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感情錯綜複雜,說不清楚,道不明白。有時可以和自己不喜歡的人假裝感情很好的樣子,有時和陌生人一次簡單的交談就親如知己。

有些人只是生命的過客,匆匆而來,匆匆離開。即使帶來了深刻的記憶,但改變不了我們最終的生活。

無論是交友還是戀愛,想要保證長期的有質量聯繫,兩人之間必須有長久舒適的關係。和對方在一起,如果打心眼裏煩感厭煩,相處起來會渾身不自在。

和自己喜歡的人待在一起,幹什麼事都很有趣。能夠理解自己真正的想法,會用一生陪伴。

在男女關係之間的生活中,舒服是相處的潛規則。

舒適感永遠是兩個人交往的先決條件

曾在知乎看到這樣一句話:“人和人相處,最舒服的狀態,就是自然。你不用討好我,我不用巴結你,相處隨意,交往安心。”

一段感情以平等的姿態進行交往,你不勉強我,我不委屈你,有了相互理解的狀態,兩個人的感情越來越深。

舒服是前提,有了舒服的狀態纔有交往的可能。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抱怨“我一聽他開口就煩”,但是又不得不忍耐,直到最後。表面上相安無事,內心早已反感無比,甚至想要儘快逃離。

在不適合自己的圈子中,你的特立獨行是別人眼中的矯揉造作。得不到理解,彼此漸漸生疏,直到最後再也不聯繫。

聊天有共同的話題,生活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三觀契合纔是最好。在人生中,無論是伴侶還是朋友,我們都願意和志同道合人共同走下去。

有共同的目標,纔不會成爲局外人。人活一世,不是每個行爲都能被人理解,糾結太多,擾亂於心,只要有一個人真正懂你,就不必再過多解釋。

讓自己處在最好的狀態,生活的質量會有所提高。每天過的舒心,便不會胡思亂想。專注於提高自身,活成最好的模樣。

真正的朋友相處從容,無需回應

現在很流行的一個詞:無需回應式友情。真正的朋友,絕對不需要時刻回應。

在“無需回應式友情”中,朋友不必刻意聊天,也不必一直保持聯繫,但這並不影響兩人之間的關係。想發消息就發,不必在意對方是否回覆。聊着聊着人不見了,幾天之後還可以繼續愉快玩耍……

兩個人在一起,不用顧慮,不會尷尬。從白天到黑夜,說個不停,笑個不停,不用做很多事情,就簡簡單單的聊天,便是無比的幸福。

不屬於自己的圈子,就不要過度融入,想和別人一樣,但其他人的生活狀態是否適合你?圈子不大,乾淨就好,懂你的人自然會懂你萬分。

無效的社交浪費時間,和有意義的人待在一起纔是真正的提升。在交談中能受到潛移默化的指引,這纔是真正良師益友。

來去自如是愛情最好的模樣

兩個人在一起,沒有合不合適,只有願不願意。合適的兩個人未必幸福,但願意爲對方做出改變,才能相守終身。

彼此謙讓一點,維持最好的相處狀態。在一起時輕鬆自在,生活的甜蜜可想而知。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一輩子的相處,是點點滴滴的見證。

一個人時瀟灑自在,結婚之後無形的壓力撲面而來。不懂得謙讓,再熱情的愛都會被現實澆滅。讓感情長存,需要做出犧牲。

一點點的改變,是愛的表達,是幸福的澆灌。看到對方心煩意亂,就不必追問到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心世界,不想讓外界觸碰,不願讓痛苦再現。

多一點尊重,少一點干涉,真正愛你的人,會告訴你一切,你所做的是要多一分信任。夫妻相處,不是相顧無言,而是安閒自得。做好自己的事,給對方足夠的空間。愛情不是壓力,佔有慾要可而止,來去自如的愛情,是最好的放鬆狀態。

兩個人相互依偎,共同欣賞一部電影,不必過多討論,卻能夠給彼此最大的溫暖。

舒適感是舉手投足的優雅大方和穿衣打扮的氣質端莊

舒適來自於方方面面,不只是言行舉止,更是形象外貌。很多時候,有些人只看一眼,就讓人想要靠近,並不是他多麼漂亮,更多的是他的氣質涵養。

保持最好的狀態,以積極的姿態應對生活的每一天。微笑是每個人最強的武器,放開自己,你會遇見更多的機會。

每天出門前,整理好自己的衣着,準備好一天要帶的東西,生活有條有理,人生纔可步步爲營。做好規劃,定好任務,成功不會一蹴而就,但也需要階段的目標。

自身優秀,會吸引不同的人向你靠近。想要保持長久的舒適感,吸引力必不可少。舉手投足之間透露着成熟和大方,和這樣的人共事踏實放心。

形象永遠走在能力之前,對穿着的認真,是對工作的態度。第一眼很重要,第一印象會產生持久影響。時刻保持整潔,大家都喜歡和一絲不苟的人交朋友。

很喜歡金牌調解員胡劍雲說的:“人這一輩子,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一定要和舒服的人在一起。覺得累了就躲遠一點,取悅別人,遠不如修行自己。寧可高傲的孤獨,也不願委屈的將就。和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才能活的不累。”

如果在這個世界上,連自己都不願意順從於心,那就更不會有人照顧你的感受。而世界的一切美好,都將會成爲你的委曲求全。

人活一輩子,不爲任何人,只爲自己。被左右的人生,不會收穫真正的快樂。和真正懂自己的人在一起,真心理解,讓人心安。

舒服一點,自在一點,交友舒心讓友誼持久,婚姻舒適讓愛情長存。發自內心才願意真心相待,過分遷就顧此失彼。

只是過客,就不要迷戀繁華。屬於自己的世外桃源,也許就在不遠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