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马

在撤下了互联网存款之后,支付宝的花呗也开始动作了。近日,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的花呗额度有所下降,不少网友的额度被降到3000元以下。据悉,被降额的大多是年轻网友。蚂蚁集团也证实,近期正在调整部分年轻用户的额度,倡导更理性的消费习惯。

这也是蚂蚁金服的“第二次出手”了,在撤下互联网存款业务之后,在借贷消费方面也开始出手“治理”了,不过,这种对消费行为的自我约束是自发的行为,还是一种有意为之的思考?一时之间估计也难以考证。不过,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在主流的消费倡导方面,应该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以前互联网媒介一直倡导的花“未来的钱”的理念或许要改变了,量力而行一直是我们民族的美德,不过随着年轻人消费观念被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超前消费,攀比,虚荣作祟等等价值观的悄然影响,让一些年轻人“沾染”上了借贷消费的理念,并通过一些第三方平台的工具,实现了这种消费愿望。如果说银行信用卡还有比较严格的审核以及额度相对严格的控制的话,那么互联网第三方平台的借贷,包括一些提前消费工具,在这方面的约束力就弱了许多。

而且这些平台也在有意无意地倡导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那就是提前享受,提前消费,月光族的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缘由于此。尤其是年轻人是喜欢冲动消费的一族,在自控能力不强的时候,有一个合适的平台可以满足自己的借贷需要,就可以很方便地完成消费,而偿还能力有一定的时间宽裕期,未来是不是能够及时还上,有的人考虑不周。结果就容易出现自己的“金融危机”。有的人选择以贷养贷,通过借新的款项来填补之前的窟窿。

虽然这种模式大多数是存在于P2P等平台中,不过一些第三方平台给用户的消费额度不断攀升,间接地助长了这种行为。如今蚂蚁金服对花呗进行“额度紧缩”,也是为了应对这种危机。本来互联网金融的运维理念是小额多频,但随着抢夺市场的不断扩展野心膨胀,给用户的额度也是不断提升,鼓励消费成为一种潜在的引导方向。当雪球越滚越大的时候,自然也饿就积累了不小的风险。更主要的是,有一些年轻人根本就没有多少收入来源,也被给予了极高的消费额度。这显然存在着风险更大,如果以前还有一些“催收”的手段,那么如今随着监管的加强,对于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巨头们明显感觉到了“压力”,更主要的是一种倡导的改变。

此前支付宝发布的《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中国近1.7亿90后中,有6500万开通了花呗,占比近40%。还有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有1.75亿90后,其中只有13.4%的年轻人没有负债,而86.6%的90后都接触过信贷产品。之前,银保监会、央行就《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着力于规范网络小贷业务此前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众所周知,金融风险是极有可能触发大的危机和系统性风险,如何管控一直是有关方面重点关注的内容。

众所周知,金融科技公司更加依赖购物、交易、物流等行为数据,依据的是借款人的消费和还款意愿,但缺乏对还款能力的有效评估,往往形成过度授信,与场景诱导共同刺激超前消费,使得一些低收入人群和年轻人深陷债务陷阱,最终损害消费者权益,甚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有分析称,花呗真正的“出资方”应是银行,而非蚂蚁金服。蚂蚁金服作为中间商,在其中赚取利润。如果在这种方式被不断地滚动放大,尤其是在加杠杆的情况下,很容易带来系统性风险。

而除了花呗降低额度之外,微众银行的微粒贷也开始下调额度,微众银行“微粒贷”产品个人消费贷款授信最高额度将调整至20万元。微众银行称,“据《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为促进业务平稳健康发展,微众银行微粒贷产品个人消费贷款授信最高额度将调整至20万元。”未来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相信会更加趋严。此外关于年轻人喜欢购买大牌,名牌的宣传也是甚嚣尘上,甚至高档的电子产品,譬如苹果公司的旗舰机,iPhone高端配置,很多使用者也是年轻人,随着消费理念的被重新梳理,不知道这些旗舰产品未来的销售是不是会受到影响?动辄上万的一部手机,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是难以承受得起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