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元旦好句: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

當代的元旦是指中國每年公曆的一月一日,是官方採用國際通用紀年的第一天。但元旦是特殊的中國的叫法,元,是指最初,是年之初,月之初,日之初。旦,是指早上浮出地平線上的太陽。元旦引申爲就是新年歲初的第一日。

每年的第一日都極其重大,是整個社會運轉的一個統計節點,總結過去,展望未來,踐行當下。

雖然中國古代的元旦,是以傳統的農曆紀年,自漢朝以來特指農曆一月的第一天,但是漢朝以前,年的開端不一定在第一個月。商朝一年的開始是是農曆十二月,周朝是農曆十一月,秦朝則是十月。也就是說曾經古老的元日或者元旦,並非特定在農曆一月,只是從漢朝到清朝兩千多年的統治和民俗,是將農曆一年的開始稱爲元旦。

無論元旦在哪一天,都標誌着新的紀年開始,是重大的社會生活的節點,辭舊迎新的心情同樣熱烈。

讓我們來看看幾首元旦的詩,領略古人在一年之首的心情。

唐宋元日和元旦並用,國家有專門的慶典。一清早百官上早朝,皇帝在宮殿舉行盛大儀式。錦衣華服,絲竹聲聲,又有軍隊儀仗,氣勢恢宏,皇帝垂衣而立,接受臣民朝拜,並口出吉祥語言,祝福國泰民安。

“恭已臨四極,垂衣立八荒。

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

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唐朝李世民《元日》節錄

帝國去巨大時空的航船,此時是新的起錨揚帆,而皇帝則是站在巨輪上的舵手,未來即是方向。

那麼盛大的儀式以後,還有項目。

一是閱兵:在早朝之後會有重大莊嚴的閱兵儀式“分行左右出,轉旆風雲起。歷歷趨複道,容容映層城。”唐朝李適《元日退朝後觀軍仗歸營》,軍容整肅,列隊整齊,而且爲了慶祝元旦,嚴肅中有向上活潑,比如舞動彩旗,還有表演各種高難技能。

二是皇帝會祭祀郊壇。道觀寺廟做新年法事祈福。那盛裝的道姑道士踩着仙人一樣的步伐。皇帝會駕臨重要的宗教場合。

三是做元旦詩詞,從皇宮到民間,以詩歌的方式迎接新年。歌功頌德的恢宏詩章爲主體,但是最讓人共情的是帶着個人情感色彩的詩詠。

“甲子今重數,生涯只自憐。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司空圖《元日》

這是感嘆時光的流逝,元旦在忙碌中度過,元旦的太陽也無情在天上行走,一抬頭,發現去年和今年之間是這樣的短。這首詩的”明年”是第二年的意思。

“今歲元日樂,不謝往年春。

知向來心道,誰是昨夜人?”唐朝張說《元朝》

這首詩簡單別緻但是頗有深邃的哲理,元旦人物一新,都是毫無例外帶進了新的時空。都從昨夜去年裏過來,但是已經不是昨夜去年人。

這首詩着重挖掘了歲和元旦在人生時空的哲理和意義,可以說懷舊,也可以說告別過往。因爲大家都是新時空新面貌。

“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唐朝盧照鄰《元日述懷》

我非常喜歡這句。這是唐朝的元旦,太平歌舞。這是個人與國家的關係。有大唐之太平,纔有小民的放鬆和陶醉。那麼用在當代,元旦是新年,是家和國的又一年輪。人歌新歲酒,花舞大國春是非常應景的!

宋朝的元旦,經濟繁榮,更是熱鬧歡快。

丞相王安石的視角是從帝城俯瞰人間煙火。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

那麼在禁鞭之前,當代的元旦也會放鞭炮,大型的元旦新年娛樂是從元旦前夕就開始了。也有無數人守夜跨年,因爲一月一日是通行的國際的新年。

雖然新桃舊符在中國是指春聯移到春節左右,但是元旦寫點什麼的傳統從古到今都沒有改變。

古代叫做新年試筆。可以是對聯,是詩,是小心得,甚至是用心寫到”福”字。

”聞道黃河徹底清,千年氣數此分明。

堯民商耇渾蹉過,輸與錢生見太平。“宋羅椅《元旦試筆》

這是衆多元旦試筆中的任一首,代表着普通人對國家安定,黃河清,聖人出的願望,他願意這太平年歲長長久久。

那麼當代的元旦,也會寫總結,過去一年的得失,來年的展望。公司的,單位的,個人的都是如此,只是時代變化了,使用的工具有變化。

”不管髼鬆雪滿顛,筆牀茶竈度年年。

窮愁博得長清健,多折梅花供老天。“宋朝艾性夫《元旦》

那麼最普通甚至清寒的人也會因爲又一年的到來振奮心情。你看這個人彷彿是宋朝的曹雪芹,曹雪芹繩牀瓦竈,他是筆牀茶竈,那桌子上一堆的紙筆,頭髮也白了,這個新年他祝願自己,像梅花一樣耐寒長壽,清貧但是健康。

“試題春帖紀新年,靄靄青雲起硯田。

展卷不知山是畫,舉頭恰喜屋如船。”元朝王冕《庚辰元旦》

王冕是元朝的民間大畫家,元旦這天他攤開紙筆開始做畫。新一年的新意讓他有了好心情,他沉醉在山水畫中,陽光照射到身上,他彷彿如在江水之中,而房子就像船一樣。

這正是元旦帶給人心情的寧靜加喜悅,因爲一切都是新的開始,一年之始,一月之始,一春之始。是計劃是醞釀是踐行,都在這一年的開頭裏。

你的總結和計劃寫了嗎?

初衣勝雪爲你解讀古典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