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凱迪

在今天的東南亞海島之上,南島語族的東南亞人佔據了絕對主力。

據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一份統計,操南島語的民族及他們的支系在印度尼西亞有1.6億,馬來西亞有1400萬,菲律賓有5000萬,這些操南島語系語言的人又被泛稱爲馬來人,也有人把他們泛稱爲印度尼西亞人。在我們的固有觀念中,總會覺着這些熱帶地區的土著居民自古以來都是生存於此。實際上,這些所謂的馬來人可能來自中國,與我們熟知的“百越”關係密切。

圖/馬來人

01 風格迥異的中國南北

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當時中國的北方還處在龍山文化的最後輝煌時刻,以陶器、鼎、 鬲爲代表的中原文化在黃河流域大行其道,也爲北方夏商周三代的文明奠定了雛形。

然而,當時長江流域及以南的居民卻與居住在遙遠的黃河流域的漢族的先民迥然不同,以良渚文化爲代表的南方稻作文明不僅在生活方式上不同於北方,在器物上更是採用了北方少有的玉圭玉璧與玉玦等大量玉器來作爲權力的象徵,與北方鼎足而立,也就是後世所說的“成鳩氏之國……兵強,世不可奪”。當時的中國南方雖然與北方文明迥異,卻與東南亞地區在文化上、民族上和語言上卻有着密切的聯繫。

圖/良渚文明

02 吳越語與馬來語的驚人相似

自周代開始,江浙一帶始終是吳越兩大族羣的領地,他們所使用的古代吳越語更直接塑造了今天江浙一帶的諸多地名,然而這些殘存古代吳越語的地方與今天的馬來語卻存在着莫名的緊密聯繫。

在語音方面,馬來語的Oe音,即u音,特別衆多,如Boe(Bu)、Doe(Du)、Dioe(Diu)、Foe(Fu)都是馬來語的常用語言,而反觀江浙一帶中國地名,“無”、“餘”、“諸”、“夫”、“朱”、“句“、”烏”、“於”等字,這些字均屬於u音。再如我們熟悉的地名與吳越人名“姑蘇”、“烏程”、“無餘”、“無疆”、“無諸”、“句容”、“句章”、“餘暨”、“餘祭”、“餘善”、“夫差”、“諸暨”、“諸樊”、“諸稽”等等,幾乎可以說是不可勝數。這種語音上的驚人雷同並非偶然,實際上是馬來語與古代吳越語的緊密聯繫。

除此之外,在我們今天熟悉的江蘇吳語的“阿儂”(0-nung,本音爲0-lung,今南京還保留着發音)或越語寧波話的“阿拉”、“我寥”(O-lang)等語,實際上與馬來語的“奧朗”( Orang)一詞語出同源,是貨真價實的共同祖先。

03 源出一脈

除了語言上的類似外,今天我國的傣、泰、壯人民以及操閩、粵方言的人的人種體質與今印尼人種具有較多的相似之處,首先是多數眼穴較深,鼻樑塌扁,膚色偏深,顯然和馬來人種有着近親關係。

圖/廣東人的長相

在中國的古史文獻中,我們同樣能找到關於這場遷徙的部分佐證,《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曾經記載說,楚滅越之後,楚威王“大敗越,殺(越)王無彊,盡取故吳地至浙江…而越以此散”。越國滅亡後,越國的王族子孫,彼此爭立,“或爲王,或爲君,濱於江南海上”。大量越人在國家滅亡後向南深入海島之中,沿着島鏈不斷南遷,最終散播在東南亞的諸多海島之上。

據《越絕書》卷8記載:秦統一後,“因徙天下有罪謫吏民,置海南故大越處,以備東海外越,乃更名大越曰山陰”。這裏提到的“東海外越”,恰恰是那些已經遷徙到東南的越人故民,秦人明晰他們在海上的力量,因而對其保持着嚴密的防備。

圖/標準的馬來人長相

總而言之,馬來語族與百越人在人種體質與語言層面都有着驚人的相似,這些曾經的越人在遭遇北方華夏力量的戰略壓迫之後向南星散,最終成爲了今天馬來民族的先民,只留下江浙一帶那些獨特的地名爲今人所追憶。

參考文獻:

1.東南亞史

2.史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