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主古裝劇最近不怎麼喫香了,從《了不起的女孩》到《流金歲月》,越來越多的導演開始將目光投向雙女主題材作品,相比主角光環加持下的個人主義,兩個相互扶持的女孩更能激發觀衆的共鳴,歸根到底,這還是源於國人深厚的文化底蘊。

《流金歲月》這部劇算得上一個驚奇之作,它改編自亦舒的小說,並且電視劇的主創團隊是《我的前半生》原班人馬,值得一提的是,後者同樣是亦舒的小說。

我們不用刻意去誇獎亦舒的文學造詣有多高,我們只需要在《流金歲月》中看蔣南孫和朱鎖鎖的故事線,便能夠體會到作品的精髓。

《流金歲月》之所以能夠獲得好評,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它並不只是一部“磕CP”的劇,更多是通過兩個人的生活來體現一個更大的羣體的真實生活。

其實“磕CP”不亞於原先的飯圈文化,當一個小衆的視角被拿到檯面上,必然會影響整部劇的觀感,誠然劉詩詩和倪妮戲內戲外都很好磕,但我想我們的目光應該集中在兩個人的故事上。

優秀的故事是影視劇成功的基礎,而一個優秀的故事需要完善的邏輯鏈和合理的佈局,這一點《流金歲月》做得很好,同樣成爲它吸引觀衆的點。

這部劇吸引觀衆的點首先便在兩個高顏值的女主身上,誠然在網紅臉氾濫的現在,倪妮和劉詩詩依舊是顏值站在頂峯的女人,誇張一點說,這一對雙生花即便只靠着顏值,也能夠撐起整部劇。

除了顏值之外, 兩個女主的差異性是最大的看點,整個故事根據兩個女人的差異性而展開敘述,都說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兩個女人不同的家境和麪對的生活環境便是最明顯的矛盾,爲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實現自我獨立,兩個女人並肩向上。

傳統大女主的作品往往會陷入一個怪圈,那便是女主不得不依靠其他人的力量來完成目標,比如上司的見色起意或者男友的資金支持,這便讓"女性自強"的人設充滿諷刺意味。

而《流金歲月》卻通過雙女主的設定避開這個設定困局,劉詩詩和倪妮兩人分別飾演來自不同環境的兩個女孩,她們條件迥異,卻用屬於自己的方式獲得成功。

我們在劇中可以看到兩個女孩各自成長的故事,兩人分別代表了不同階層的狀態,因此涵蓋了更多層面的觀衆,畢竟現在絕大多數的女孩子在心境上都和這兩個主角類似。

豐富全面的人物設定並沒有掩蓋故事的精彩,可以說《流金歲月》一開始就沒打算披着職場劇的外皮,它只是單純講述兩個姑娘的故事,以此來投射觀衆的自我映像,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討巧手段。

可以預計的是,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雙女主題材的作品必然會大量出現,而《流金歲月》能夠作爲一個模版供後來者參考,同時它給後面的創作者提供一條新的道路,讓創作者不必按照傳統的"職場皮、戀愛心"來構建故事,這算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