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年间,外出巡逻的西北守将何灌与一队西夏骑兵遭遇,敌多我少,西夏骑兵立马追来,何灌只能率部暂避其锋芒,在逃跑途中,何灌向后射了两箭。

“嗖!嗖!”的两下,4名西夏骑兵发出惨叫,应声掉下马来。等等,不是射出了两箭吗,怎么倒下来了4个人?因为何灌射出的这两箭,力道实在是太猛,直接把敌军射穿了,两箭都是“一箭双雕”,威力恐怖如斯。

西夏骑兵将领一看对面有个这么猛的角色,估摸着再追下去也是送人头了,于是马上勒住马头,转身走了。

这段故事,在《宋史·何灌传》中有详细的记载:“(灌)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那么何灌到底是何许人也呢?他也是北宋年间的一个著名将领,虽然没有岳飞、韩世忠这些将领出名,但同样也是武功盖世、忠肝义胆,是不可多得的英雄人物。

当然,何灌最传奇的事件还不是笔者上文提到的两箭吓退西夏军,他更传奇的是三箭吓跑辽国大军,而且这三箭还全都“射歪了”,何灌到底是如何凭借“射歪了”的三箭,吓跑敌方大军的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何灌是北宋年间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也就是说,是个武举人,他最出名的就是“神箭手”,不仅射得准,还膂力过人,能拉三石硬弓。

考上武举人后,何灌被大宋朝廷分配到了北方前线,做一个小的带队将领,当时北宋和辽国虽然没有大的战争,但常常还是有些小摩擦,辽人经常喜欢干一些偷偷抢抢的勾当。

对于这些事儿吧,你是管也不好,不管也不好。管了,万一破坏了宋辽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和平条约,那罪过可就大了;不管吧,他们偷偷抢抢损害的可是大宋子民的利益,军人嘛,讲的不就是一个保家卫国,面对这样的事情,如何能不动于衷?

铁血汉子何灌当然不会坐着不动,他直接给辽人画了一个边界,说你们以后可不能再越界过来搞些偷偷摸摸的勾当了,再过来我可就不客气了。

但辽国人吧,嚣张惯了,以前的守军为了维护和平稳定的大局,面对辽国人的骚扰行径,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没想到这次来了个硬茬儿,在辽人心里,那定然要教训教训你,让你尝尝辽国人的厉害!

辽国纠集了几千大军狂奔而来,双方对峙在一处悬崖下的空地上,何灌这边的士兵,只有百千数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面对此情此景,何灌又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嗖!嗖!嗖!”三箭飞奔而出,越过辽兵的脑袋,射向了他们背后的悬崖。

辽兵们一看,顿时哄堂大笑,这是个什么草包将军,三箭都射歪了,就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面对辽兵们的嘲笑,何灌面不改色,还非常气定神闲地捋了捋胡须,而辽兵们看向自己背后的悬崖,一个个的表情都凝固了,因为这三支箭,都没入了背后悬崖上的石头中。

把箭射入石头中有多难呢?汉朝时有个典故,“飞将军”李广,有次外出打猎,天色暗淡,远处草丛看着有一只老虎的影子,李广马上张弓搭箭,一箭射过去,第二天令人来寻,发现所谓的“老虎”原来是一块形状像老虎的石头,而箭簇已经没入了石头中。

李广感到惊奇,再来尝试射这块石头,但怎么样也不能将箭镞射进石头里面了,不是箭头破碎了,就是箭杆折断了。《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是这样记载的:“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后人也有写诗记载这个事情的:“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

这说明,想把箭射入石头中,那可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情,难度堪比登天,不然李广无意间射箭入石头的事情也就不会成为传奇,还被史书记载了。

好,我们再说回到何灌身上,何灌连射三箭,三箭都没入了石头中,这把敌军看呆了,因为这说明何灌不仅膂力过人,箭弓力大,还说明何灌手上的弓和箭质量都特别好,居然没有折断,三根都射入了石头中。

那么只要他想,是不是转身就可以把对方将领射下马来,不带半点喘息的余地呢?对面辽军将领思忖了一下,觉得自己的甲是肯定没有石头硬的,于是转身灰溜溜地带着部众逃跑了。之后就老老实实地按照何灌画下的界线,秋毫无犯。

《宋史·何灌传》中,是这么记载这件事的:“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昔有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今有何灌三箭震退敌军!

