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共鸣”,肯定不是只有少数人才能产生的,不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共鸣。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让多数人产生共鸣,体会文学作品“当事人”的情感。如果只有少数人才能产生共鸣,证明文学作品很失败。

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刘备带领文臣武将创业艰辛的形象,就呈现在读者面前。读《出师表》而动容,也不是说非得是居于高位的人才能感受到。

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对父亲买橘子的动作细节描写,使得“父亲”这个形象,高大上起来,每一个读者读到此,都忍不住掉眼泪。

阎连科的《日光流年》,对苦难描写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对蓝四十的刻画,更让人悲痛。

不过我不是要列举文学作品中的种种让人感动的描写,而是提出自己的一点个人偏见。

苦难文学,从相对角度上来说,“比较”好写——加了引号的意思是,是想从另外角度来阐述,而不是说苦难文学真的好写。像《平凡的世界》虽然技巧和文笔都谈不上优秀,但之所以能获得多数人的认可,我觉得主要的还是在于对“苦难”的“崇拜”。“苦难”一直被视为一直高尚的道德。比如说某某人受过苦,经历过洪水和地震,挖过海河,老一辈的人这么一讲,年轻人都觉得长辈了不起。即便你不写成文学作品,“长辈”的形象也足够高大上。所以,多数人对《平凡的世界》能够产生共鸣。

“苦难”其实不仅仅是一段经历,而是大多数人的一种共同语言。只要你经历过苦难,对方毫无疑问地就能够理解你。当然这种苦难属于大背景下的,比如老一辈经历过的那些事儿,今天就是创业的艰辛了。

前几年流行的《人间失格》,其实是少数人产生了共鸣——主要是患了心理疾病的读者(比如抑郁症),没有患抑郁症的读者也能产生共鸣,我觉得还是同情叶藏的悲惨经历。

其实我看《人间失格》的时候,觉得叶藏虽然悲惨,但表达情感的时候,会给人一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嫌疑”。当然叶藏的痛苦,我觉得属于“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叶藏和一个女人一起跳水自杀未遂后,被家里断了供,后来有女人提供他住所和金钱资助。我对书的细节一般不怎么记忆,反正叶藏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直有女人(或男人)关怀他。但是也正因为他获得了很多女人爱,他反而痛苦。

《人间失格》里面,看到作者的不断诉苦,然后不断地去批判周围人的虚伪。像是学生一般。

有些人不理解《人间失格》里面叶藏的痛苦,觉得这部小说是宣传消极思想,颓废思想。而反驳者说:你没有感同身受过,所以不理解。

比如有人无法理解电影《少年的你》,无法理解校园欺凌。反驳者说:你没经历过,所以不理解。

我觉得一个只有少数经历过的人,才能理解一种情感,这种作品是非常失败的。

少数人经历的痛苦,如何让多数人体会到,这需要作者去思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