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老爹苏洵的文章《六国论》中的经典句子。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策论,什么叫策论呢?也就是对于国家建设有着重大指导意义的论文。

这篇论文最经典就在于提出战国时代秦并天下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六国是自取灭亡的,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六国是自己作死的。

这在苏洵提出这个观点之前,恐怕许多人都不能接受,这不是为暴秦说话吗?从战国后期到今天,谁人不知暴秦吞并六国,害得六个国家国祚中断,宗庙被毁。而且,大秦朝仅仅15年就被灭亡了,说明什么?说明秦朝的暴政不能深得人心啊。

秦朝是否暴政,秦始皇的功过如何,可以说历代史书都有自己的论点,而今,一统天下成为人心所向,于是,对秦始皇以及秦朝也有了公认。

秦并天下,结束从春秋到战国数百年战乱,肯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何况,秦朝还给我们后人留下都江堰、郑国渠以及灵渠三大水利工程以及长城和兵马俑世界级的土木工程呢?

战国时代是大争时代,战国的战争也没有正义与非正义,只是看谁能顺应时代,谁能够在大争时代走在前列。

而秦国做到了,这个大西北的套马汉子威武雄壮,从给周天子养马的马奴,一个被东方诸侯国碾压的三等国不断地增长自己实力,不断东进,不断地碾压周天子,东周国西周国,然后在嬴政掌权之下,直接碾压六国,将六国并入自己的版图。

而比秦国更加强大的东方六国却不断错失良机,固步自封,妄图躺赢,但却不思进取,而且不断踩坑,一步步作死自己。

从总体上来讲,战国时代也是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大解放时代,更是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些人才都很牛,用好这些人才,国家强盛就有希望。因为当时人才流动很容易,而且,越牛气的人才越没有国家概念,他们不需要别的,就是发展平台,谁给的平台好,他就给谁效力。

说实话,战国七雄的这些国家都重视人才,燕国还专门搭一个黄金台来招揽优秀人才到燕国效力,无奈,这些国家没有一个把牛逼的人才用好了,让人家心情舒畅为你做事,因为总是有人使袢子。

还有,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在变法,可是,最终因为贵族势力太大了,于是变法半途而废,只有秦国将变法一直延续下去,哪怕秦惠文王杀了商鞅,给贵族们出气,也将变法进行到底。

秦国从弱到强,最终完成并天下的壮举,我在下一篇文章中谈。这篇文章按照六国灭亡的顺序来看看,他们都踩了什么坑。

第一,韩国。

韩国是最先灭掉的国家,为什么先灭他们,半夜吃桃子按到软的捏啊。而韩国在六国中实力最弱,不先灭他们,练练手,难道去啃骨头?

韩国实力虽然弱,但是,他还是有自己的长处,因为韩国地理位置的缘故,挨着黄河,又有一个大泽,因此,治水方面很强大,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能够治水,想必农业发展也不错啊。更重要的是,战国时期很多盛产铁矿的山都是在韩国的境内。有了这些铁矿,韩国的发展自然没有落后。他们造出了达到万乘的兵车。

结果,韩国想了一个办法坑秦国,让秦国在泾水修渠,想拖住秦国东进步伐。这就是在酒席上,你直接给某个人夹一块大骨头,说:“这个大骨头有营养,吃了好。”你想的是,等那个人慢慢啃大骨头,我们吃肉,等你骨头啃完,盘子里的肉都没有了。

当然,如果你给一个牙口不好的人大骨头,真的是坑人家,可是,人家牙口好啊。而秦国就是牙口好的人,人家不但啃骨头,而且还不断地将盘子里的肉夹到自己碗里,骨头啃完了,也没有耽误他吃肉。

而秦国给韩国摆了一道,这下韩国就招架不住了。

这就是战国时代的著名的经济战。

这场经济战可不是只针对韩国,而是三晋的“魏赵韩”都卷入了。

秦国真是好胃口,吃着碗里的,看着盘里的,还惦记着锅里的正在煮的。

秦国军队一直与赵国军队长期对峙,进行持久战。什么是持久战,就是耗着,就是慢慢熬,看谁耗不起。而赵国军队耗不起了。不是将士们没有精神,也不是粮食短缺,而是兵器。不光是兵器制造不过来,而且制造兵器的铜铁资源短缺。

赵国军队的铜铁资源稀缺导致整个国家对铜铁的爆炸性需求,这就是经济学领域最普通的原理“供不应求”。这种供不应求产生蝴蝶效应,赵国缺少铜铁,让诸国产生化学反应。

于是,铜铁商机的很快出现,本来赵国军队就缺乏铜铁,兵器都无法制造了,而奸臣郭开却囤积居奇,扰乱市场秩序,使得铜铁价格的暴涨。

一车铜铁的价格上涨到了百金,是平常的一百倍。

这下才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不过,这个支援是为了钱而来的。三晋诸国的人们被如此暴利吸引。冶炼铜铁能够获得巨大利益,瓜娃子才种地。于是,三晋诸国的农民不再耕地,他们纷纷将锄头镰刀扔进熔炉里,平地上出处炼铁炉矗立,黑烟直冒,好似后来的全民大炼钢铁,只是,那个年代没有钢铁,只有铜铁,这些铜铁被卖到赵国赚钱,反正这些铜铁能不能打造兵器,打造的兵器刀剑锋利与否也不是他们考虑的范围。

而郭开更不会考虑这些,他也没有知识考查这些铜铁的含量与纯度。他只管囤积奇居,只管赚钱,他想,赵国与秦国的持久战至少也得十年八年,到时候大发战争财。对了,这个郭开正是《龙门镖局》中饰演蔡八斗的演员,他的口头禅就是“天啦,这是要发啊”。

这自然就掉入了秦王嬴政的圈套。因为三晋列国的农民荒废农务,直接导致第二年田地里颗粒无收,各国陷入粮荒,再成饥荒,最终导致本国的农民纷纷外逃,流入秦国。

而这个时候,头脑清醒的韩国公子韩非看到了危机,他极力游说,奉劝韩国魏国,不要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要知道种粮食,养桑蚕,才是立国之本。

可是,人们疯狂追逐利益的潮流太强大了,他阻止不了,韩国人们根本不听他的,而朝廷内外,无论大王还是官员都沉浸在赚大钱的喜悦中。

当然,韩国国王和人民可能也有这样的想法,期盼赵国和秦国的持久战越久越好,别说十年八年,就算打一个世纪,都与土木没有关系,反正战火没有烧到他们国土,隔岸观火,不要太爽了啊。

谁知,持久战变成闪电战,秦王就像按暂停键一样,将秦国与赵国的持久战结束了,因为战争是他们秦国挑起的,主动权在他们手里,想打就打,想停就停。

既然持久战结束了,也就需要不了大量的铜铁了。于是,郭开傻了眼,自己辛辛苦苦囤积的铜铁变成废品。

而韩国更惨,田园荒芜,农民守着一堆破铜烂铁,吃又不能吃,用又不能用。于是,有的人干脆足底抹油,溜了。

而秦国正在大量赈灾,于是,韩国人纷纷流向秦国。

再加上姚贾布下的钉子,劝说腾跃归秦,韩国灭亡自然顺理成章。

韩国君臣上下不但短视,而且,不懂得农业的重要性,忽悠秦国修筑水利还奉送一位水利专家,留在自己国家搞水利工程不香吗?让一个水利专家搞情报,他能够搞到什么情报呢?不如让他给大秦弄一个豆腐渣工程还现实一些。

农民短视,国王不能短视啊,你说,你搞一个疲秦计划,那么,你自己也要发展生产,大练兵,提高自己国家的战斗力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