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我们华夏文明属于农耕文明,历朝历代都把农业看作头等大事,可以说五千年中华文化都是建立在以自给自足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形态上。

“农业是国之根本”,管子曾经就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人就意识到了农业的重要性,毕竟人只有先把肚子填饱了,才有多余的力气去考虑其它事情。

在我们的人生目标中,“生存”,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只谈理想不谈柴米油盐(待遇)的老板都是耍流氓

提到吃饭这件事,古人是从来都不缺乏想象力的。最初的时候,我们的先祖依靠打猎、采集果实为生,这种单一的食物获取方式效率不高、也很不稳定,这就导致那时候食物十分匮乏,人吃生食又容易感染各种病菌,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文明的进程演变很缓慢。一、西周与农业的密切关系:周部落的祖先是靠农业起家;

在神话之中,改变我们先祖生活模式的大功臣普遍集中在三皇五帝时期,那是人类的创造力大爆发的时代。如燧人氏教导世人钻木取火,让我们可以摆脱生食,吃上更健康的熟食;黄帝教人种植五谷,使得我们祖先从游猎、采集为生过渡到了可以依靠耕种获取更稳定的食物的阶段;夙沙氏煮海为盐,丰富了食物的口感……

周朝的祖先也是在这个阶段登上的历史舞台,正是靠着他留下的基业,才有了后面周部落的崛起。

周部落的先祖叫做“后稷”,他是神话中的农神、耕神、谷神,也是尧舜时期的农师,专门负责教导百姓耕种的知识,百姓们十分爱戴他。注释需在30个字符之内

《诗经·大雅·生民》歌颂他: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

昂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诗经中描述他从小历经磨难,曾三度被抛弃,幸得上天垂怜,他很好的生存了下来,周族认为这是上天安排万物来保护他,牛羊来哺育他,鸟兽来给他取暖。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上天将要交给你一件重要的任务,他就先要各种考验一下你,看你能不能担起这个重任。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后稷总结出了很多自然规律,他知道什么样的土壤能够种植什么类型的作物,按照他的经验去做,往往粮食就能增产,百姓们歌颂道:“长出来的新苗又绿又高,经过后稷的精心栽培,田里的禾苗越长越高,到了收获的时节,沉甸甸的稻穗挂满了禾苗,谷粒颗颗饱满,这真是养家糊口的好东西呀!

幸得上天关怀,赐得良种,秬子秠子都有,红米白米也都全。秬子秠子遍地生长着,劳动人民在田间山上收割堆垛忙得很,但是脸上都露出满足的笑容。红米白米遍地生长,他们扛着背着往粮仓运去,快堆满了粮仓,等忙完了这田间地头的活儿,便要去祭祀祖先。”

帝尧听说后稷的本领后,便任命他负责教导百姓农事相关的知识,百姓们受了他的恩惠,明白了怎么种植农作物后,粮食的产量提了上去,挨饿的现象也消失了。

所以,帝舜夸赞他:“

后稷啊,百姓们能够不再忍饥挨饿,全靠你教会他们播种各种谷物

。”

后稷的成功,给自己的后人树立了成功的典范,他的子孙公刘凭借着他留下的经验,在戎狄的地盘上,硬是打拼出一份基业,这就是周朝的前身——周部落。二、诗经里西周的农业社会堪比“理想国”:君主重视农业发展,会带着妻儿给劳作的农户送饭;

以农业起家的周朝,对于农事和农民的生活非常看重,《诗经·小雅·甫田》记载:“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尝其旨否。禾易长亩,终善且有,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按照东汉儒学家郑玄的解释来说,这段话描述了周成王姬诵带着妻儿子女到田地间,探望正在忙碌的农民一事:

周成王和妻、儿们带着精美的食物,来到田野间,让管农业的官吏们将美食分享给农户们食用,望着长势喜人的庄稼,周成王很高兴这又是五谷丰登的好年景啊!

