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朝永樂大帝時派鄭和下七下西洋的那支遠洋艦隊,是當時世界最強大的艦隊,其組成艦隊的核心——巨大寶船,放在今天相當於美國“尼米茲級”10萬噸航空母艦的存在。

如果用今天的眼光去看,永樂大帝時期的中國海軍實力,就相於今天“超級大國”美國的海軍實力,可以在全世界的大洋海域暢行無阻、耀武揚威。只要永樂大帝對海上擴張、殖民外國有哪怕一點興趣,這支龐大的大明“無敵艦隊”,征服奪取日本、東南亞諸國、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東非沿海等國家的領地,是輕而易舉的事。美國海軍今天的榮耀與成就,其實中國在700年前的明朝就實現了。

鄭和寶船

就連美國曆史學家羅茲·莫菲在其所著的《亞洲史》裏也承認:鄭和遠洋艦隊的寶船,比以往世界上任何時候所建的船都大,它們長400英尺,載重量500噸,有四層甲板……鄭和的多層甲板船能運載多至500人(有的資料說能運載上千人)的部隊和貨物。據說鄭和寶船的航速比一兩個世紀後葡萄牙輕快帆船和西班牙大帆船更快。

同時墨菲也承認:大明帝國鄭和船隊七下西洋的巨大規模和恢弘抱負,大力開拓航海技術和遠洋探險在當時世界範圍來說也是空前的。

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將大明帝國的強盛繁榮遠播四方,對外顯示力量,贏得海外諸國對中華帝國的尊敬和臣服。也就是以武力爲後盾,力爭以不動兵戈的方式實現威服衆邦,構建以明帝國爲中心的國際秩序格局。

事實證明明朝做到了,鄭和艦隊第二次下西洋就攜帶明使節冊封了沿途的古裏國王;鄭和遠洋艦隊在錫蘭時,曾因該國國王對大明不夠恭敬,即“負固不恭,謀害舟師”,被鄭和覺察,之後鄭和率艦隊2000多明軍擊敗其國5萬大軍,將這位國王逮捕送往南京,永樂大帝另外任命了一位新國王代替他。我們先不論是非對錯,這和今天“世界霸主”美國把航母戰鬥羣開到反對它的小國家門口,對其進行武裝打擊,迫使其就範或顛覆其政權或逮捕其國家領導人,還是有些許神似之處的。

鄭和第四次下西洋奉命賜予沿途占城國王冠帶,生擒篡位弒君的蘇幹剌國“僞王”,這也算是干涉別國“內政”,和今天世界上有些國家執政黨或領導人上臺需要得到美國承認如出一轍。也就是說明朝的永樂大帝把自己當成國際事務的仲裁者,這點和今天的美國總統很像,當然做仲裁者可不是想做就做的,必須以絕對強大的國家實力爲後盾的,人家纔會服你。

第五次鄭和下西洋,奉命在柯枝詔賜國王印誥等。從這些外交事例可以看到,永樂大帝之於當時世界各國國王就是“萬王之王”的存在。

其次,再看看永樂大帝時期的大明陸軍,就是那支深入蒙古草原腹地(永樂大帝親自帶領明軍殺到了蒙古的龍興之地斡難河,就是成吉思汗發家的地方)先把把蒙古草原韃靼大汗本雅失裏和權臣太師阿魯臺、後把瓦剌首領馬哈木打的抱頭鼠躥的軍隊。

這支軍隊有多強大?隨永樂大帝五次親征蒙古韃靼和瓦剌的明軍,其中有兩次數量都達到50萬之多(永樂八年明成祖徵韃靼,永樂十二年成祖徵瓦剌),並且這支北征明軍裏還有裝備了當時世界先進武器裝備——火銃的“神機營”。永樂大帝的明軍,對付蒙古騎兵有三板斧:第一,先用“神機營”萬炮齊發的方式對沖鋒的的蒙古騎兵進行第一波次打擊,壓制敵人騎兵推進挫其銳氣之後,明軍再用自己的騎兵對蒙古騎兵進行衝鋒突擊,最後明軍的步兵開始進攻,鞏固戰場,對蒙古騎兵發動最後一波攻擊。明軍的這種戰法,使當時的蒙古韃靼、瓦剌騎兵兩部根本無法抵擋。

大明神機營士兵圖片

我們看14世紀後期15世紀前期的世界形勢,無疑明朝是最強的。爲何這麼說呢?因爲那幾個當時世界強國,論體量和綜合實力沒一個比得上明帝國,加之他們之間的戰爭和自身的快速衰落,就更加沒法和明朝比了。因爲奧斯曼帝國如日中天之時,被帖木兒帝國擊敗,從此一蹶不振、四分五裂近半個世紀;擊敗金帳汗國、奧斯曼帝國、德里蘇丹國、埃及馬木路克王朝等對手後的帖木兒帝國,由於首領帖木兒死於東征明朝的途中,其帝國隨後也陷入分裂衰落(我個人認爲帖木兒帝國之於永樂初期的明帝國,相當於冷戰時蘇聯之於美國般的存在,而其結果也和蘇聯一樣,雖然鼎盛時強的震驚世界,卻在帖木兒死後迅速分裂);剩下的當時世界最強大的兩大勢力,就是蒙古草原蒙古人遊牧勢力(瓦剌和韃靼)和大明,而蒙古遊牧勢力被大明打的無還手之力,當年世界無敵的成吉思汗後裔們,卻對他們曾經眼中的四等人漢人稱臣納貢。

大明騎兵

那永樂大帝時的明朝陸軍究竟有多強大?恐怕不用我多說。

明朝就是15世紀前期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海陸軍是當時地球無敵的存在。這也正是永樂大帝時期萬國來朝的真實原因,而當時大明的富強更是吸引多位外國國王親自來朝的原因,其中有三位外國國王還病死於朝貢之旅。

明朝永樂大帝時,因親自朝貢明朝,而不幸病死於中國的外國國王有:浡泥國(今文萊國)國王麻那惹加那乃,蘇祿國東王巴都葛叭哈刺,麻剌國王哇來頓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