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我們華夏文明屬於農耕文明,歷朝歷代都把農業看作頭等大事,可以說五千年中華文化都是建立在以自給自足爲基礎的自然經濟形態上。

“農業是國之根本”,管子曾經就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可見,春秋戰國時期的古人就意識到了農業的重要性,畢竟人只有先把肚子填飽了,纔有多餘的力氣去考慮其它事情。

在我們的人生目標中,“生存”,應該是排在第一位的,找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只談理想不談柴米油鹽(待遇)的老闆都是耍流氓

提到喫飯這件事,古人是從來都不缺乏想象力的。最初的時候,我們的先祖依靠打獵、採集果實爲生,這種單一的食物獲取方式效率不高、也很不穩定,這就導致那時候食物十分匱乏,人喫生食又容易感染各種病菌,很長一段時間內,人類文明的進程演變很緩慢。一、西周與農業的密切關係:周部落的祖先是靠農業起家;

在神話之中,改變我們先祖生活模式的大功臣普遍集中在三皇五帝時期,那是人類的創造力大爆發的時代。如燧人氏教導世人鑽木取火,讓我們可以擺脫生食,喫上更健康的熟食;黃帝教人種植五穀,使得我們祖先從遊獵、採集爲生過渡到了可以依靠耕種獲取更穩定的食物的階段;夙沙氏煮海爲鹽,豐富了食物的口感……

周朝的祖先也是在這個階段登上的歷史舞臺,正是靠着他留下的基業,纔有了後面周部落的崛起。

周部落的先祖叫做“后稷”,他是神話中的農神、耕神、穀神,也是堯舜時期的農師,專門負責教導百姓耕種的知識,百姓們十分愛戴他。註釋需在30個字符之內

《詩經·大雅·生民》歌頌他:

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

……

誕后稷之穡,有相之道。茀厥豐草,種之黃茂。實方實苞,實種實褎。實發實秀,實堅實好。實穎實慄,即有邰家室。

……

昂盛於豆,於豆於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時。后稷肇祀,庶無罪悔,以迄於今

詩經中描述他從小歷經磨難,曾三度被拋棄,幸得上天垂憐,他很好的生存了下來,周族認爲這是上天安排萬物來保護他,牛羊來哺育他,鳥獸來給他取暖。

古人云;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上天將要交給你一件重要的任務,他就先要各種考驗一下你,看你能不能擔起這個重任。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后稷總結出了很多自然規律,他知道什麼樣的土壤能夠種植什麼類型的作物,按照他的經驗去做,往往糧食就能增產,百姓們歌頌道:“長出來的新苗又綠又高,經過後稷的精心栽培,田裏的禾苗越長越高,到了收穫的時節,沉甸甸的稻穗掛滿了禾苗,穀粒顆顆飽滿,這真是養家餬口的好東西呀!

幸得上天關懷,賜得良種,秬子秠子都有,紅米白米也都全。秬子秠子遍地生長着,勞動人民在田間山上收割堆垛忙得很,但是臉上都露出滿足的笑容。紅米白米遍地生長,他們扛着揹着往糧倉運去,快堆滿了糧倉,等忙完了這田間地頭的活兒,便要去祭祀祖先。”

帝堯聽說后稷的本領後,便任命他負責教導百姓農事相關的知識,百姓們受了他的恩惠,明白了怎麼種植農作物後,糧食的產量提了上去,捱餓的現象也消失了。

所以,帝舜誇讚他:“

后稷啊,百姓們能夠不再忍飢挨餓,全靠你教會他們播種各種穀物

。”

后稷的成功,給自己的後人樹立了成功的典範,他的子孫公劉憑藉着他留下的經驗,在戎狄的地盤上,硬是打拼出一份基業,這就是周朝的前身——周部落。二、詩經裏西周的農業社會堪比“理想國”:君主重視農業發展,會帶着妻兒給勞作的農戶送飯;

以農業起家的周朝,對於農事和農民的生活非常看重,《詩經·小雅·甫田》記載:“

曾孫來止,以其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嘗其旨否。禾易長畝,終善且有,曾孫不怒,農夫克敏。

按照東漢儒學家鄭玄的解釋來說,這段話描述了周成王姬誦帶着妻兒子女到田地間,探望正在忙碌的農民一事:

周成王和妻、兒們帶着精美的食物,來到田野間,讓管農業的官吏們將美食分享給農戶們食用,望着長勢喜人的莊稼,周成王很高興這又是五穀豐登的好年景啊!

