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套可能是接受程度最高的避孕方式了。

人们相信它除了避孕防病的常规功能以外,还可以放在钱包里辟邪吸金(部分不会发后鼻音的朋友的迷信,无科学依据),野外危急时刻还能包扎伤口聚光取火。

可以说,购买一个安全套,就是购买一份保障。

那么,既然买套如此重要,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哲学问题,今天就请大家用究极的哲学三问拷问一下自己: 套从哪儿来?谁去买套?去哪儿买套?(这里的套指的都是男用安全套)

01.

套套是从哪里来的?

安全套的商品化有自己的历史,这段历史同时几乎就是杏观念的发展史。

19世纪50年代安全套就被发明出来,但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都无法在市场上流通。保守的宗教人士坚信性是繁衍而非取乐的手段,有避孕功能的安全套相应被视为鼓励滥交的yin秽产物。

安全套的真正开始被推广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还并不是因为其避孕功能,而是因为安全套能有效地防止杏病传播。

这种情况并非只存在于西方,王小波的书迷可能都会记得《黄金时代》里王二和陈清扬如何寻欢作乐—— 还戴了套。 “避孕套”三个字在对知青生活的描述性文字中显得格格不入,就像王二与陈清扬在大环境中的格格不入一样。

避孕套不属于那个推崇禁欲的年代,这三个字是对当时大环境开的一个玩笑。

安全套的消费甚至可以映射经济和政治的状况。之前委内瑞拉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居民疯狂抢购日用品,其中包括安全套。

委内瑞拉本国没有安全套生产工业,在糟糕的经济情势中进口避孕套也像是痴人说梦,避孕套的价格因此被炒到常人无法负担。与之对应的是委内瑞拉的少女意外怀孕比例是南美洲第一,又因为法律不允许堕胎,许多女性逼不得已只能求助于绝育手术。

安全套作为商品经过加工生产流入市场,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它的功能性将它和许多看似不相干的政策与产业连接在一起——关于人口的调控、杏病的预防、性教育的推进、女性堕胎权力的讨论之类种种。

甚至国内乳胶工艺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就是让这么多人口能够用上安全卫生的一次性安全套——国产的初代安全套,都是要洗洗接着用的。

国产的初代安全套

02.

谁去买套?

一般默认是男性。所以在港剧《玛嘉烈与大卫·绿豆》里,玛嘉烈惊讶于男友大卫为自己买卫生棉时的坦然,很不自在地问他:“如果是我去买安全套,你不会觉得很奇怪吗?”

言下之意是女性去买套多少有点奇怪。

安全套仅是一种工具,但是性的意味令它特殊。如果拿着安全套去柜台结账,基本上就是把 “我要爱爱”写在了脸上。

图片来源: Pexels

现时社会对女性规训多多, 荡妇羞辱是万能的一个大类。 传统的杏观念要求女性不公开表示欲望,尽管人人都知道这世上大部分女性都过杏生活、这些女性里绝大多数都有避孕需求。

男女之间情欲的不对等是政治性的,这寓示着在其他方面也没有平等可言。《性健康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x Health Research)曾刊登一项研究,在性别不平等较为严重的拉美地区,许多女性无法坦然提出要求伴侣戴套的要求,这也使得拉美的意外怀孕和艾滋病传播状况都很严峻。

安全套本来是人类开始掌握避孕主动权的重大发明,但男性和女性对这项权力的掌握是不平等的。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Danis Val

这种不平等很荒谬,因为女性对避孕的需求其实比男性迫切得多。

意外怀孕给女性带来的伤害很难被估量。 选择堕胎的女性事后常有无法摆脱的创伤感,选择生育的女性则从此需要对另一个生命担负责任,更不用提身体的创痛和社会的压力。因此很多女性都有非常强烈的恐孕心理(见 做了保护措施,还是总担心怀孕,我是一个人吗? )。

所以想告诉所有女性:要自己去购买安全套,这没什么丢人的;要随身携带安全套,你不知道明天和杏生活哪个会先来;要拒绝不愿意戴套的伴侣,而非用事后的恐惧折磨自己。避孕权本就该是你的,你要去把它握在手里。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Danis Val

而且,买套其实可以是一种很棒的情调啊。

我有个男性朋友,最享受的就是和女朋友同去便利店,然后让女朋友买套。对他来讲,主动买套是再性感不过的暗示。他的前xi,从那一刻就开始了。

03.

