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上市已經有了一段時間,對於這一代的第8代高爾夫,大衆的宣傳口號是“數字化”,重點絕非機械上性能上的提升。那麼,如何看待數字化的第8代高爾夫,它是否和以前的高爾夫一樣讓人充滿激情,讓人充滿渴望嗎?

不難發現,在國內自主品牌的數字化,似乎要比一衆的合資品牌要來得快許多。不管是造車新勢力,小鵬、蔚來還是理想。在車價不高的情況下,依然可以拿出近乎全套的數字化方案,比如功能豐富且完善的中控系統以及車機互聯繫統,以及諸如OTA升級,自動化駕駛技術等等。的確,在一些價格較高昂的BBA車型中,這類的配置也是層出不窮,但是在一些價格較爲親民的合資車上,這些配置往往是缺失的。

爲什麼會缺失原因很簡單,因爲成本。對於自主品牌的造車理念,合資品牌車,大多在成本上有所考量,爲了價格有競爭的優勢,所以在數字化科技配置上,合資品牌轎車的步伐往往是偏慢。尤其是在緊湊級領域,尤其是像卡羅拉或者是思域,亦或是雷凌以及軒逸這類較爲主流的合資品牌緊湊級車上。也許,這些車型的可靠性,耐用性都比國產品牌轎車要好得多,單論配置,似乎還停留在多年前的水平。中控的屏幕尺寸的確夠大,但智能化是不足的,而且,在低配的車型上依然是保留指針式的儀表,這麼做無可厚非。畢竟要考慮成本,也要考慮一個企業的盈利。

所以很多人在選車的時候就顯得無比糾結,到底是要選擇配置天頂星的自主品牌汽車呢,還是選擇配置幾乎沒有的合資品牌緊湊型車呢?如果想要較爲完善的車內科技配置,則意味着要拋棄較爲穩定的機械品質,以及較爲優秀的燃油經濟性。這便讓很多的消費者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在數字化和可靠性之間難以抉擇。

所以第8代高爾夫的橫空出世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它不僅僅是一臺合資品牌汽車,還是一臺完善的數字化高爾夫第8代。其實,在第8代高爾夫身上,最明顯的變化莫過於智能的駕駛輔助系統的加入。比如像主動制動、自適應巡航以及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這種。相比於很多車型而言,由於具備了更好的處理器以及更高效的處理系統,整個智能駕駛輔助的體驗是很多車型所無法比擬的。高爾夫身上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猶如一個駕齡長達20年的老司機,能讓司機和乘客都感到安心,都能放心大膽的在高速上使用自適應巡航系統。

拋開那些難懂的數字化理念,對於消費者層面,筆者認爲最需要關心的就是,高爾夫第8代的駕駛輔助系統的根源。其實這套系統的技術,與大衆旗下的全新數字化車型ID3是幾乎沒有差別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作爲一個昔日燃油車霸主在數字化上的用心。

當然,除了在功能上變得越來越數字化,在一些細節上,高爾夫第8代也變得越來越有科技的味道。對於一個較爲保守的集團而言,如此變化必將經過重重的阻力才得以施行,首先便是高爾夫的第8代車型的數字化座艙。其實不難看出,不管是老款的高爾夫還是新款的高爾夫,多多少少都有套娃的痕跡。但在第8代高爾夫上,這一切都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就是電子檔把,曾經的大衆,一直都以機械擋把爲主。而到了第8代的高爾夫上,卻一口氣換成了精緻的電子檔把。爲的就是提升整車的細膩度精緻感。而且相比於大部分的競品車型,這臺車的中控屏幕的顯示細膩度也經過了加強,那種科技感,是絕非一般的緊湊型車所能比擬的。

除此之外,第8代的高爾夫上還出現了以往30萬級別,才能擁有的車內氛圍燈。當然這在高配車型上纔有出現,的確,從實用性的角度而言,氛圍燈是可有可無的。尤其是對於一臺緊湊型車而言,但爲了提升車內的數字化質感,提升車內的數字化氛圍,高爾夫也這麼做了。對於一個看重利潤,看重效率的車企來說,能有如此大的改良也是很不容易。

寫在最後

當然,高爾夫第8代車型的數字化遠不止如此,像PM2.5濾芯還是三溫區的空調等等,這些都是高爾夫在數字化上的改善。的確,它已經不是曾經那個純粹的高爾夫了,它變得更有科技感,更有未來感,而這也是高爾夫第8代車型。這是能夠戰勝同級車的一大法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