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成功于法,也亡于法。

秦国在战国七雄中,是后来居上者,地处西北称“西戎”,在数百年的历史上,秦国在中原诸侯国中不过是苦寒的一隅之地,周王室东迁,秦襄公这才被封为诸侯,秦国也开始东进关中。

秦孝公时,任用商鞅推动变法,秦国国力得到了发展,势力最强盛的魏国开始衰退,史书中载:孝公十九年,天子致伯。

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显王册封秦孝公为方伯(西方诸侯之长)正式承认了秦国霸主的地位。

秦成功于商鞅变法,商鞅却因法而死,但“秦法未亡”,秦惠文王继位后,继续推行变法,蚕食三晋。

强魏在七雄中确实有点惨,“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北方又有赵武灵王,刚好处在中间四战之地,这样的地理位置,也注定了衰落,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弱魏国也不是第一个被灭。

第一个被灭的便是韩国,说起来韩国申不害和韩非都主张依法治国,虽然也有过强盛时期,但国土实在是太少了,东部、北部被魏国包围、西有秦国、南有楚国,国小势力弱,常常被秦国要挟一同伐楚,长平之战也是因韩国投赵国引发的。

在七雄争霸时期,韩国也只能苟延残喘,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秦国灭。

韩国末代国君韩王安一直想要依靠赵国,结果长平之战,两国皆损,韩国被灭后,韩王安就被软禁到了陈县,虽然失去了往日的风光,但还是活了下来,谁知道韩国旧贵族起兵叛乱,试图救出韩王安,秦国平定叛乱后,为了以绝后患,将韩王安处死。

韩国被灭,第二个被灭的是赵国,赵武灵王时期,赵国就开始同秦国争霸,可惜终究没能敌过秦国,公元前229年,赵王赵迁想派李牧、司马尚抵御秦军,然而秦国收买了赵迁的宠臣郭开,他说两人有谋反之心,结果赵迁将两人斩杀,赵国在秦国的铁骑下灭亡了。

至于赵王赵迁被流放到了房陵深山中,任由他自生自灭,因为赵氏贵族又拥立赵代王嘉称帝,苟延残喘了6年,秦国破燕国后,也攻灭了赵国。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一句楚国最出名的“预言”,楚被灭后,楚国后裔项羽攻破咸阳,称西楚霸王。

楚怀王时期,国力强盛,秦国正准备攻打齐国,但中间还有一个楚国,它的战略位置对秦、齐两国很重要,张仪就以让出600里地让楚、齐绝交,然而断交后,张仪只承认献上6里地,楚怀王自然容不得被欺骗,大举伐秦,结果大败而归,还被夺走了600里地。

公元前223年,王翦率兵60万攻楚国,俘虏了楚君负刍,楚王弟弟昌平君熊启自立为楚国,定都兰陵,秦将蒙武(蒙恬父亲)率军大破兰陵,昌平君熊启也被斩杀,楚国灭。

魏国灭亡于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以水淹之计攻破大梁,魏王假最后是生是死,并没有在史书当中记载,《烈女传》中说:“秦杀假”。

魏王假不管死没死,结局都只有两种,一种遭到流放,一种是软禁,不过魏国大部分贵族都逃走了,秦末年前魏国王族就参与了陈胜吴广起义、魏豹还打下了魏地二十余城,楚怀王就立他为魏王,汉初时魏豹被韩信攻破,魏彻底灭亡。

燕国最著名的就是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刺杀秦王,这起事件也让秦始皇有了攻打燕国的借口,公元前226年,王翦率军攻打燕国,燕国不敌,燕王喜逃到了辽东,为了平息秦王的怒火,还献上了太子丹的首级求和,秦始皇都攻灭了五国、怎么可能放过燕国。

齐国地势都是平原,加上对秦国没有太大的危险,秦就将它留在了最后,齐威王时期,乃是齐国最强盛的时期,有名相名将的辅佐,同时还建立了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然而齐威王末年,开始走向衰落。

公元前221年,齐王建听从国相后胜的建议,投降秦国,齐国灭亡,齐王建下场就有点惨了,他被软禁了起来,没人愿意给他饭吃,结果被活活饿死。

其余的人结局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唯独齐王建遭受了“酷刑”,这也是因为齐国的百姓都怨恨齐王建,他们还编写出了一首歌谣:是松树?还是柏树?使齐王建迁往共地,还不是宾客招来的祸?秦始皇这么做也是为了响应民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