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早在唐宋时期,人们更换新衣,备办饮食,祭祀祖先,像过年一样庆祝冬至。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古人为何如何重视冬至?

《易经》中有说法。一年之中,夏至阳之极而阴生;反之,冬至阴之极而阳生。对应的是复卦,复是返本,一个阳爻返,阳消阴,将逐渐消去五个阴爻。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可喜可贺也。

按照《易经》的规律,冬至前后,做好这3点,来年做事更有精神,称心如意

冬至宜蓄养,不宜操劳。

《易经》复卦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简单地说,古人在冬至前后,放假休息。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可见,冬至宜休养,积蓄阳气,不宜操劳

养足阳气,积蓄能量。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至之后,天气越来越寒冷,人们应该顺应自然,吃好身体,养足阳气,积蓄能量,为来年开春养精蓄锐。

冬天不适宜节食,不适宜经常做剧烈运动。

有些自律人士,寒冷的冬日零下几度,仍然戴着口罩坚持跑步,其实这种自律,并不符合自然规律。

冬至一阳初动,要养好根基。

宋朝易学大师邵雍,做了一首冬至的诗:“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子,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子;子之半,是指一个新周期刚开始起步,萌动之时。

冬至子之半,一阳初动,一缕阳气萌生,要养好根基

从冬至起,进入三九严寒,要吃好穿暖,如果阳气受到阴气的侵犯,人就会受寒,不自觉地埋下隐形的病灶,影响下一年的精神状态和运势。

我自己学《易经》,懂规律,也要做到知行合一

比如说,夏天坚持跑步,冬天就不跑了,改为散步,以静养动,吃好睡好,保护阳气。等明年天气转暖,大地复苏,燕子归来,再开展新的活动和计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