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首圖講壇·鄉土課堂”開講活動現場。本網記者 呂家佐/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呂家佐)2021年1月2日,以“漫步歷史長河 弘揚北京文化”爲主題的“首圖講壇·鄉土課堂”2021年度開講儀式暨新聞發佈會在首都圖書館舉行,首都圖書館館長王志庚,北京市社科聯、社科規劃辦黨組成員、副主席榮大力,北京史研究會會長李建平等出席。首圖直播間、快手、微博、西瓜視頻、嗶哩嗶哩5家平臺同步直播,據統計,總觀看量達23.1萬人次。

鄉土課堂是首圖講壇的品牌活動,立足於北京鄉土主題,以科普化的語言向市民傳播北京的歷史文化。每週六上午開講,自2003年1月開辦以來,已累計舉辦講座843場。

首都圖書館館長王志庚總結2020年“鄉土課堂”。本網記者 呂家佐/攝

開講儀式上,王志庚在總結2020年“鄉土課堂”的開展情況時說,這一年,“鄉土課堂”通過互聯網平臺開拓公共文化服務新形式,多渠道滿足公衆的文化需求,共舉辦講座30場,服務聽衆1780萬人次,媒體報道及自媒體發送百餘篇次。“鄉土課堂”重新策劃選題、搭建線上活動平臺、拓展新媒體宣推渠道,實現從線下到線上的轉變。受衆從每場線下二三百人增至如今線上的幾十萬人次,讓很多外地聽衆也能夠通過首圖直播間認識更鮮活的北京。新穎的選題是鄉土課堂充滿活力、持續發展的制勝法寶,2020年重點打造了立足文旅融合的“雲遊北京城”系列講座、傳播傳統文化的“四庫全書”系列講座、聚焦經典文學閱讀的“《詩經》裏的花”系列講座,並挖掘傳統節日文化內涵推出“不知秋思落誰家——文學作品中的中秋節”、“九九重陽節——談文學作品中的重陽書寫”、“冬至祭天——天壇祭天禮儀賞析”講座。鄉土課堂挖掘活動精粹內容,通過圖文並茂又輔以完整回看視頻的深度推文,在首都微信公號持續輸出,深化活動成果的二次推廣。新一年,鄉土課堂將繼續立足北京特色文化,以文旅融合爲動力,着力講好北京故事。

北京史研究會會長李建平發佈2021年“鄉土課堂”講座計劃。本網記者 呂家佐/攝

李建平現場發佈“鄉土課堂”2021年度講座計劃。在新的一年,“鄉土課堂”將繼續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爲主旋律,以北京歷史文化爲根基,開展“魅力中軸線”、“中華禮樂文化”、“我們的節日”等50餘場系列文化講座。“魅力中軸線”系列將以更加豐富的形式和多樣的角度向市民展示中軸線上的建築、街道、廣場、園林、景觀環境,並將開展實地走讀活動;“中華禮樂文化”系列將爲讀者展現中華傳統禮樂文化的起源、傳承和價值以及禮樂背後的文化蘊涵;“我們的節日”系列側重於從文學作品的角度去解析中國傳統節日風俗。

北京市社科聯、社科規劃辦黨組成員、副主席榮大力致辭。本網記者 呂家佐/攝

榮大力在致辭中表示,“鄉土課堂”自創辦至今的18個春秋歲月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北京歷史文化知識、立足京味文化、鄉土題材開展講座,融入市民文化生活之中,吸引很多聽衆,取得很好的社會效益,成爲京城百姓文化生活的亮點和北京社會科學普及活動的名片,在創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北京城市的脊樑與靈魂——聊聊咱北京中軸線》新年首講現場。本網記者 呂家佐/攝

在講座環節,由北京電視臺主持人阿龍主持,李建平與北京古都學會會長王崗作了題爲《北京城市的脊樑與靈魂——聊聊咱北京中軸線》的新年首講,拉開了“鄉土課堂”2021年度講座的帷幕。兩位專家圍繞中軸線的緣起與發展、特色與價值及重要的物質文化遺產,讓讀者更深入認識歷經八百餘年發展的北京城市脊樑。

活動現場,天橋印象博物館藝術團帶來了具有濃厚京韻特色的曲藝表演——北京琴書《郭守敬治水》、耍飛叉、花式快板《長安街上逛花燈》《花板表演》。

北京琴書《郭守敬治水》表演。本網記者 呂家佐/攝

耍飛叉表演。本網記者 呂家佐/攝

花式快板《長安街上逛花燈》《花板表演》。本網記者 呂家佐/攝

附件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