此事之后,何灌更加名声大振,不仅大宋朝廷都知道了他,连辽国朝廷也知道了他。30年后,辽国萧太师来访大宋,何灌也在接待人员之列,席间萧太师还专门提起此事,何灌说:“我就是何灌啊。”萧太师肃然起敬,起身拜他。《宋史·何灌传》是这样记载的:“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

之后何灌一直活跃在大宋军事领域,立下了很多功勋,靖康元年,何灌死于抵抗金兵的守城战役中,年62岁,一代武功盖世、忠肝义胆的将军就这么陨落了。#西夏#飞将军#辽国收藏

何灌是北宋年间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也就是说,是个武举人,他最出名的就是“神箭手”,不仅射得准,还膂力过人,能拉三石硬弓。

考上武举人后,何灌被大宋朝廷分配到了北方前线,做一个小的带队将领,当时北宋和辽国虽然没有大的战争,但常常还是有些小摩擦,辽人经常喜欢干一些偷偷抢抢的勾当。

对于这些事儿吧,你是管也不好,不管也不好。管了,万一破坏了宋辽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和平条约,那罪过可就大了;不管吧,他们偷偷抢抢损害的可是大宋子民的利益,军人嘛,讲的不就是一个保家卫国,面对这样的事情,如何能不动于衷?

铁血汉子何灌当然不会坐着不动,他直接给辽人画了一个边界,说你们以后可不能再越界过来搞些偷偷摸摸的勾当了,再过来我可就不客气了。

但辽国人吧,嚣张惯了,以前的守军为了维护和平稳定的大局,面对辽国人的骚扰行径,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没想到这次来了个硬茬儿,在辽人心里,那定然要教训教训你,让你尝尝辽国人的厉害!

辽国纠集了几千大军狂奔而来,双方对峙在一处悬崖下的空地上,何灌这边的士兵,只有百千数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面对此情此景,何灌又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嗖!嗖!嗖!”三箭飞奔而出,越过辽兵的脑袋,射向了他们背后的悬崖。

辽兵们一看,顿时哄堂大笑,这是个什么草包将军,三箭都射歪了,就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面对辽兵们的嘲笑,何灌面不改色,还非常气定神闲地捋了捋胡须,而辽兵们看向自己背后的悬崖,一个个的表情都凝固了,因为这三支箭,都没入了背后悬崖上的石头中。

把箭射入石头中有多难呢?汉朝时有个典故,“飞将军”李广,有次外出打猎,天色暗淡,远处草丛看着有一只老虎的影子,李广马上张弓搭箭,一箭射过去,第二天令人来寻,发现所谓的“老虎”原来是一块形状像老虎的石头,而箭簇已经没入了石头中。

李广感到惊奇,再来尝试射这块石头,但怎么样也不能将箭镞射进石头里面了,不是箭头破碎了,就是箭杆折断了。《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是这样记载的:“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后人也有写诗记载这个事情的:“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

这说明,想把箭射入石头中,那可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情,难度堪比登天,不然李广无意间射箭入石头的事情也就不会成为传奇,还被史书记载了。

好,我们再说回到何灌身上,何灌连射三箭,三箭都没入了石头中,这把敌军看呆了,因为这说明何灌不仅膂力过人,箭弓力大,还说明何灌手上的弓和箭质量都特别好,居然没有折断,三根都射入了石头中。

那么只要他想,是不是转身就可以把对方将领射下马来,不带半点喘息的余地呢?对面辽军将领思忖了一下,觉得自己的甲是肯定没有石头硬的,于是转身灰溜溜地带着部众逃跑了。之后就老老实实地按照何灌画下的界线,秋毫无犯。

《宋史·何灌传》中,是这么记载这件事的:“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昔有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今有何灌三箭震退敌军!

此事之后,何灌更加名声大振,不仅大宋朝廷都知道了他,连辽国朝廷也知道了他。30年后,辽国萧太师来访大宋,何灌也在接待人员之列,席间萧太师还专门提起此事,何灌说:“我就是何灌啊。”萧太师肃然起敬,起身拜他。《宋史·何灌传》是这样记载的:“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

之后何灌一直活跃在大宋军事领域,立下了很多功勋,靖康元年,何灌死于抵抗金兵的守城战役中,年62岁,一代武功盖世、忠肝义胆的将军就这么陨落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