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落无尘

孙大爷和孙大娘老两口,一共生养了五个儿女,三个女儿,两个儿子,都帮他们安排了工作,助他们成家立业了。

对儿女们算得上是功德圆满,哪想到,临了临了却被亲生儿子给坑惨了。

跟儿子“合伙”买房后,老两口才看清他的真面目,可惜悔之晚矣。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从头说起吧!

01

孙大爷和孙大娘两口子勤劳,认干,还特别能吃苦,一年四季就没有闲着的时候。

两口子眼里永远有“活”,总能靠着勤劳的双手挣来些钱财,虽都是些小钱,但积少成多,攒着攒着就成大钱了。

邻人还在“猫冬”,每天聚在一起打牌聊八卦扯闲篇时,孙大爷和孙大娘已经开始刨土,运土,筛土,准备蔬菜大棚的育苗了。

育好蔬菜大棚的苗,两人就开始清理鱼塘,然后往里撒鱼苗。

整理好鱼塘,山林里的走地鸡也开始下蛋了,两人每天忙着捡鸡蛋,卖鸡蛋,抽空还得熬夜做几回煎饼,顾客需要嘞,他们就得满足人家嘛!

就这样,孙大爷和孙大娘这老两口一年四季,天天都不闲着,靠着勤劳的双手养育着五个孩子。

儿女们捧上了“铁饭碗”,吃上了“公家饭”,就好找对象了吗?一辈子地里刨食的朴实庄稼人却懂得最深刻的道理。

两个女娃子给了丰厚的陪嫁,婆家都很满意,她们在婆家腰杆也能挺直了。

三个儿子,老两口更是不能慢待,帮他们在城里买的房子付了首付,还给女方拿得出手的彩礼,让亲家们都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最小儿子也结婚娶妻了,老两口看着给他们鞠躬行礼的小儿子和小儿媳,内心既骄傲欣慰,又心酸空落,真是五味杂陈啊!

02

随着小儿子成家立业,搬去城里居住,孙大爷和孙大娘好像一下子卸去了肩上的生活重担,两人似乎瞬间苍老了许多,身上也开始这不舒服,那难受。

其实,这也很正常,毕竟孙大爷和孙大娘到岁数了,两人都快七十了,辛苦操劳大半辈子,积攒下的除了闲钱还有满身的病痛。

以前还有孩子没成家,孙大爷和孙大娘不敢有一丝松懈,现在大事都已完毕,两位老人放松下来,病痛也跟着找上门来。

不过孙大爷和孙大娘一辈子刚强惯了,不愿意麻烦儿女,小来小去的病痛,两个老人家就自己挺过来了,连医院都不去。

他们怕花钱,老了干不动了,手里多少得攒点“过河钱”啊,要不心里不踏实,即使有五个子女在。

孙大爷和孙大娘最愿意过年了,平时儿女们都忙,回来看他们老两口的时候也不多,他们到城里去又不习惯,一年能见儿女面的最多时候就是过年。

老两口每到过年都准备特别多年货,半扇猪肉,三个猪头,十二只猪爪,鸡鸭鱼一堆,蔬菜水果几大筐,还有鞭炮等等,能摆满满一仓房。

可这样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时光也不长,儿子们是“公家人”有工作要去做,女儿们还有婆家要回。

每年一过大年初三,家里的儿女孙辈就陆陆续续离开了,孙大爷和孙大娘心里很不好受,把他们送到村口,看着他们车子远去,站在原地久久不动。

03

可这两年挺好,小儿子一家三口过了正月十五还没走,他们在老家陪着孙大爷和孙大娘,让二老倍感安慰。

“爸,妈,你们岁数也大了,身体还不好,不是糖尿病就是高血压的,放你们在乡下,我们也不放心,要不你们也去城里住?”

小儿子试探着建议,孙大爷和孙大娘搬去城里生活。

“是啊!是啊!到城里住,你们能每天看到自己的孙子孙女,尤其是小龙,你们想陪他玩多久都行!”

