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伯利亞過冬,一定要注意“少說話少喝酒少出門,多喫肉”

當雅庫特土著伊萬·巴布什金說出這句話時,我還有些不以爲然,與大部分南方人一樣,我一直認爲-30℃和-50℃並沒有太大區別,無非是多穿點而已。但事實證明,伊萬的勸告是很有必要的,因爲親歷過這個溫差的人才知道,在-50℃的戶外別說做點什麼,就連說幾句話都有肺被凍住的感覺。

在雅庫特語種,西伯利亞又有“沉眠之地”的意思,而西伯利亞土著之一的通古斯人,又把烏拉爾山脈延伸至太平洋的中部位置稱爲是“死亡禁區”,雅庫茨克就是這片“禁區”內的最大城市,坐落於西伯利亞東西交界處的勒拿河邊。

雅庫茨克是俄羅斯薩哈共和國的首都,離北極圈僅450公里,以122平方公里面積和30多萬人口的規模,被認爲是世界上最大的永凍土城市,也是僅次於諾里爾斯克的全球最冷城市之一,全年平均溫度爲-8.8℃。

雅庫茨克始建於1632年,沙俄公爵彼得·別克托夫爲阻止蒙古軍隊入侵,親自潛入西伯利亞腹地歷經三年才選定雅庫茨克設立城堡,20年後建成以運輸木材爲主的河港城市,但彼時的沙俄將士卻紛紛抗拒,因爲雅庫茨克常年風雪交加,物資供應十分潰泛且難以種植農作物。

爲此,沙皇下令將方圓上千公里內的土著盡數遷居雅庫茨克,但直至數百年後,這座城市在蘇聯手中才有幾十萬居民的規模,其中“居功至偉”的當屬古拉格囚犯,他們建造了超過90%的建築。

雅庫茨克在《柯本氣候學》中被歸類爲“Dfd”,即“極端大陸性亞北極氣候”,極端到從未在11月-3月期間記錄過零度以上的溫度,目前記錄到的最低溫度是-65.7℃,而夏季最高溫度居然能達到38.4℃(僅2010年記錄一次),全年最大溫差達104.1℃,至今還沒有哪座城市能破得了這個記錄。

與貝加爾湖地區-30℃的氣溫相比,這個溫度在雅庫茨克十分常見,以至於戶外溫度計都經常被凍裂。

雅庫茨克的冬天不僅僅是溫度低,一覺醒來房門被半米深的雪凍住的現象也很常見,更恐怖的是,由於地處雅庫特盆地中心位置,雅庫茨克的風力還經常在4-7級之間。試想一下:零下四五十度的低溫,下着20米外就看不清人影的鵝毛大雪,還經常颳着大風,這樣的冬天該怎麼過?

所以,當伊萬得知我要從貝加爾湖坐火車去雅庫茨克時,他才鄭重的警告我:少說話少喝酒少出門,儘量多喫生肉。

俄羅斯嚮導妮薩琳告訴我:雅庫茨克是座很容易就讓人“迷失”的城市

第一個“迷失”是指當地人經常在暴風雪期間迷路,坐錯公車、認錯人、走錯路的事兒相當普遍,第二個“迷失”是指明明旅遊資源匱乏,每年卻有數萬遊客慕名而來,而且是專程選擇冬季最冷的時候來。

在勒拿河碼頭邊,我們遇到了一名加拿大來的女遊客,或許是從小就在苦寒之地成長,這個姑娘穿得不多卻“迷失”般地坐在雨棚下看河景,悠閒的對我們說:我從未見過這麼震撼人心的“凍河”,被凍成冰碴的河水一碰就裂,比薯片厚卻比薯片還脆。

一年接近10個月的冬季,給雅庫茨克人的生活帶來了極大困擾,其中最困難的就是上街“買菜”。

雖然在很多年前我就見識過東北人買肉買菜的場面,但走訪過幾個雅庫茨克市場後,我才意識到當地人“買菜”必備小推車,其實也是迫不得已的,因爲窮人買不起車、買得起車的也不敢開車,去一趟市場光往返走路就得累夠嗆,想多買點卻上不了公交車,爲了節省時間和體力,人們不得不推着小車去“買菜”。

