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松江一家儿童游乐园里,一个男孩玩耍时抢走了女孩正在玩的积木,女孩父亲刘某看到后,趁着男孩从滑梯上滑下来的机会,冲上前去一把扯过男孩,一边教训还扇了男孩一个耳光。被打孩子的奶奶在发现此事后立即报警。目前,刘某因殴打他人被拘留,其后称平日十分爱护孩子,碰到孩子受委屈的情况就怒火中烧、护犊心切,于是采取了错误的解决方式。

一时间,#孩子发生矛盾,家长该不该介入#也成为了热门讨论话题。

有网友评论该名家长:“给孩子树立了一次恃强凌弱的榜样。”还有网友直接吐槽:“护女心切的前提是欺凌弱小吧,如果男孩的爸爸在场,又高又壮,你看他还是不是护女心切上去就打?”

当然,光靠这一段很短的视频,我们无法知道事情的全部经过,但在“熊孩子”和“熊家长”之间,绝大多数情况下,家长的错误更多。

作家李海鹏曾在微博上对一起伤害儿童事件发声:“无论人性的底线有多少条,一千条一万条,第一条也一定是善待小孩。无论世界上有多少种恶,最不能容忍的,也一定是虐待小孩。如果在这一点上还有分歧,我觉得就不是沟通的问题了,这是人性的分野,咱们之间就不要说话了。”

那么孩子之间如果发生冲突,家长到底该不该插手?

事实上,孩子之间的问题,可以让孩子自己去试着解决。有时候,冲突正是孩子适应社会的良性过程。如何和小朋友相处,发生矛盾的时候如何处理,如何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和朋友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如何通过自己去解决,这都需要孩子自己不断学习。

而在上述事件中,家长的冲动介入,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问题扩大化,还让孩子丧失了一次好好处理矛盾的机会。

试想一下,如果家长在旁边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看护,也许这件事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家长也应当学会放手,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处理,而不要一味以自己的方式“帮助”孩子。

家长在自己的孩子被欺负的时候,心疼和愤怒的情绪可以理解,但作为家长,如何冷静处理这样的事件,是一个最基本的素养。

在放手之余家长就完全不管了吗?并非如此,如果出现四种情况,家长也需要适当介入。

首先,孩子受到人身伤害的时候。

如果孩子们开始打架,有可能会造成身体伤害,父母就要介入。或者孩子哭得太伤心,内心真的很需要父母安慰的时候,家长要仔细观察情况,不能一味坐视不管。而在介入的过程中,以保护自己的孩子为主,不要去伤害对方的孩子。

第二,冲突反复出现。

如果孩子跟对方反复发生冲突,那么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欺负对方,家长就介入教育孩子;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总被欺负,那么家长就更应该介入保护孩子。

第三,发生了原则性的问题。

孩子在原则性问题上与人发生冲突,比如钱财上的矛盾,或者有人指责孩子作弊、偷东西等,那么家长有必要介入查清楚真相,不能让孩子欺负人,更不能让孩子被冤枉。

第四,影响范围过大。

如果孩子间发生冲突对周围环境影响过大,涉及的比如在公共场合吵闹、打架,对在场的人或者公共财物造成一定损害,父母应该将孩子先带离现场,让孩子冷静下来再进行教育。

做为家长,要教育有方、爱而适度,让孩子在风雨中依然能明媚娇艳,而不是做一朵只能在玻璃罩里生长的花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