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纤维对肠道菌群的健康和人体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与人体的肠道微生态息息相关,由于其具有不易被消化的特性,在上消化道消化过程中不会被分解。而肠道中的微生物却含有代谢膳食纤维的酶,可以将其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丁酸对健康具有重要的益处。

一、它们能制造不利于病原体和致

病菌生长繁殖的环境。

二、可以增强肠道屏障和肠粘膜,强化免疫反应。

三、可抑制炎症,维持肠道细胞的健康,并且能帮助识别和消除可能导致结直肠癌的DNA突变。

四、可以促进大肠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五、丁酸还是人体结肠上皮细胞的能量来源。

另外,膳食纤维还具有滋养肠道微生物,增强饱腹感,抑制饥饿感,减少能量摄入,刺激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水平等作用。

如何科学的摄入膳食纤维?

一、应注意摄入膳食纤维的多样化

膳食纤维的功能类型有多种,它们对发酵的敏感性和滋养肠道微生物的能力各不相同,肠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利用膳食纤维的种类和能力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膳食纤维在促进肠道健康和功能的能力差异很大。所以,摄入膳食纤维的多样化可以让整个肠道都具有膳食纤维的发酵以及产生短链脂肪酸和其他有益的代谢物质,从而促进整个肠道的健康。

二、要注意多摄入天然植物

与加工食物相比较,天然全植物性食物不仅纤维含量高,且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其它营养物质。现代社会的食品加工过程大大减少了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如:小麦、稻谷等去除了外壳和麸皮、水果榨汁等,在加工过程中丢弃的恰恰是大量的膳食纤维。所以,对于缺乏膳食纤维的人,应尽量食用天然植物。

三、要注意不要突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如果以前的饮食习惯中很少摄入膳食纤维,突然增加摄入量会引起腹部不适或增加肠胃胀气,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循序渐进、均衡摄入,简单的说就是将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合理分配到一日三餐中。

根据世卫组织的建议,每日应当摄入25-30克的膳食纤维,以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降低肠道细菌吞噬肠道黏液破坏肠道屏障功能及罹患各种慢性病的风险。那么怎样吃才能达到25-30克膳食纤维的标准呢?

其实不难,每天吃250-400克的粮食,其中粗杂粮不少于5O克;400-500克的蔬菜;50克左右的大豆或豆制品;200-400克的水果。把以上食物合理分配到一日三餐之中,长此以往,就会使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肠道的粘膜屏障健康,增强免疫力,防控肠道疾病的发生。

名词解释:肠道微生态是由肠道菌群、肠粘膜上皮组织和肠道粘膜免疫系统等三个部分组成的一个系统,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完成肠道的粘膜屏障功能。

名词解释:人体中存在着一群丰富多样的微生物,其数量远超人体细胞的数量。有百万亿个微生物和千万亿病毒栖息在人体的各个部位,包括:皮肤、眼睛、口腔、呼吸道、肠道和阴道。而肠道菌群是人体微生物群落中最大的一部分,因它是人出生后发育形成的,所以被称为“获得性器官”。这个“器官”在人体代谢和免疫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