去哪儿买套?

就算是新手也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过于踌躇,超市或便利店的收银处货架已经成为一种隐喻,甚至便利店本身都可以成为安全套的喻体。

在香港,7-11便利店的密度极高而空间极小,售卖的商品也是精简再精简,避孕套这样的刚需倒是从来不会被精简掉,以至于 “去7仔”成为香港青年“去买套”的黑话。

避孕套放在收银处的货架上可以用一些快消理论来解释——

如果你是来逛超市的,那你肯定更容易记得要买油盐酱醋而非安全套,推着装了安全套的购物车满超市闲逛也未免有些不好意思,排队的时候你会更容易想起来,家里的套好像快用完了;如果你是(心急火燎地)来买套的,那你也可以看准目标,抓了就走。

图片来源:Pexels

网购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套时刻的尴尬。专业的店家更是非常贴心,会保证包裹的私密性。像其他网购商品一样,网购安全套也会比实体店里要便宜。

以日本为例,网购的安全套往往要比便利店里便宜 30%左右,有稳定性生活的朋友常会大量囤货。可以说是pa得越多就越实惠了。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withGod

这些销售理论的存在都在解读安全套作为日用品微妙的一面——它是不可或缺的,却又是不可告人的;它不总是占有优先级,有时又成为紧急情况。

关于性的讨论或许缥缈,安全套倒是以一种落到实处的存在方式,被持续地、大量地、沉默地消费着。

至于自动售卖机是否应该提供避孕套则一直有争议。比起网上和实体店铺,自动售卖机可以说毫无私密性可言,来来往往的行人都可以看到你买了些什么东西。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现在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性并不羞耻,避孕防病的重要性也远大于旁人斜视的目光;事实上也未必会有旁人斜视啦,性在我们这个时代在不断被祛魅,已经有很多地方的消费者可以像买一瓶水一样,从自动售卖机拿走一盒安全套。

让我像一位推销员一样不厌其烦地再次重申:购买一个安全套,就是购买一份保障。

我们经过观念和技术的多次革新才有了自由购买安全套的可能,性不可耻,性应当是享受而非忐忑,请大大方方地去购买并使用安全套。

文 | 陈麻薯

图 | 网络

头图|网络

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安全套#避孕#避孕套收藏

安全套的真正开始被推广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还并不是因为其避孕功能,而是因为安全套能有效地防止杏病传播。

这种情况并非只存在于西方,王小波的书迷可能都会记得《黄金时代》里王二和陈清扬如何寻欢作乐—— 还戴了套。 “避孕套”三个字在对知青生活的描述性文字中显得格格不入,就像王二与陈清扬在大环境中的格格不入一样。

避孕套不属于那个推崇禁欲的年代,这三个字是对当时大环境开的一个玩笑。

安全套的消费甚至可以映射经济和政治的状况。之前委内瑞拉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居民疯狂抢购日用品,其中包括安全套。

委内瑞拉本国没有安全套生产工业,在糟糕的经济情势中进口避孕套也像是痴人说梦,避孕套的价格因此被炒到常人无法负担。与之对应的是委内瑞拉的少女意外怀孕比例是南美洲第一,又因为法律不允许堕胎,许多女性逼不得已只能求助于绝育手术。

安全套作为商品经过加工生产流入市场,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它的功能性将它和许多看似不相干的政策与产业连接在一起——关于人口的调控、杏病的预防、性教育的推进、女性堕胎权力的讨论之类种种。

甚至国内乳胶工艺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就是让这么多人口能够用上安全卫生的一次性安全套——国产的初代安全套,都是要洗洗接着用的。

国产的初代安全套

02.

谁去买套?

一般默认是男性。所以在港剧《玛嘉烈与大卫·绿豆》里,玛嘉烈惊讶于男友大卫为自己买卫生棉时的坦然,很不自在地问他:“如果是我去买安全套,你不会觉得很奇怪吗?”

