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時任美國期貨業協會會長的John Damgard在首屆中國國際期貨大會上預言,亞洲期貨市場的興起,將是全球期貨市場歷史上的第四次創新浪潮。斗轉星移,截至2020年底,中國商品市場發展成果顯著,國際影響力逐步擴大,行業發展邁入了嶄新階段。

2020年期市“避風港”作用凸顯

作爲多個大宗商品最大的生產、消費市場,中國在全球商品領域的地位不言而喻。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三十年,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價格形成機制的市場化,伏脈三十年,草蛇灰線,中國商品市場發展的身影在中國資本市場向前奔湧的洪流中若隱若現。

截至2020年底,中國期貨市場發展成果顯著:90個期貨、期權品種覆蓋能源化工、金屬、農產品及金融等領域,初步形成期貨期權、場內場外等品種層次體系,市場客戶保證金存量超8559億元;原油、鐵礦石、PTA、20號膠、低硫燃料油、棕櫚油等期貨品種對境外開放,鐵礦石期貨已有21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70家境外客戶,已發展成爲全球交易量最大、唯一採用單一實物交割的鐵礦石衍生品;PTA作爲我國期貨市場首個引入境外交易者的化工品種,已經成爲全球聚酯產業的價格風向標;天然橡膠和20號膠期貨互爲補充,已成爲全球最主要的天然橡膠期貨市場;期貨經營機構走向世界,外資全資期貨公司設立。

截至2020年11月底,中國期貨行業總資產、淨資產、客戶權益5年間分別增長94.2%、62.4%、102.1%,達到9224.6億元、1272.4億元和7741.2億元。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期貨市場“避風港”作用凸顯。在12月19日由中國期貨業協會、深圳市期貨業協會主辦的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2020年疫情出現後,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在證監會黨委領導下,我國各期貨交易所積極應對,保證了正常開市和市場穩定運行。”他表示,疫情發生後,實體企業普遍面臨庫存高,銷售難,產業鏈運轉不暢,原材料和現金流緊張等問題。期貨交易所和期貨經營機構採取多種服務手段,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通過期貨交割、期轉現、倉單交易等多種期現“轉換”途徑,在期貨市場幫助企業實現採購和銷售。靈活利用倉單服務,幫助企業盤活庫存、緩解現金流壓力。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圍繞疫情期間抗疫物資生產企業需求,積極創新業務模式,湧現出了“口罩期權”“手套期權”等一批助力企業“戰疫復產”的典型案例。面對國際原油市場大幅波動,我國原油期貨制度設計、風險管理和應急能力經受住了考驗。在WTI原油期貨出現“負油價”等極端行情下,上海原油期貨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和自我修復能力,獲得國內外各方的肯定。

中國期貨業協會會長洪磊表示,2020年是中國期貨市場建立30週年、中國期貨業協會成立20週年。櫛風沐雨三十載,我國期貨市場取得了長足發展,品種體系日益豐富,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運行質量穩步提升,功能發揮逐步增強。期貨市場將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創新發展動力不斷

從行業發展情況來看,近年來隨着內部創新能力提升及外部需求變化,期貨業態走向多元,目前已形成包括期貨經紀、投資諮詢、資產管理、風險管理等在內的服務體系,尤其是期貨資產管理、風險管理子公司兩項創新業務的推出,令期貨公司服務實體經濟的手段得以豐富,發展之路漸行漸寬。

截至2020年10月,除了目前已成功登陸A股的南華期貨、瑞達期貨之外,弘業期貨、永安期貨、上海中期期貨等公司也做積極爲A股上市做準備。上市期貨公司也將帶領期貨行業從過去小衆的、相對封閉的行業,走向資本市場整體開放發展的大環境中,讓期貨公司真正成爲公衆關注的金融機構。

精細化和創新,對期貨公司來說已經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以兩大創新業務爲例,一方面,風險管理業務遍地開花,中國期貨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共有87家期貨公司在協會備案設立88家風險管理子公司,其中有85家備案了試點業務。另一方面,期貨資產管理業務在曲折中尋找定位,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期貨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20億元,同期證券公司私募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基金73億元。

其中,與實體經濟血脈相連的期貨公司風險管理業務在廣泛開展中創新提速,對實體服務深度廣度不斷提升。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超過530家A股上市公司發佈了參與期貨業務、進行套期保值的公告。從涉及品種來看,涵蓋了貴金屬、有色金屬、黑色金屬、能源化工、農產品等領域約40個品種,覆蓋了國內期貨市場大多數標的。像雲天化、中金嶺南、雲南銅業、鞍鋼股份、聖農發展等上市公司,期貨套保已經成爲常態。從謹慎觀望到積極參與,上市公司、國企央企乃至跨國公司,對中國期貨市場給予了越來越多的肯定和正面評價。值得一提的是,“保險+期貨”、場外業務等工具、手段創新爲近年來期貨市場服務實體企業風險管理提供了新的抓手,可鏈接期貨現貨、場內場外的“期貨+”新工具——商品互換市場正在萌發勃勃生機。

從某種意義上,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已經超越了期貨行業本身的範疇,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戰略目標能否實現,更重要的是,它將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中國大量實體企業能不能健康穩定地發展。

期市發展走上康莊大道

“2020年期貨市場主體供給取得突破,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誕生,多年未有的新設期貨公司已經獲批,新設期貨交易所工作進入尾聲,商品指數公司即將開業,商業銀行、保險機構已獲准參與國債期貨市場。”方星海提出,要繼續擴大期貨市場主體供給。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推動相關工作,不斷豐富市場主體。同時進一步破除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參與期貨市場交易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更多國企、上市公司等實體企業,以及商業銀行、保險機構、基本養老基金、企業年金等長期資金利用期貨市場管理風險,優化期貨市場投資者結構。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程小勇表示,中國期貨市場將迎來快速發展機遇,可能呈現三個特徵:一是期貨新品種將不斷上市,繼續填補各個環節風險管理的空白;二是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繼續提高,將出現類似“保險+期貨+期權+互換”等更多衍生品組合的風險管理模式,在倉單交易和供應鏈金融方面也會取得重大進展;三是國際化步伐加快,國際銅期貨合約即將上市;期貨公司股權方面放開了外資限制。

對於中國期貨市場未來發展前景,金鵬期貨董事長、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常清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期貨市場正在上一個大臺階,體現在三方面:

首先,各界已取得共識,將國內期貨價格變成世界性貿易價格,讓中國期貨市場變成國際性定價中心。各方工作步驟非常紮實,從品種國際化到期權工具推出,不僅要做成熟市場,也要做定價市場。

其次,從國內看,期貨市場厚度和輻射面正不斷提升,很多實體企業在過去學習觀望基礎上不斷參與到期市中來,期貨市場逐漸吸引國際客戶,打通企業上下游貿易關係,定價功能越來越強。這一過程正呈現加速勢頭。

再次,今年有關部門召開了座談會探討期貨立法,中國期貨市場這麼多年來制度體系依然停留在部門規章制度層面,市場上一個臺階的話,要有法律保障。交易所和期貨公司業態也在發生積極變化,包括投資者機構化,都將合力推動期貨市場上臺階。

“這些預示着中國期貨市場發展已經進入新階段,前景非常好。”常清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