西周的农业社会,是由井田制、村社、宗族、国家养老制度编织而成的理想状态下的“大同社会”,这周诗为我们描绘了当时农业社会的冰山一角。

按照这首诗的说法,西周时期的农夫在耕作的时候,是有专门的农业官员在一旁监管的,由此可知,在以公有制为前提的情况下,农夫们还承担着为周天子耕作的义务。

三、西周的农耕模式和农耕技术;

钱穆曾说过:“

中国本无社会一名称,家国天下皆即一社会。一家之中,必有亲有尊。推之一族,仍必有亲有尊

。”

西周重视血缘关系,周天子强调以血缘为纽带,分权治理天下,农民是组成西周社会的根基,他们以宗族为核心聚集生活,在这个大家族里,年长又德高望重的人往往能凭借其人脉关系成为掌握村落里话语权的人。

古时候的村落往往选择在靠近水源的平原地区,在没有自来水的时代,这种定居策略,可以确保能稳定获得生活、农业用水。

西周的农民沿“河流”开垦田地,他们以九百亩为一井,将田地划分得方方正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根据地势和水流方向开凿沟渠,保证作物能受到河水的灌溉。

这九百亩田地,一般由八户农民共同种植,其中八百亩是均分给农民的“份田”,中间那块是给周天子种的公田,份田种出来的作物是供农民一家人食用,而公田则是要缴纳给周天子的赋税。

井田制度下,宗族作为王权的代行者,族中长老会按照法律以一夫一妇的标准作为分配对象,给年满二十的男子分田、分房。男子到六十岁的时候,就到了退休的年纪,到时候族里会收回田地,由男子的儿子承担为他养老的义务。如果子女赡养父母时,家中人口大于5人还可以额外领取二十五亩的田地,以作赡养老人的奖励。若是男子年满六十、女子年满五十岁,没有子嗣的话,就由宗族赡养,“官衣食之”。

为了保持土壤肥力,西周的田是有休耕期这种说法的,有的是休耕一年,有的是休耕三年,在此之间,村社会重新给农民分配田地。

不过由于分封制的特殊性,周天子实际管辖的地盘只有都城附近千里的王畿之地,在西周时期,也就是镐京附近的关中盆地、陕北高原南部、陇东高原和陇中高原这片区域。

那个时候的生产力十分低下,农民使用的农具,还多是石质的斧、铸、铲、锄、镰、刀 ,更有甚者还是使用的木质农具。

在当时流行一种叫做耒耜的梨土工具,这种工具是由木制曲柄和扁状尖头的耜组成,它能够像铲子一样把土给挖起来,但由于材质多为木、骨、石制成,只能在土质比较松软的地方耕种,像山地、丘陵等地形复杂、土壤比较坚硬的区域就不适合。

受冶铁技术的影响,在西周时期金属十分珍贵,农具顶多在锋刃处包上一点金属。

西周还没有牛耕和梨耕,纯靠人力耕地,这种耕地方式效率低下,一个人耕十亩田所耗费的时间跟牛耕百亩耗费的时间差不多。

举个例子,当时有两种耕作方式比较流行,一种是一个人一块土一块土的耕,耕地的人挖一块土就要后退一步,另一种耕作方式是两个人“合力同奋”的耦耕法,四个人合力的话,耕作效率堪比牛耕,极大提升了耕作效率。

四、西周农业社会的衰落和新生:秦并天下,推行土地私有制,取缔了不合时宜的井田制,但周朝重视农业的思想和村社管理模式却得到了后世的继承和发扬。

西周的农业受时代的局限性,土地的开垦率和耕作效率都不高,到商鞅变法时, 耕地占不到已利用土地资源的十分之二,也就是说即便在战国时期关中一带已利用土地中还有十分之八的份额只能进行简单的开发。

加之,西周时期农民对一块土地的使用权可能只有几年,但他们却要一直承担给周天子种植公田、交纳赋税的义务,这就使得周朝后期,农民对周王室的统治相当不满。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耕地技术的进步(牛耕、田垄、垦耕等)、耕地工具(铁制农具等)的发展,井田制这种极大打击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制度已经有些不合时宜,商鞅更是认为,要想激发农民种植的积极性,首先就要放开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时限,承认土地私有制。

虽然商鞅推行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的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会导致土地兼并的现象发生,但是在当时那种生产环境下,确实是有着吸引外来移民,促进秦国农业发展的功能。

人类社会就是在这样一步步试错的过程中,寻求更好的发展体系

周朝的分封制、井田制都是这样的产物,它们在当时的生产力下,是那时的执政者能想到的最合理的政治体制,这些制度的衰亡也是因为它们不再适用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不过,西周留给后世的从来就不是这些具体的制度措施,而是他们探索治理国家的方法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经验。

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即便在现代的世界里,也可以发现西周重视农业的思想和村社管理模式中的一些闪光点。

以史为镜,批判继承,前人的经验就是让后人少走弯路的珍贵财富。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这是先秦史三第三部,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