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何時開始遠洋航海?估計100%的答案會選擇明朝。

《明史·鄭和傳》中將鄭和下西洋的故事,說的甚爲詳細。不過,這能作爲中國首開下西洋的例證嗎?當年,秦始皇爲了尋找長生祕方,派徐福東渡求仙訪藥。雖然,徐福東渡的故事一直存在爭議,不過卻說明了中國很久以前就有了造船術,且對於遠航也有了一定的認知。

唐朝楊良瑤墓的發現,給了史學家一個大禮包。

在發現的神道碑上,有如下文字:“以貞元元年(785年)四月......充聘國使於黑衣大食......奉命遂行,不畏於遠。”唐德宗在位的第一年,楊良瑤就出使了“黑衣大食”。

黑衣大食,這是個什麼地方?

阿拉伯帝國的第二個世襲王朝——阿拔斯王朝,曾經還打敗過唐朝軍隊。在鼎盛時期,阿拔斯王朝的疆域在東南西北分別和印度、撒哈拉沙漠、摩洛哥和高加索接壤。此外,根據碑文可以看出,唐朝廷對楊良瑤的此次出行很是重視,“受國信、 詔書”。

那麼,楊良瑤使用的是哪種交通工具呢?

對此,碑文說了“舍陸登舟”,楊良瑤先到南海,然後,改陸路爲舟行。

其實,就前後文這幾十個文字,便說出了當年楊良瑤帶着詔書坐船遠渡重洋之事。同時,碑文中還記述了楊良瑤途中的一些經歷,說他“剪髪祭波”,就是剪下頭髮祭海神。這是廣東沿海漁民的習俗,足見當時大家爲了此次航海能夠順利,便選擇按照沿海的一些做法來行事。

其實,楊良瑤此次出使應該算是比較順利的,“往返如期”。那時,大海航行應該是風險極高的,這在碑文中也有體現,說“他邈爾無憚險之容,懍然有必濟之色”。可見,楊良瑤絲毫沒有畏懼,在他的率隊下,不僅海浪沒有那麼洶湧,連海風都有所收斂。

最終,楊良瑤率衆日夜兼程,如期完成了使命。

雖然,這段描述難免有“誇張之詞”,不過,卻是從一個側面說出,那時航海的危險係數極高,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所以,普通漁民都會事先拜海神,楊良瑤也不例外。

不過,此次楊良瑤的出使並不見於任何文獻,單從這碑文的內容中只知道他在那一年乘船出使,但具體的路線和隨行人員以及沿途見聞卻沒有詳細的資料留下,這也是蠻遺憾的一件事。如果楊良瑤的墓不被發現,那麼,這段歷史也許真的就無人知曉了。

不過,從同時期的地理學家賈耽的一些記載中,大概可以知道楊良瑤的此番前行的路線應是從廣州登船後,經過如今的新加坡海峽、柬埔寨、印度一帶等,然後,抵達了現在的伊拉克境內。如果對比來看620年後的鄭和下西洋所走的路線,很多都是吻合的。

對此,我們是不是可以這麼認爲:在中國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這條線路就是民間或者官方,用來開展貿易和交往的水上線路。

大家都知道,以前的帝王、大臣的墓道上,都會豎一個碑,記錄着他們的生前事蹟。神道就是墓道的意思,所以,這塊墓道上的碑就被稱爲“神道碑”。

而楊良瑤的神道碑除了寫有此次出使大食,還有他在公元784年“借兵回紇”,化解了唐王朝的一場危機,以及後來的“平叛淮西”之事。其實,這塊碑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已經被發現了,不過,對於其碑文的解讀,由於年代久遠,辨識存在着很大的難度。

後來,經過不少專家的研究,該碑文的句讀纔有了定論。現在看來,該碑文的內容無疑刷新了世人對中國航海史的認識。史籍有記載,當時的唐朝和大食接觸頻繁,這當然有政治上的考量。但最重要的卻是,此番出使足以證實在唐朝時期中國的航海技術就已經相當成熟了。

其實,唐朝時期的水師力量是相當強大的,公元663年的白江口戰役,唐軍以170艘戰船對戰敵方1000多艘船隻,最終,導致敵方被團滅。

楊良瑤作爲正式外交官出訪,隨行人員都會是有所挑選,碑文中也明確說道“備判官、內傔”。

更甚者,從出行的順利情況來看,船上應該是配備有經驗豐富的水手和領航員的。碑文中雖然說白天黑夜都有“特殊力量”指路,“黑夜則神燈表路,白晝乃仙獸前駈”,但是,在茫茫大海中,若是沒有一定的技術指導,楊良瑤不太可能如期往返。

總之,楊良瑤神道碑的發現,可以說是讓中國下西洋的歷史足足提前了620年。也許,楊良瑤就是官方派遣的下西洋第一人。更重要的是,該碑文內容有助於研究唐朝當時的一些民風民俗、社會現狀以及周遭的政治生態環境。

現在,我們既要爲鄭和下西洋給世界航海事業做出的偉大貢獻而驕傲,更要爲楊良瑤早在公元8世紀後期就遠航中東的歷史壯舉而自豪!

參考資料:

【《楊良瑤與海上絲綢之路 : 唐故楊府君神道之碑解讀》、《明史·鄭和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