言下之意是女性去买套多少有点奇怪。

安全套仅是一种工具,但是性的意味令它特殊。如果拿着安全套去柜台结账,基本上就是把 “我要爱爱”写在了脸上。

图片来源: Pexels

现时社会对女性规训多多, 荡妇羞辱是万能的一个大类。 传统的杏观念要求女性不公开表示欲望,尽管人人都知道这世上大部分女性都过杏生活、这些女性里绝大多数都有避孕需求。

男女之间情欲的不对等是政治性的,这寓示着在其他方面也没有平等可言。《性健康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x Health Research)曾刊登一项研究,在性别不平等较为严重的拉美地区,许多女性无法坦然提出要求伴侣戴套的要求,这也使得拉美的意外怀孕和艾滋病传播状况都很严峻。

安全套本来是人类开始掌握避孕主动权的重大发明,但男性和女性对这项权力的掌握是不平等的。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Danis Val

这种不平等很荒谬,因为女性对避孕的需求其实比男性迫切得多。

意外怀孕给女性带来的伤害很难被估量。 选择堕胎的女性事后常有无法摆脱的创伤感,选择生育的女性则从此需要对另一个生命担负责任,更不用提身体的创痛和社会的压力。因此很多女性都有非常强烈的恐孕心理(见 做了保护措施,还是总担心怀孕,我是一个人吗? )。

所以想告诉所有女性:要自己去购买安全套,这没什么丢人的;要随身携带安全套,你不知道明天和杏生活哪个会先来;要拒绝不愿意戴套的伴侣,而非用事后的恐惧折磨自己。避孕权本就该是你的,你要去把它握在手里。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Danis Val

而且,买套其实可以是一种很棒的情调啊。

我有个男性朋友,最享受的就是和女朋友同去便利店,然后让女朋友买套。对他来讲,主动买套是再性感不过的暗示。他的前xi,从那一刻就开始了。

03.

去哪儿买套?

就算是新手也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过于踌躇,超市或便利店的收银处货架已经成为一种隐喻,甚至便利店本身都可以成为安全套的喻体。

在香港,7-11便利店的密度极高而空间极小,售卖的商品也是精简再精简,避孕套这样的刚需倒是从来不会被精简掉,以至于 “去7仔”成为香港青年“去买套”的黑话。

避孕套放在收银处的货架上可以用一些快消理论来解释——

如果你是来逛超市的,那你肯定更容易记得要买油盐酱醋而非安全套,推着装了安全套的购物车满超市闲逛也未免有些不好意思,排队的时候你会更容易想起来,家里的套好像快用完了;如果你是(心急火燎地)来买套的,那你也可以看准目标,抓了就走。

图片来源:Pexels

网购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套时刻的尴尬。专业的店家更是非常贴心,会保证包裹的私密性。像其他网购商品一样,网购安全套也会比实体店里要便宜。

以日本为例,网购的安全套往往要比便利店里便宜 30%左右,有稳定性生活的朋友常会大量囤货。可以说是pa得越多就越实惠了。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withGod

这些销售理论的存在都在解读安全套作为日用品微妙的一面——它是不可或缺的,却又是不可告人的;它不总是占有优先级,有时又成为紧急情况。

关于性的讨论或许缥缈,安全套倒是以一种落到实处的存在方式,被持续地、大量地、沉默地消费着。

至于自动售卖机是否应该提供避孕套则一直有争议。比起网上和实体店铺,自动售卖机可以说毫无私密性可言,来来往往的行人都可以看到你买了些什么东西。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现在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性并不羞耻,避孕防病的重要性也远大于旁人斜视的目光;事实上也未必会有旁人斜视啦,性在我们这个时代在不断被祛魅,已经有很多地方的消费者可以像买一瓶水一样,从自动售卖机拿走一盒安全套。

让我像一位推销员一样不厌其烦地再次重申:购买一个安全套,就是购买一份保障。

我们经过观念和技术的多次革新才有了自由购买安全套的可能,性不可耻,性应当是享受而非忐忑,请大大方方地去购买并使用安全套。

文 | 陈麻薯

图 | 网络

头图|网络

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