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8日報道,當天美國國會衆議院以322:87的表決結果,推翻了現任總統川普對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的否決決定,可謂是“否決之否決”。儘管法案還需交由參議院進行下一輪表決才能得出最終結果,但是參衆兩院已經分別在11日和12日高票通過了該法案,因此參議院的表決程序也幾乎沒有懸念可言。報道稱,川普在23日否決了這項總預算約7400億美元的國防授權法案,川普否決的理由是:該法案沒有囊括他想看到的國家安全措施,並且與本屆政府奉行的“美國優先”原則和其它外交政策背道而馳。

據瞭解,該法案此前在參衆兩院表決時,贊成票均超過了三分之二。而美國法律規定,總統有權在10天內動用否決權,但如果有三分之二的議員贊成,否決權就無效。按照以往的慣例,假如法案已經在國會高票通過了,那麼總統就不會動用否決權,一來是無效,二來是顯得總統與國會不團結。但川普卻在13日發推特稱,他要否決這份法案,因爲美國的戰略對手會成爲新國防法案的最大贏家。

川普不僅打破了美國的政治慣例,而且還是在自己即將卸任之時,似乎完全不在乎下臺後可能遭到的政治報復,這種罕見舉動引起了外界的熱議。有美媒質疑稱,儘管川普將新國防授權法案定義爲“讓戰略對手成爲最大贏家”,但是該法案中卻有近40條涉及到打壓戰略對手的條款,囊括了軍事、科技、經貿等各個領域,法案稱“這是爲了回應對手所帶來的全方面挑戰”。其中有一條是建立“太平洋威懾倡議”組織,併爲其提供22億美元經費,以便資助美國盟友與合作伙伴聯合抗衡戰略對手。美媒認爲,川普的理由毫無邏輯,不排除他打算靠渲染外部威脅,轉移國內注意力來掩蓋自己的真實目的。

一名共和黨人士指出,新國防授權法案中有部分條款允許推特和臉書等社交平臺對親川普言論進行“審查和屏蔽”,還有部分條款則限制了總統調動海外駐軍的權力,這對川普力推的駐伊拉克和阿富汗美軍撤軍一事頗爲不利。所以川普纔不惜與國會唱反調,公開表示要否決該法案。此外,由於今年美國的反種族歧視運動鬧得轟轟烈烈,不少抗議者打砸美國曆史上著名白人政治家和將領的雕像,所以國防授權法案中決定將以南北戰爭中南方軍將領名字命名的部分美軍基地進行更名,而這也引來了川普和其支持者的強烈反對。

雖然按照美國法律,川普的否決權屬於無效,但他所表現出的這種絕不妥協的態度,依然讓外界產生了很多關於他將如何抵制新國防法案的猜測。有人認爲他可能會用拒絕簽字或者拒絕參加拜登就職典禮來要挾,比如在13日的一次採訪活動中,當福克斯新聞記者問川普是否會參加拜登就職典禮時,川普回答說:“我不想談這個”。隨後他就開始大談自己是史上獲得選票最多的總統,拜登搞“選舉欺詐”等事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