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雖然和中國相距不遠,但是在古代交際卻很少,神祕的大海成爲了兩國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彼此之間也互不影響其發展利益,所以千年來兩國之間的戰爭也屈指可數。

從古到今幾千年,有史記載的中日戰爭一共只有五次,除了抗日戰爭外,不難發現前四次戰爭都有一個鮮明的共同特點,那就是觸及到了兩國核心的發展利益,即朝鮮半島控制權的問題,甚至對彼此構成了極大的戰略威脅,因此展開了戰爭。

實事求是,古代中國對日本的認知還是比較匱乏模糊的。

根據文獻資料來看,中國人最早意識到日本這個國家存在是在東漢時期。唐朝的時候雙方開展了規模性的經貿文化交流,加深了彼此進一步的瞭解,但並沒有達到更深層次的熟知。到了明清時期,中國人認知日本的內容依舊存在着不少的缺陷。

康熙否定施琅的建議,也是經過全面衡量得出的正確認知。

首先,清朝在航海技術上不夠成熟,征伐日本困難重重。

在明清兩代數百年海禁、閉關鎖國的背景下,中國航海事業發展遲緩,艦船技術水平沒有長足進步,面對海洋上不可預知的驚濤駭浪,大軍團近海作戰都喫力,更別說進行遠航作戰,後勤補給也是個困難。同樣,日本也如此。

而且當年元朝數次東征,鎩羽而歸的慘痛教訓歷歷在目,天時、地利成爲了日本能夠獨善中國宗藩體系其身的根本原因。

其次,當時征討日本得不償失,反而清朝內部邊境問題顯得突出。

日本四島人口稀少,自然資源匱乏,國力遠遠不及大清,更談不上構成戰略威脅,晚清之前清朝統治者也從未把日本視爲對手,反而成爲被鄙夷看不起的彈丸小國。

而且康熙時期清朝內部不穩定因素太多,西南、西北、東南地區戰事未了,國內統治根基不夠牢固,統治者也無暇顧及跨海東征,退一步講,即便是攻下了日本,管理成本也非常高昂,得不償失。

康熙時期,恰逢日本德川幕府統治時期,日本高層對清政府還是比較友好的,清廷沒有攻日的政治理由。

最後,施琅始終沒有得到清朝統治者的絕對信任。

施琅本就是臺灣鄭氏將領,迫不得已才投降了滿清,降反之間一直不受滿清統治者的信賴。

令施琅攻臺也是康熙出於試探性的決斷,而且臺灣大勢已去,清軍有壓倒性的優勢,又得到熟知臺灣地形的施琅相助,打下臺灣易如反掌。

但是對於日本,即便是不考慮客觀原因,康熙也是不放心用施琅去攻日的,一旦沒能攻下日本,或者是施琅擁兵自重,清朝都難承其重。

綜上,古代日本位處孤海之上,封閉的地理空間保障了它的國防安全,在技術不夠成熟的條件下,在古代幾乎沒有受到陸地大國攻擊的機會。

其實即便是日本在陸地,也未必就會被滅國,參考古代中國周邊的越南、天竺、高麗,都有其獨有的生存方式,攻佔的成本很高,而古代中國,無心更無力輻射更廣地區,只要將其納入到自己的朝貢體系之中,承認亞洲霸主的地位就可以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