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影视行业都陷入艰难处境的2020年,作为“当代美国动画名片”的皮克斯工作室依然准时地交出了两份答卷。

前作《1/2的魔法》三月在北美开画,并于八月登陆中国。遗憾的是,这并非一部成功的作品。在部分影迷看来,其老套的故事与贫瘠的主题似乎有失皮克斯水准。

《1/2的魔法》

失望之余,我们也对皮克斯的另一部新作,由彼特·道格特与坎普·鲍尔斯联手执导的《心灵奇旅》抱持着更大的期待,但同时也心怀担忧。所幸,在戛纳电影节早前公布的“官方入选片单”中,本片赫然在列,这份加持无疑也是一针强心剂。

《心灵奇旅》

终于,在口碑佳作《拆弹专家2》和争议颇大的《晴雅集》的围攻下,《心灵奇旅》姗姗来迟地揭开了神秘面纱。但基于皮克斯的口碑,开画当日仅有2.7%的排片还是叫人大跌眼镜。

在影迷们的集体愤懑呼喊以及豆瓣9.3、猫眼9.6的超高评分助推下,排片才终于逆势增长,截止到本周日已有近10%的排片占比,票房也在进一步攀升。

毫无疑问,它是今年最好的动画电影;甚至于会成为许多影迷的年度十佳。就连作者电影的绝对捍卫者法国《电影手册》也在最新的12月刊中给出盛赞。那么,本片的魔力究竟何在?

影片《心灵奇旅》同样延续了彼特·道格特导演惊人的创造魔力。与皮克斯其他系列拟人化的寓言创作思路不同,他的作品更像是永远怀揣着人本主义理想的传统创作。

众所周知,彼特·道格特是灵活调用高概念的一把好手;但我们也会发现,他每部作品的最终落脚点都是关于人类本身。而这次,他试图探索生而为人的我们究竟因何而存在。

彼特·道格特是“皮克斯的第十位员工”,也是工作室如今最被寄予厚望的导演。早在90年代,他便开始以编剧身份参与到皮克斯的最核心创作中。

彼特·道格特与宫崎骏老爷子的合影

他的动画长片创作生涯始于2001年的《怪兽电力公司》,随后是2009年的《飞屋环游记》和2015年的《头脑特工队》。凭借其惊人的创造力,他早已成为皮克斯独树一帜的存在,并两度赢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2009《飞屋环游记》
2015《头脑特工队》

在《心灵奇旅》中,彼特·道格特以天才的想象力,用一种解构的方式具体描绘了“灵魂”这一抽象载体的诞生过程。这是既像工厂又像乐园的一个地方,介于生死之间,以具体多个环节来塑造人类的灵魂。

在视觉表现方式上,这是一个色彩丰富的世界,既有变化如流体的色块,也有绝对单调的黑白空间。复杂的立体形象与干脆利落的平面线条彼此共存,传递出对比强烈的视觉感受,同时也完美地匹配了对于这一超现实空间的具体定义:这是对人类世界(地球)的延展。

影片开场,伴随着不算动听的爵士音乐,快速而有效地为我们介绍了看起来有些落魄的主人公Joe Gardner。他是一位高中音乐教师,尽管他真切地热爱着音乐,但这份和音乐相关的工作并不能使他满意,周遭的一切无法承载他的热情。

机缘巧合,终于寻觅到理想的工作后,他却因过分激动而导致意外坠落,直面死亡,并由此引入影片的正题。而“坠落”无疑也成为影片中的关键动作。

根据语义,“坠落”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消极的情绪,这与主人公最初的意外离世相吻合;而本片的叙事核心,就是对“坠落”这项动作所指代的情绪不断进行否定并最终逆转。

铺设完拓展的世界观后,影片便迎来另一位关键角色22,她正是消极情绪的具体象征。借由预先设置的庞大运转系统,影片也为主人公设置了一个合理目标:拯救22身上的消极情绪,找寻到她的火花,并成功“坠落“到地球生活。

跟彼特·道格特此前的作品《头脑特工队》一样,本片中的主角也是携手组成一个性格对立又互补的“小分队”。这样的设定,既加强了影片在叙事上的可看性,同时也避免了陷入二元对抗模式的窠臼。

随后,影片便进入到一系列冒险任务进程中,还设置了一个阶段性的阻碍者——Terry。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设计,基础形象是一只由线条构成的老鼠;其返回地球“捉拿”二人的趣味性段落,无疑是影片在视觉想象力上洋溢的部分。

消极的22经由主人公的身体,体验到了曾经被她所鄙弃的人间生活,包括身体的探索、亲情的温暖、梦想的力量,使她终于找到自己一直所向往的火花。然而,被Terry“捉拿”的二人终究还是丧失了继续畅游人间的权利,而他们被迫返回那个世界的动作则成为“上升”。

影片的高潮段落,从原本亲密无间的Gardner和22两人产生的裂缝中开启。这是一段高超的蒙太奇,在主人公动情而投入的钢琴伴奏下,来自平凡日常的记忆碎片一格格闪过。

街头艺人箱中的面包角,精心修剪的发型,随气流飘动的领带,被母亲擦拭的手臂,跟父亲聆听音乐,在日光下骑行,在楼顶看烟花,以及轻抚过脚面的海浪,等等。

而最终,这份恍然大悟的情感又更进一步,涌向偌大的城市建筑群,甚至浩瀚无垠的星空。

这是一个如《生命之树》般的片段,通过极其微观的角度,以渐进的音乐性剪辑,从看似渺小的日常事物向无比宏大的抽象时空发展。在我看来,两部电影的主题在此处是相似的,尽管看起来如此浩瀚而飘渺,但实际上正是在否定一种宏大的叙事机制,意在肯定所有渺小的个体,因为正是我们的情感和珍贵的记忆组成了这个世界。

在高概念设定的帮助下,主人公开始完成与22之间的和解;而最关键的道具便是那片坠落而下的、晶莹的树叶。任何形而上的问题探讨,此刻都被完美的具象所化解;而一度都被误认为是人生兴趣的火花最终也得到了主题上的终极诠释。那就是我们想要生活的时刻。

最后,主人公Gardner圆满地拯救了22,也拯救了他自己,他终于真正拥有了再一次生活的权利。而走出影院的我们,仿佛也找到了自己的火花,就此开始全新的、积极的生活。

彼特·道格特或者说皮克斯的魅力便正是在此。尽管皮克斯的很多作品都习惯于单一的直陈式的观念输出,但它们却依靠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对概念的精妙掌控,让整体得以平衡。

我相信,所有观众都乐于接受这样一种“教育”。想来,《心灵奇旅》备受热捧的原因,便在于它对我们生活的启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