小儿媳说着话,把玩得正欢的小男孩,推到了孙大爷和孙大娘面前,小男孩被打扰到了,很不高兴,挣扎着推开挡在面前的爷奶,跑去一边继续玩耍。

“爸妈,你看这孩子,你们总不在他身边,他跟你们都不亲了,你们在乡下呆着不想自己的小孙子,不怕他跟你们生分呐?”

“你们要是怕在我们那里住不自在,现在有新楼盘出售,就在我家跟前小区,环境好,出行也方便。

你们也别怕自己手里的钱不够,到时我们合伙买,钱你们有多少拿多少,剩下的我来出,不过以防哥姐她们多心,房产证上还是写我的名字吧!”

小儿子一再撺掇孙大爷和孙大娘到城里买房,搬去城里住,天天说,年年说,说的次数多了,老两口的心思也被说活了。

04

“要不,我们也到城里买房,离孩子们近点,省着他们来回奔波,你看小儿子两口子为了陪我们过元宵节,多少次跟领导请假了,总这样不好。”

孙大娘开口道出她和老伴孙大爷的心声,他们老了,虽说故土难离,但孙男娣女们近一点,她们还是愿意的。

就这样,小儿子一家三口陪老父母过完三个元宵节后,他们终于吐口跟他合伙买房了。

小儿子和小儿媳办事效率就是高,他们早帮孙大爷和孙大娘看好了一个楼盘,位置朝向和环境都没话说,就是价钱贵些,不过两家人一起还买得起。

既然决定买房到城里住,孙大爷和孙大娘也没有多少犹豫,拿出了他们全部的“过河钱”,跟小儿子一起买下楼房。

老两口出的大头,小儿子出的小头,房本写的是小儿子两口子的名字。

房子买下了,在搬家时,那几个儿女才知道这件事。知道后,他们都很生气,跟孙大爷和孙大娘狠狠吵了一架,说他们老两口偏心小儿子。

“既然你们那么偏心小儿子,还给他单独买地段这么好的房子,那以后就让他们两口子养你们老吧,我们不管了。”

二儿子和儿媳放下狠话,扬长而去,两个姑娘也唉声叹气:“唉!爸妈,瞅你们这事办的,真让人无语。”说罢,两个姑娘也走了。

剩下大儿子和大儿媳也没有多呆,对弟弟和弟妹甩下一句:“你们和爸妈住得近,以后多照顾点吧。”就大步流星离开了。

05

孙大爷和孙大娘明明是奔着儿女们来的,哪想到他们到了城里,儿女们反倒跟他们疏远了。

孙大爷一股火上头,本就高血压的他,血管当时就爆了,脑溢血被送进了医院,幸好抢救及时,命是救回来了。

但孙大爷半身不遂,路都走不利索,全靠老伴照顾,小儿子和小儿媳也以工作忙为借口,根本就不上门了。

老两口被圈在高楼上,想出去一趟都难,孙大娘好不容易弄明白了电梯按钮,下去买点菜,要不老两口在楼上挨饿,也没人理睬。

这个时候,孙大娘和孙大爷才明白,他们是被小儿子和小儿媳给哄骗了。

房子一到手,两个人别说陪孙大爷和孙大娘过元宵节了,两家不到十分钟的距离,他们连父母家门都懒得迈进一趟了,比在乡下时还难见到面。

后来,孙大爷熬了不到一年半就走了,孙大娘也紧随其后离开了人世,他们走时儿女都没在身边,挺凄凉的。

孙大爷和孙大娘去世之后,他们的小儿子卖掉了当初和父母一起买下的房产,净赚了一笔。

不过,这钱他好像拿不消停,哥姐们正在联合起来要告他私吞父母遗产呢,但他才不怕呢,之前他做足了准备,购房手续齐全,他们愿意怎么告都行。

事情到这里就算告一段落了,不知大家看了作何感想,是不是很气愤?气恼之余,是不是也从中吸取了教训。

被儿子鼓动合伙买房,没成想却众叛亲离:人到老年,有件事不能做。

那就是,人老了,手里的养老钱一定要攥紧了,谁都别轻易相信,因为有时候“骗”你的不一定是不相干的人,还有可能是你们的亲生儿女。

俗话说得好: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