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魚說史

有沒有小夥伴和曾經的我一樣,對於古代帝王的諡號、廟號、年號傻傻分不清楚?

想想也是哈,名字本來就只是一個代號,而這些帝王一下子又有那麼代號,讓人分不清東西南北,真是傷腦筋。

如果您看了《明朝那些事兒》就會對這些“號”有所瞭解。

諡號是指帝王或者君主去世之後,後人給予他的評價,我們對於春秋戰國時期君主的稱呼,如秦武王、趙武靈王、齊威王等等,便是這些君主的諡號。

從秦漢之後到明清之前,這段時間裏,我們更習慣用廟號來稱呼帝王,廟號是指皇帝去世之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

到了明清時期,對於帝王又出現了新的叫法,諡號、廟號就用的不多了,而年號又開始流行了。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新皇帝繼位便是新的開端,皇帝會起個年號,而用這個年號的第一年,便稱之爲元年。

年號是漢武帝首創,年號爲建元。

不過在明清之前,一個皇帝有很多年號,明清時期的皇帝便不怎麼換年號了,所以後人便以習慣叫他們的年號。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我們習慣稱之爲明太祖,也有人稱呼他爲洪武皇帝,前者就是他的廟號,後者就是他的年號。

而他的諡號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抱歉,我連讀着都費勁,更別說記住了。

一般就廟號來說,開國皇帝稱“祖”,第二位皇帝稱爲“宗”,後面也是一樣,但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卻被稱爲了明成祖,這是爲何?

因爲他從自己侄子建文帝手裏搶走了皇位,那麼問題就來了:建文帝坐擁天下,軍隊強大糧草充足,爲何讓燕王朱棣贏了江山?

我們就透過《明朝那些事兒》來分析這次事件背後的原因。

作爲草根出身的皇帝朱元璋,他能建立大明王朝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他的權力慾十分強,絲毫不屬於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

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就對輔佐他打天下的功臣來了一個肅清治理,以至於明初的功臣們能得到善終都是一個奢望。

不過不得不說,朱元璋是一個非常合格的父親,尤其是對於他的長子朱標來說,朱元璋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好爸爸,朱元璋繼位之後,就迫不及待地把朱標立爲了太子,並且向天下人表明了他的江山就是要留給朱標的。

即便朱元璋再有能力的兒子,如朱棣等人,也不得不收起覬覦皇位的心。

可是朱標太不爭氣,年紀輕輕便去閻王爺那報道去了,這讓朱元璋很是傷心,不過好在朱標還爲朱元璋留下了皇長孫朱允炆,於是乎,朱元璋就把對朱標的愛,全部都給了朱允炆。

當然也包括那個本該屬於朱標的皇位。

有了爺爺的偏袒和肯定,朱允炆的小日子倒也過的不錯,爲了讓朱允炆當一個清閒地皇帝,朱元璋還把自己的其他兒子都分封去了外地做藩王,意在讓他們拱衛京師。

朱元璋的打算其實並不差,也是把能爲朱允炆做得幾乎都做了,就這樣朱元璋依依不捨告別了人世間的美好,朱允炆當上了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是爲建文帝。

建文帝當了皇帝,也拿到了爺爺留給他的一手好牌,可以說他即位之初是坐擁天下,軍隊強大,糧草充足,在當時隨便挑出一個叔叔級別的藩王,他都能強力碾壓。

燕王朱棣自然也不是對手。

但建文帝卻把這手好牌給打的稀巴爛,這就好比在鬥地主的棋牌遊戲中,本來能打出個順子的,建文帝偏偏拆成了單張,本來能用王炸來個絕殺,建文帝偏偏只炸了一個單張三。

可是建文帝實在是太急了,尤其是看着他的那些叔叔們在外面佔山爲王,他心裏就如喫了一個綠頭蒼蠅,異常噁心。

於是在他當上皇帝之後的第二個月,便雷厲風行做出了一個讓他的叔叔們無法接受的決定——削藩。

本來這些藩王所在的外地並不如京師繁華,但好歹也能在裏面喫香的喝辣的,削藩就等於要了他們的命,但是建文帝根本不考慮這些,他覺得只要自己想讓這些叔叔們去要飯,他們只能去要飯。

爲了測試一下各地藩王的動靜,建文帝就拿實力最小的周王朱橚來開刀,結果反響不大,這讓建文帝覺得削藩根本沒事,於是他又一連解決掉了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岷王朱楩。

五位藩王相繼倒臺,其他藩王如坐鍼氈,尤其是實力最大的燕王朱棣,他自知建文帝接下來便會動自己的奶酪,他不得不反。

建文帝和燕王的戰爭還是不可避免地爆發了,在叛亂開始初期,燕王兵力上並不優,他的軍隊只有十萬人,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他也沒有能夠控制任何其他領土。

反觀建文帝,他有一支三倍於燕王軍隊的常備軍,並且擁有全國的經濟,還廢除了幾個藩國,勢力之強,讓燕王瑟瑟發抖。

隨着叛亂初期,燕王喫了幾個悶虧,建文帝也打了幾個小勝仗,這讓建文帝徹底發飄了。

各位看官請注意,如果在此時建文帝想依靠糧草充足來和朱棣打個持久戰,他依然還有勝利的希望。

但他太渴望要叔叔們的地盤了,並在謀士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等人的建議下,建文帝決定和朱棣硬剛。

朱棣是什麼人,是常年在邊關打仗的人,他手下的士兵強悍不說,他自己對打仗也有着清晰的認識,至少在經驗、遠見上都要比建文帝和他百無一用的儒生謀士要高很多。

朱棣選擇的是作戰方案是快,他的目標是直搗黃龍,把南京給攻下來,把建文帝給收拾掉,自然一切就結束了。

還別說,兵行險招的燕王還真成功了,當燕王打到南京城下的時候,谷王朱橞與曹國公李景隆開門迎降,京師就這樣被破了。

建文帝一敗塗地,在燕王軍隊進入京都之後,建文帝的皇宮就起了大火,火勢被撲滅之後,只發現了幾具不能辨認身份的殘骸,皇宮的太監說這其中就有建文帝。

由此可見,建文帝坐擁天下、軍隊強大、糧草充足,最終卻讓燕王朱棣贏了江山,並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建文帝削藩太着急了,如果他能等等,情況就會不一樣。

戰爭打起來之後,如果建文帝能夠制定正確地作戰策略,充分發揮經濟優勢,情況也會不一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