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50岁而知天命",到了50岁后可以说上有老下有小,身体条件也大不如前,慢慢的会出现一些疾病。#生活#

50岁后,会面临3道"疾病坎",若能一一躲过,恭喜,或能长命百岁

第一道:肾脏

肾乃"水脏"负责平衡人体内水环境的稳定,多余的水分会被转化成尿液排出,同时,可以过滤掉体内部分有害物质。

但是,到了50岁后肾阳会开始减弱,肾功能也不如年轻时,人的精神力、注意力就会开始急剧下降,慢慢的危害到身体健康。

肾脏不好的人,在早起后常会出现2种症状:

症状一:早起腰膝酸软

正常情况下,经过一整夜的休眠人的精神状态应该是饱满的,可是,若晨起时感觉到腰膝酸软,十分的不适,就需要多加注意了。

人们常说"腰为肾之府",当肾出现异常的时候,腰部也就会受到牵连,尤其是腰痛、腰酸等,另外,排尿时也会出现异常,尿黄、尿腥等。

症状二:早起落发多

许多上班族在早上洗漱的时候,会习惯性的洗头发,若此时发现掉发的情况较为严重,也需要多加注意。

中医认为"肾乃发之源",当肾脏出现异常的时候,头发也就会变得干枯无光,甚至会出现脱发、掉发严重的现象。

如何保护肾脏?

1、每天拉筋10分钟

中医认为"肝主筋"而肝肾同源,肾与筋也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肾脏内气血充盈,筋膜就能够得到滋养,身体才更加灵活,健壮。

因此,平时可以做1-2组拉筋的动作,有助于舒筋活络,还能够养肝肾。

2、起床搓脚心

脚底可以说有诸多的穴位,尤其是与肾相关的穴位。

涌泉穴: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建议将双手搓热之后,以左手擦右脚心,右手擦左脚心,早晚各一次,每次搓大约200-300下即可。

第二道:肝病

肝脏作为人体主要的解毒、排毒器官,可以说很好的维持了身体的正常运转。但是,肝脏没有痛觉神经,受到伤害后不会及时的表现出来,很容易被人们忽略掉。

长期下去,肝脏病变就会沿着"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方向发展,慢慢的威胁到人体生命安全,因此,养肝尤为重要。

肝脏不好的人,身体会有2处明显的异常:

1、蜘蛛痣

肝脏受损后会影响到对体内雌激素的灭火,此时大量的雌激素就会进入到血管内,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出现蜘蛛痣或肝掌。

临床数据显示,80%左右的肝病患者会出现蜘蛛痣,可以说是肝病的典型症状之一。主要出现的位置在手臂、肩膀、胸前等位置。

2、黄疸

肝脏受损后,会影响到体内胆红素的分泌,此时大量的胆红素就会进入到血液内,而胆红素是一种橙黄色的有害物质,之后会随着血液流动达到全身各处。

此时,皮肤就会出现黄染,久而久之眼睛也就会变黄,医学上称之为"黄疸"。

如何养护肝脏?

1、药食同源

想要守护肝脏的健康,日常可以吃一些有助于养护肝脏的食物,俗话说"药食同源",只要选对好的食材,坚持饮用就能够保护到肝脏。

玫瑰花:解肝火之郁结,和血行气;香橼:归肝经,梳理肝气,和中化痰;陈皮:入肝经,清心安神;枸杞子:味苦,入肾经,清热益心肾;桑葚:入肝脾,行气解郁,活血;桃仁:味苦入心,泻火平气;薄荷:疏风散热,清利心神。

按照科学的配比,搭配成五顺茶,在喝水的时候放入一点。

2、按揉养肝穴

肝俞穴:在背部,低头时最高隆起的骨头算起,第九个突起下方,左右各两横指宽的位置就是肝俞穴。

太冲穴:位于大脚拇指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

第三道:心脑血管

现在天气越来越寒凉,心血管疾病处于高爆发的时期,一定要多加注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已经高达3.3亿人次。

尤其是到了50岁之后,高血压、心脏病等会慢慢的找上门,由于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危害到血管的健康。

血管堵塞时,身体会出现这2个信号:

信号1、肢体麻木

不良的睡姿或者是久坐会导致肢体出现麻木的感觉,可是,若经常出现肢体麻木的感觉,就需要多加注意了,很有可能是出现了血栓。

因为血栓会堵塞血管,影响到血液的流动,从而影响到神经受到血液的滋养,最终导致肢体过于麻木。

信号2、睡觉单侧流口水

对于50岁后的人来说,睡觉的时候若出现单侧流口水的现象,千万不要忽视。因为当脑血管堵塞后,会压迫到神经,诱发肌肉神经障碍。

此时咽部肌肉控制就会出现障碍,津液也就不能够被控制,就会流出来。

对策:

1、戒烟、酒

抽烟喝酒可以说对身体没有任何的好处。

抽烟会增加身体内甘油三酯的水平,尤其是会促使甘油三酯的水平增加9.1%,同时还容易诱发血栓的出现。

饮酒会刺激到血管,诱发血管痉挛收缩,长期下去血压也就会升高。

2、少油和少盐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平时也不怎么吃肉,怎么检查的时候出现了高血脂呢?其实,这很有可能与油有关,平时烹饪若喜欢用动物油就很容易增加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

因此,平时在饮食上要多加注意,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要经常吃油炸、油腻的食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