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皇位就是各個皇子的終極目標,皇帝作爲過來人深知裏面的彎彎繞繞,所以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會格外注意。定下繼位人選後,皇帝總會想盡辦法爲其鋪路,可以說只要得到了皇上的肯定,登上九五之尊之位迎來人生巔峯也就不遠了。但是歷史上也有許多皇子雖未被皇帝肯定,後來依舊憑藉“實力”上位了。

朱元璋統一全國後,推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爲了將權力緊緊的握在自己手中,通過“胡藍之獄”大開殺戒將所有可能存在的隱患悉數掐滅,在這些方面朱元璋不愧是一位傑出聖明的君主。但是晚年的時候,因爲皇位繼承一事朱元璋整日憂心忡忡,按理說“嫡長子繼承製”就是絕對完美的解決方案,而且太子朱標也是他最喜歡的兒子。可世事難料,太子朱標壯年而逝,白髮人送黑髮人讓朱元璋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朱元璋把目標放在孫子朱允炆身上了,就是朱標的兒子,而朱允炆也確實有才,也不錯。可是其他人不滿意了,太子死了可以立其他的兒子啊,偏偏立了一個孫子,朱允炆的叔叔們很是不滿意,朱元璋也是任性,畢竟他是朱允炆這些叔叔的老子。朱元璋也不愧是明太祖,也知道兒子們對他的不滿,所以就下了道聖旨,就算在他死後各地藩王不能奔喪。不過到最後老朱又下聖旨讓朱棣進京,原因未知。朱允炆害怕自己的爺爺到時候變卦,就頒佈一個假聖旨,朱棣最終還是沒有來。

可憐的朱元璋奄奄一息,仍然在問:“燕王來否?" 但是即使他聲音嘶啞,也沒人能回答他。大臣們員面面相覷,假裝沒聽見他的話,事實上。他們已經知道王子已經被阻止了,大臣們只能假裝沒聽見他的話,因此朱允炆成功登上了王位。事實證明朱元璋的判斷是正確的。僅僅四年後,朱棣發動了荊南之戰,將朱允炆從皇帝的位置上趕了下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