西周的農業社會,是由井田制、村社、宗族、國家養老制度編織而成的理想狀態下的“大同社會”,這周詩爲我們描繪了當時農業社會的冰山一角。

按照這首詩的說法,西周時期的農夫在耕作的時候,是有專門的農業官員在一旁監管的,由此可知,在以公有制爲前提的情況下,農夫們還承擔着爲周天子耕作的義務。

三、西周的農耕模式和農耕技術;

錢穆曾說過:“

中國本無社會一名稱,家國天下皆即一社會。一家之中,必有親有尊。推之一族,仍必有親有尊

。”

西周重視血緣關係,周天子強調以血緣爲紐帶,分權治理天下,農民是組成西周社會的根基,他們以宗族爲核心聚集生活,在這個大家族裏,年長又德高望重的人往往能憑藉其人脈關係成爲掌握村落裏話語權的人。

古時候的村落往往選擇在靠近水源的平原地區,在沒有自來水的時代,這種定居策略,可以確保能穩定獲得生活、農業用水。

西周的農民沿“河流”開墾田地,他們以九百畝爲一井,將田地劃分得方方正正,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根據地勢和水流方向開鑿溝渠,保證作物能受到河水的灌溉。

這九百畝田地,一般由八戶農民共同種植,其中八百畝是均分給農民的“份田”,中間那塊是給周天子種的公田,份田種出來的作物是供農民一家人食用,而公田則是要繳納給周天子的賦稅。

井田制度下,宗族作爲王權的代行者,族中長老會按照法律以一夫一婦的標準作爲分配對象,給年滿二十的男子分田、分房。男子到六十歲的時候,就到了退休的年紀,到時候族裏會收回田地,由男子的兒子承擔爲他養老的義務。如果子女贍養父母時,家中人口大於5人還可以額外領取二十五畝的田地,以作贍養老人的獎勵。若是男子年滿六十、女子年滿五十歲,沒有子嗣的話,就由宗族贍養,“官衣食之”。

爲了保持土壤肥力,西周的田是有休耕期這種說法的,有的是休耕一年,有的是休耕三年,在此之間,村社會重新給農民分配田地。

不過由於分封制的特殊性,周天子實際管轄的地盤只有都城附近千里的王畿之地,在西周時期,也就是鎬京附近的關中盆地、陝北高原南部、隴東高原和隴中高原這片區域。

那個時候的生產力十分低下,農民使用的農具,還多是石質的斧、鑄、鏟、鋤、鐮、刀 ,更有甚者還是使用的木質農具。

在當時流行一種叫做耒耜的梨土工具,這種工具是由木製曲柄和扁狀尖頭的耜組成,它能夠像鏟子一樣把土給挖起來,但由於材質多爲木、骨、石製成,只能在土質比較鬆軟的地方耕種,像山地、丘陵等地形複雜、土壤比較堅硬的區域就不適合。

受冶鐵技術的影響,在西周時期金屬十分珍貴,農具頂多在鋒刃處包上一點金屬。

西周還沒有牛耕和梨耕,純靠人力耕地,這種耕地方式效率低下,一個人耕十畝田所耗費的時間跟牛耕百畝耗費的時間差不多。

舉個例子,當時有兩種耕作方式比較流行,一種是一個人一塊土一塊土的耕,耕地的人挖一塊土就要後退一步,另一種耕作方式是兩個人“合力同奮”的耦耕法,四個人合力的話,耕作效率堪比牛耕,極大提升了耕作效率。

四、西周農業社會的衰落和新生:秦並天下,推行土地私有制,取締了不合時宜的井田制,但周朝重視農業的思想和村社管理模式卻得到了後世的繼承和發揚。

西周的農業受時代的侷限性,土地的開墾率和耕作效率都不高,到商鞅變法時, 耕地佔不到已利用土地資源的十分之二,也就是說即便在戰國時期關中一帶已利用土地中還有十分之八的份額只能進行簡單的開發。

加之,西周時期農民對一塊土地的使用權可能只有幾年,但他們卻要一直承擔給周天子種植公田、交納賦稅的義務,這就使得周朝後期,農民對周王室的統治相當不滿。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着耕地技術的進步(牛耕、田壟、墾耕等)、耕地工具(鐵製農具等)的發展,井田制這種極大打擊農民生產積極性的制度已經有些不合時宜,商鞅更是認爲,要想激發農民種植的積極性,首先就要放開農民對土地的使用時限,承認土地私有制。

雖然商鞅推行的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的制度隨着生產力的發展,會導致土地兼併的現象發生,但是在當時那種生產環境下,確實是有着吸引外來移民,促進秦國農業發展的功能。

人類社會就是在這樣一步步試錯的過程中,尋求更好的發展體系

周朝的分封制、井田制都是這樣的產物,它們在當時的生產力下,是那時的執政者能想到的最合理的政治體制,這些制度的衰亡也是因爲它們不再適用於社會發展的需求。

不過,西周留給後世的從來就不是這些具體的制度措施,而是他們探索治理國家的方法中,總結出來的治國經驗。

中華文化一脈相承,即便在現代的世界裏,也可以發現西周重視農業的思想和村社管理模式中的一些閃光點。

以史爲鏡,批判繼承,前人的經驗就是讓後人少走彎路的珍貴財富。

文/腦洞趣味歷史

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這是先秦史三第三部,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爲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相關文章