也要牢牢守護好脫貧成果,防止返貧。”常新舉表示,下一步,龍門村將在壯大基層黨組織的基礎上,強化攻堅力量,持續深入開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強化集體產業增收帶貧益貧長效機制,全面夯實扶貧成效,鞏固脫貧成果。

經開鐵軍奔赴一線,脫貧摘帽不摘責任、脫貧更防返貧

脫貧攻堅,需要馳而不息久久爲功的努力與付出,11月下旬,陝西的初雪如約而至,隨着瑞雪一同到來的,還有全國832個貧困縣脫貧摘帽的任務圓滿完成的好消息。一直以來,經開區舉全區之力,用心用情用力幫扶藍田縣三官廟鎮及鎮巴縣脫貧攻堅,制定“一村一策”“一戶一法”,從基礎設施、特色產業、公共服務等方面入手,累計投入幫扶資金5500萬元,參建、建成項目150餘個。經開區幫扶的9個村已於2018年底全部實現脫貧出列,結對幫扶的183戶462人於2020年全部脫貧退出。漢中市鎮巴縣713戶2169名貧困羣衆實現增收,全縣於2019年底實現脫貧摘帽。

扶貧工作既看數量,更看質量。經開區通過改善基礎設施,讓生活環境好了;通過產業幫扶,讓大家的腰包鼓了,信心足了,日子也越過越紅火。同時,通過紮實開展消費扶貧“三專”建設,打通銷售渠道,破解扶貧產品銷售難題。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在經開區點滴成績的背後,離不開經開駐村聯戶工作隊的真情付出。據統計,經開區先後派出2批共62人的工作隊協力攻堅、長期駐村開展幫扶工作;同時動員轄區內15個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19個基層單位工會參與幫扶。展現了對黨忠誠、勇於擔當、乾淨幹事、充滿活力的經開扶貧鐵軍形象,在全市歷年扶貧工作考覈中,經開區均位列各開發區前列,22名優秀駐村聯戶幹部受到省、市、縣各級表彰。

來源:經開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