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和内容无关。

文学有用吗?文学是必需品吗?很多人都认为文学没用,或者说文学的用处在于“毫无用处”。很多人认为,文学是生活的调料品。这么说来,打工诗人许立志,明明物质条件不好,还要在那里写诗歌陶冶情操,这纯粹是不务正业——你应该先管理好生活,再写诗歌。

我的文章一般都是谈感想,缺乏理论深度。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我也只能在一个狭窄的写作领域谈感想,也因为如此,我的自媒体号也赚不了钱,纯粹写着玩儿——中文系出身或者业余学习理论的,比我强了千万倍,这些人的文章更有营养,而不像我这种看了开头也没啥看头了。

相对于理论,我更喜欢写作,因为写作要比理论“更实际”一些,写作就好像枪炮,可以直接对敌人开战。当然,如果有条件,理论加写作能力,那当然是上上之选。

关于谈如何写作,我只有一点粗浅的经验。不过我觉得写作这东西,你看多少理论也没用,重要的是你拿着自己的作品,让专业的人去鉴赏。

其实我有时候并不觉得写作就如何如何伟大,我觉得写作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比如许立志这种)。不过我觉得,一个诗人也好,作家也好。作品除了让作家本人受益,更重要的是让其他人受益。而不是读了作品,只佩服作家的水平,而忘了作家的目的。

文学是否是必需品,我觉得在和平年代,文学是必需品。战争年代,文学是精英的必需品。

有人常说“逆境成就人才”。古人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些言论是否正确,我觉得属于见仁见智。一个人如果成功了,你可以这样说,显示出你的牛X来。但不是所有处于逆境中的人,都能成为人才,也有可能直接跳楼自杀了。

文坛现在的铁西三剑客,在互联网繁荣的今天,开始写上个世纪的“东北下岗潮”,忽然就在文坛大火了。铁西三剑客中的一个作家,谈及为什么今天才写东北下岗潮,说有些情感是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明白的,所以现在才写东北下岗潮的故事——不是原话。

我觉得,一个人受到的心理伤害,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什么都吃,甜的咸的,油腻的,还熬夜。一个人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身体好,熬夜和胡吃海塞不算什么,但是到你年老的时候,你以前的放纵都会让年老的你埋单。

一个人受到的心理伤害也是如此,其实有些事情,在你还是中学生的时候,觉得受到的伤害可以暂时忽略,觉得和父辈受过的苦比,算不了什么(他们也经常这样教育),但是到了你越来越年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以前受到的伤害,就会吞噬你的生活。这个时候,你就会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你现在的生活如此。写作不是一味地讽刺,而是反思。

苦难文学相对来说,比较好写,因为你即便水平不是很高,偶尔也能写出影响大多数人的作品来。比如你的痛苦可以在作品里可以”直抒胸臆”,不用拐弯抹角。有人曾问过,如果挑选当代四大名著,会如何挑选。《平凡的世界》是多数人提到的符合当代四大名著标准的作品之一。其实作为“苦难文学”系列代表,我觉得至少你要挑选一部文笔和叙事能力尚可的,就算不挑选阎连科的作品,那也得是《白鹿原》。

但是今天的某些事情,你就不能“直来直去”地写痛苦了,需要用反讽,心理反向描写,等等,总之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直来直去的叙事,容易让别人觉得你像废物(特指某些题材)——要想不让别人觉得你是废物,你就得自称废物,以废物的视角来叙事。其实,《人间失格》作者太宰治以丑角的视角来叙事,本身是一种故意性,想以贬低自己的角度来批判社会,而且表达痛苦也是直来直去的——我假装早熟,别人就传说我早熟《斜阳》太宰治虽然以丑角的视角来叙事,但他并不自卑。他不是一个自卑的人。自卑的人写小说,虽然也以丑角视角来叙事,但只是批判自己,不批判别人。当然了,也不是说,上了岁数的作家,水平就一定高。年龄只是作家创作出好作品的一种可能性优势,但不是必然优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