爲什麼不敢開車?在雅庫茨克低溫面前,任何品牌任何價位的車都會“趴窩”,熄火超過5分鐘,不管是機油還是柴油,統統變成“凍油”。

在雅庫茨克呆了7天,看到車主趴在車底“燒底盤”的場面不下20次,有大貨車、皮卡車也有小轎車,大多數貨車都會自備小液化氣瓶,以便隨時加溫啓動發動機,而私家車則被禁止使用明火,當地人就發明了特製的蓄電池加熱器,這也是伊萬勸我少出門的主要原因,因汽車拋錨出現意外的例子時有發生。

雅庫特民俗村一個阿姨告訴我:雅庫茨克停水停電五天不會有生命危險,但要是停五天暖氣,市裏估計會死一半人。

爲了驗證這句話,我嘗試着打開窗戶,結果看到窗沿部分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結冰,室內溼氣好像被抽乾一樣,陶瓷杯很快就“凍死”在窗邊。奉勸後來者千萬別做這個實驗,因爲開窗容易關窗難,更別把衣物鞋帽遺忘在室外,一旦凍上就輕輕拿到室內解凍,不小心磕碰到就直接扔了吧。

按照俄羅斯公佈的資料顯示,雅庫茨克是西伯利亞第一個實現全城供暖的城市,其集中供暖的歷史比蘇聯還要悠久,曾經被蘇聯當成“供暖明星城市”,號召數百座城市效仿雅庫茨克的供暖模式。

實際上,早期的雅庫茨克供暖管道也是裸露在地表的,結果沒用幾年就出現大量泄露現象,於是又改成架設空中管道,十幾年實踐後再次宣告失敗,原因是低估了熱脹冷縮的威力。這纔有瞭如今的地下供暖管設計,而早空中管道也沒有拆除,每年都要試運營幾次,以備地下管道故障時的不時之需。

在市區生活的雅庫茨克人最怕供暖故障,因爲市區銷售的木材木炭十分有限,村鎮居民雖然沒有集中供暖卻有大量木材可用,只不過困擾也不少,比如暴風雪過後基本就被封鎖,出不去也進不來,只能等待政府的應急鏟雪車救援。除此之外的必備工作就是剷雪,自家門前和屋頂上的雪幾天不鏟就會超過一米厚,再不鏟就等着“雪葬”吧,幾乎每年都有人被埋在雪下。

從遊客角度來說,雅庫茨克的飲食習慣大致分爲雅庫特土著和斯拉夫人兩大類,土著抵禦寒冬的方式就是大量喫肉,尤其是生喫馬肉、鹿肉、魚肉等等,再輔以粗糧烘烤的麪包煎餅,這個多喫生肉的喫法不僅是科學的,也是雅庫特人數百年來的經驗之談,在交通不便物資匱乏的年代,人們生火做飯都不容易,生肉不僅便於食用和儲藏,營養保留也更加的全面。

斯拉夫人的飲食習俗更加精細,與雅庫特土著融合後還加入了醃生菜的喫法,這裏的生菜是指所有帶維生素和纖維的蔬果,蘿蔔、黃瓜、辣椒、番茄、蘋果、香蕉等等都能醃着喫。

雅庫茨克人很少在冬季大量飲酒,大多數家庭只是在節日慶祝時淺嘗即止,平時除非招待貴賓,否則餐桌上不太可能出現一整瓶伏特加,要喝也基本都是低度果漿酒。

早在2009年,俄羅斯聯邦就要求西伯利亞部分城市頒佈“禁酒令”,除了未成年人禁止飲酒買酒外,所有商鋪在晚上8點至第二天8點期間禁止售酒,否則將處以100倍到5000倍的罰款。2018年世界盃期間聊到當時的“禁酒令”,俄羅斯朋友笑着說:莫斯科禁酒是爲了保護遊客,因爲太多酒鬼騷擾遊客,而西伯利亞禁酒是爲了保護當地人,爛醉如泥直接凍死在路邊的,每年都有幾百人。

當我以爲雅庫茨克的低溫足以令我膽顫心驚的時候,接下來去奧伊米亞康的經歷又一次刷新了我對西伯利亞的認知,全程924公里的自駕途中,我們7輛車20個人至少遭遇了5次危機,但凡有一次運氣不好就得永遠留在西伯利亞。

(紀實類旅遊長文不好寫,希望能得到您的關注與認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